草原兒女>草原驕子>

走進四胡傳承人,追溯草原最淳樸的回音

2018-05-25 11:30:20 | 來源:中國通遼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阿藝思
摘要:包連才今年56歲,生於通遼市大林鎮烏吉樂嘎查。那個時候,幾乎村子裏的每家每戶都有一把四胡,從小他就受到四胡的熏陶,但是,讓他真正對四胡有了深入了解並愛上四胡的是堂叔。7歲那年,包連才上了小學,堂叔作為他的四胡老師,開始教他拉起了四胡。沒多久,他就能夠演奏出完整的曲子,雖然有的音節拉的不準,但是對於他來説,已經足夠喜悅和自豪。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這是一份理想追求,也是一種精神境界……

如今,隨著城鎮化快速推進,“非遺”印記、文化注腳正在減少甚至消亡,如何珍視“非遺”歷史傳承,延續鄉村文化脈絡,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而深遠的課題。近日,記者走進庫倫旗四胡傳承培訓基地,伴隨著學員們拉響四胡的音樂之聲,慢慢走近四胡的傳承人們,追溯屬於草原的最淳樸的回音,感動著他們對民族文化的那份執著與熱愛。

四胡聲聲,拉響了滄桑的歲月,牽動了科爾沁草原無數兒女的家鄉情,也連接著熱愛民族瑰寶的繼承者們,音音入耳,纏綿不絕……在庫倫旗四胡傳承培訓班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蒙古族四胡音樂傳承人包連才講述了他和四胡的情結。

包連才今年56歲,生於通遼市大林鎮烏吉樂嘎查。那個時候,幾乎村子裏的每家每戶都有一把四胡,從小他就受到四胡的熏陶,但是,讓他真正對四胡有了深入了解並愛上四胡的是堂叔。7歲那年,包連才上了小學,堂叔作為他的四胡老師,開始教他拉起了四胡。沒多久,他就能夠演奏出完整的曲子,雖然有的音節拉的不準,但是對於他來説,已經足夠喜悅和自豪。每逢家庭聚會,他都會像模像樣地坐在一家人中間,用小手拉著四胡,父母也會拍著手附和著。沒有家人捧場的時候,他就拉給家裏的牛群和羊群,牛羊們一邊吃著草一邊偶爾發出叫聲,他便覺得牛羊也聽懂了音樂,為他發出的喝彩聲。慢慢地,包連才已經把四胡當成了自己最好的夥伴,陪伴他走過了靜寂而豐富的童年。

1980年,他經過老師的推薦,很幸運地成為了吳雲龍的學生,開始系統地學習四胡藝術。吳雲龍是享譽草原的蒙古四胡一代宗師,著名四胡演奏家,《白馬》《牧馬青年》《草原騎兵》等科爾沁草原廣泛流傳的四胡曲目多數為吳雲龍作曲,也被科爾沁草原人譽為“四胡大師”,是吳派四胡的創始人。在吳雲龍的教導下,包連才的四胡水準有了質的飛躍。

1982年,包連才考入哲盟藝術學校四胡專業,他又師從於努力瑪扎布,那時,包連才苦練基本功每天達10小時以上,結束後雙手往往發麻發脹,時間久了就長出了硬硬的繭子。在學習和練習四胡的道路上,他勤勞肯幹,把自己對家鄉的熱愛和理解,融入到四胡的演奏中,他博取眾長,走鄉串戶到老藝人家學習他們的演奏技巧,挖掘整理傳統曲目,交流自己的技法和心得。辛苦的付出,換來的是豐盛的回報,他的手法越來越純熟。

1986年,從院校畢業的包連才,被分配到了庫倫旗烏蘭牧騎工作,在此期間,他經常跟著團隊深入農村牧區下鄉進行公益演出。正是因為在工作的五年裏,包連才與庫倫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也成了他多年之後,毅然回到庫倫免費為傳承人們培訓四胡的主要原因。在包連才心裏,那幾年的時光是最艱苦也是最甜蜜的。

烏蘭牧騎每年組織演員下鄉演出五六十次,那個時候,村裏還沒有文化大院,大家都去老鄉家裏,在老鄉家裏吃住,每次一住就是半個月。帶的乾糧吃完了,老鄉們就挨家湊糧食,挖野菜,自己家里舍不得吃的用蘿蔔腌成的鹹菜,也都拿出來給烏蘭牧騎的演員們吃。而演員們白天也會跟著老鄉們去地裏幫忙幹農活兒,不亦樂乎。那時,大家最開心的時刻就是吃完晚飯,各自拿著小板凳兒,圍坐在老鄉家的院子裏,看他們表演,民歌、舞蹈、民樂演奏湊成的一台臺小晚會,成了村裏最大的娛樂。慢慢地也有一些人跟著一起唱一起跳,一天的勞累也在歌聲和笑聲中消失殆盡。

後來因為工作調動,包連才離開了庫倫。就在去年,在得知庫倫建立了四胡傳承基地後,他毅然回到庫倫,免費幫助大家排練進行四胡演奏,29天裏,他不但對四胡齊奏進行編曲,還手把手教授學員們技巧。他説,這次難得這麼長時間地跟大家在一起,仿佛又回到在庫倫烏蘭牧騎的美好時光,儘管一站就是一天,但是感覺自己渾身充滿了能量。“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需要我的地方,我都會為了四胡藝術,義無反顧地奔走。”包連才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1987年開始,包連才開始收徒免費傳授經驗。首批學員都已從中高等院校畢業,走上了工作崗位。在他培訓的學員中,年齡最大的73歲,經過培訓,已能夠演奏民歌、獨奏曲等。

提到四胡的未來,包連才説,我希望看到,四胡成為孩子們童年的一個美好印記,成為青年們為之奮鬥的一個就業平臺,成為中老年留給後輩的一份人生財富。藝術只有根植于本土才能煥發出勃勃的生命力,只有依靠人民群眾才能找到它的落腳點。這樣,就可以留住我們的根和魂。

蒙古四胡

蒙古族四胡,指的是蒙古族地區流行的四胡,形制和漢族地區的四胡相同,常使用紅木、紫檀木製作,琴筒多呈八方形,蒙以蟒皮或牛皮為面,弦軸和軸孔無錐度,利用弦的張力緊壓軸孔以固定,有的還在琴桿、琴筒上鑲嵌螺鈿花紋為飾,細竹係以馬尾為琴弓,弓桿中部包以長10釐米銅皮或鑲鋼片、象牙,根部裝骨或木製旋鈕,張絲弦或鋼絲弦。有低音四胡、中音四胡和高音四胡三種。

四胡大師:吳雲龍

吳雲龍,又名官布斯楞,蒙古族四胡藝術大師、四胡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蒙古族四胡藝術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是一位集傳統與現代、民間與專業為一身的蒙古四胡藝術集大成者。他不僅是一位傑出的四胡演奏家,同時在四胡音樂創作、樂器改革以及教育傳承等方面,均做出過重要貢獻。在40多年的演奏生涯中,其作品曾無數次被國內各省、市、自治區的電視臺、廣播電臺播放,深受人民群眾喜愛。古詩云:“誰能饑不食?誰能思不歌?”四胡是蒙古族人們的質樸和草原博大情懷的産物,體現了草原人民博大的胸懷和積極向上的勇氣和精神。對包連才而言,四胡的音已流淌在他的血脈之中,在他的演繹下,四胡的清悠聲聲,有了強勁的生命力,展現出了獨特的草原情懷,這份情懷融入民族文化的音符中散發出了耀眼的光彩……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