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圖片>

內蒙古巴彥淖爾警方:守護遷徙候鳥遺鷗

2018-04-12 11:15:58 | 來源:人民網-內蒙古頻道 | 作者:張棖、周恩立 | 責任編輯:蘇文彥
摘要:入春以來,天氣漸暖,遷徙到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磴口縣的候鳥數量和種類不斷增多。4月2日,烏蘭布和沙區奈倫湖國家濕地公園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世界易危物種——遺鷗。

4月10日,在奈倫湖國家濕地公園棲息的遺鷗(攝影:周恩立)

4月10日,在奈倫湖國家濕地公園棲息的遺鷗(攝影:周恩立)

4月10日,在奈倫湖國家濕地公園棲息的遺鷗(攝影:周恩立)

入春以來,天氣漸暖,大批候鳥開始北遷,遷徙到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磴口縣的候鳥數量和種類不斷增多。4月2日,磴口縣公安局和磴口縣森林公安局民警在日常巡查工作中,于烏蘭布和沙區奈倫湖國家濕地公園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世界易危物種——遺鷗,當地民警立即對遺鷗採取了嚴密的保護措施。這是繼今年3月12日在奈倫湖發現赤嘴淺鴨後的又一重大發現。

自發現遺鷗之後,巴彥淖爾警方加大了對奈倫湖國家濕地公園巡邏力度,定路段、定人員、定責任在重點區域及湖面開展巡邏守護。民警在獵捕野生鳥類的高危區域和候鳥重要停留地點建立了遺鷗觀測點。觀測點除了收集掌握遺鷗生存狀態,還對遺鷗停留地進行全天候監測。民警還通過懸挂橫幅、標語、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廣泛開展《刑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有效解決了遺鷗被非法獵捕的問題,保護遺鷗棲息、補充營養,分批次有序遷徙。

連結:遺鷗作為鷗類中被最遲發現的一種鳥類而命名,1971年遺鷗被確認為獨立種,當時它的種群數量不滿一萬,被列為世界瀕危物種。上世紀80年代末,鄂爾多斯高原發現了大量遺鷗的繁殖種群,它才從瀕危物種降為易危物種。遺鷗喜歡棲息于開闊平原和荒漠與半荒漠地帶的鹹水或淡水湖泊中。

遺鷗是中型水禽,體長39—46釐米。成鳥夏羽:整個頭部深棕褐色至黑色,上沿達後頸,下沿至下喉及前頸,深棕褐色由前向後逐漸過渡成純黑色,與白色頸部相銜接。眼的上、下方及後緣具有顯著的白斑,頸部白色;背淡灰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羽純白色,體側、下體均純白色。成鳥冬羽:頭白色,頭側耳覆羽具一暗黑色斑,後頸亦呈暗黑色,形成一橫向帶斑,直至頸側基部。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