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動態要聞

用內蒙古鄉土的草種,修復中國的草原

2016-11-01 08:42:25 | 來源: 農民日報 | 作者: 施維 | 責任編輯: 許浩成
摘要: 從內蒙古呼和浩特驅車一直向北,近半小時車程,來到位於大青山腳下“天蒼蒼,野茫茫”的敕勒川萬畝草原。”

從內蒙古呼和浩特驅車一直向北,近半小時車程,來到位於大青山腳下“天蒼蒼,野茫茫”的敕勒川萬畝草原。

這裡原本是大青山腳下的沖積磁區域,因為草地開墾、雨水沖刷,使得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嚴重、地表砂石裸露。2012年,呼和浩特開啟了“新城區大青山前坡生態保護綜合治理工程”,敕勒川草原重現生機。

實現這一轉變,蒙草公司只用了兩年時間。經過改良之後的這塊草原,乾草産量和釋氧量是對照樣地的18倍,固碳量則接近10倍。

中國有60億草原面積需要生態保護;有25億畝荒漠土地渴望變成綠洲,還有3000多萬畝、26000多處礦山廢棄地需要修復。草原荒漠的生態修復與治理,既是一項迫在眉睫的戰略性課題,也是一個極具市場潛力的重大産業。

不久前召開的全國政協“加強草原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雙週協商座談會指出,“草原生態保護和修復正處於‘進則能勝,不進則退’的關鍵時期。”新的形勢下,如何找到一條符合草原牧區自然規律,符合國情、地情的草原生態修復治理之路?近日,記者走進了蒙草生態——一家堅持致力於以馴化鄉土植物進行生態修復的科技創新型公司進行調研。他們的探索和實踐得到了黨和國家多位領導人的認可,或者能給我國傳統的草原生態修復帶來諸多啟發。

創新理念:

生態修復專家説了不算,大自然適合生長什麼就用什麼

今年8月25日,國家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建龍到蒙草調研時,問了一個問題:“你們是怎樣修復的、用了什麼辦法?你們的依據是什麼?”

面對這一系列詢問,蒙草公司董事長王召明回答簡潔明瞭:“關於生態修復,哪個專家説了都不算,只有大自然説了才算數。蒙草用的是土辦法,適合生長什麼我們就用什麼修復。”

我國是世界第二大草原大國,草原面積近60億畝,約佔國土面積的40%。但在過去較長一段時期裏,因為氣候惡化、大面積墾草種糧、超載放牧等原因,曾一度致使我國90%左右的天然草原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

草原生態修復,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也是一項重要發展任務。“生態建設的創新不是種樹、種草,是生態鏈的恢復。”蒙草土壤鹽鹼地改良研究專家高鴻永説。一方面針對土壤狀況種植喬、灌、草,優先選擇當地具有抗逆性的鄉土植物,保障植物的多樣性,林草並舉形成生物景觀的自然演替;另一方面,在水土保持上,選擇具有保水效果的土壤替代化學保水劑涵養水源,不為一時之綠破壞植物的生長環境。通過做“水土氣、人草畜、微生物”和諧發展的自然景觀,促進當地生態系統的良性迴圈。

“修復前我們要查詢每一片土地一百年前的資料,原來這個地方長出過什麼植物,最近它還有什麼植物要生長,把這些植物列出來,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把以前它長過的植物再還給它。”蒙草集團執行總裁高俊剛告訴記者。

轉變思路:放棄“貴族樹”引來草原上原生態的植物“貴族草”,

早年在從事園林綠化工程中王召明發現,許多從南方或者國外進口的樹種和草種,經常會水土不服,造成巨大的浪費。即使能存活,其綠化成本和養護費用高,並不適合北方地區乾旱、缺水的客觀情況。

“為什麼草原上原生態的植物,不能被用於我們的園林綠化和生態養護?”出生於內蒙古草原的王召明,把眼光投向了廣袤的草原。放棄那些高成本高費用的“貴族樹”“貴族草”,從大自然中選取抗旱能力強的鄉土植物進行引種、馴化,再應用到生態修復過程中。

10多年來,蒙草人依託先進的種質挖掘技術和野生植物馴化技術,幾乎走遍了北方大部分乾旱半乾旱地區,在西起阿拉善東至呼倫貝爾的上百個採集區裏,建立起了九大植物研究院,以及相應的種質資源庫,先科研、後修復。據記載數據,長江以北的草原大概2400多種植物,蒙草一共收集了1700多種,製作植物標本1600多種,建成了中國最大的北方乾旱半乾旱地區草原鄉土植物種質資源庫。

就在今年9月,蒙草還與中國西南種子資源庫達成戰略合作關係。一方面,西南庫可以向蒙草傳遞自身在種質選育及儲藏方面的寶貴經驗;另一方面草原物種業有助於增加西南庫物種多樣性。

在蒙草基地,記者看到一種夏可花艷芳香、冬可雪中披綠的“長青草”,蒙草人稱它為“長青石竹”。這種植物在經過馴化改良後,即使在北方攝氏零下30多度的嚴寒環境中仍然能夠保持綠色長青。

從呼和塔拉萬畝草原到烏拉蓋沙地、科爾沁沙地,從阿拉善荒漠、巴彥淖爾鹽鹼地到烏海礦山、白泉山荒山,一粒粒“蒙草”在昔日的不毛之地上生根、發芽,帶來綠色的希望。

更新標準:

保護草原必須真正認識草原,大數據平臺為大地做體檢

蒙草人常説,生態修復,我們用的是土辦法。土辦法,樸素卻並不簡單,這背後是一系列精密的科研與技術支撐。

多年的修復實踐中,使得蒙草對北方乾旱半乾旱地區的植物、土壤、水文、氣候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在這個基礎上,草原生態産業大數據導航平臺應運而生。

在蒙草草原鄉土植物館,記者了解到,這個平臺通過網際網路與生態環境數據、植物種質資源、草牧業生産技術等資訊要素互通,實現了專業的資訊導航查詢,成為指導農牧業生産的共用平臺。

保護草原必須真正認識草原。一片草原的好壞,是由“水土氣、人草畜、微生物”這些生態數據組成的。點開導航系統的數據,就可以查詢到該地區的相關資訊,酸鹼度是什麼,土壤類型是什麼,適合生長的原生植物是什麼,一目了然。

王召明在日前召開的全國政協“加強草原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雙週協商座談會上,專門介紹了相關情況,“大數據平臺的搭建,實際上是為大地做了一次全面體檢。有了基礎指標,了解草原的‘身體變化’才能針對性治理。”

這些指標誰去收集呢?蒙草的思路依舊如此“接地氣”——這不是科學家或者某個科研機構能夠完成的,必須讓農牧民去完成。“他們最熟悉大自然的特點脾氣!”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