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草原生態> 焦點關注

築牢屏障打造生態文明的亮麗風景線

2016-03-14 10:54:04 | 來源: 通遼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許浩成
摘要:       一年前,總書記在考察,內蒙古自治區時指出,內蒙古的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係內蒙古各族群眾生存和發展,也關係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

一年前,總書記在考察,內蒙古自治區時指出,內蒙古的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係內蒙古各族群眾生存和發展,也關係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

在通遼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2014年,通遼市幹部群眾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堅持不懈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大力推進集中集聚集約發展、綠色迴圈低碳發展,規劃落實了五大生態主體功能區佈局,著力抓好罕山、大青溝等重點區域源頭保護,罕山自然保護區晉陞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退耕還林還草155萬畝。著力抓好重大生態工程建設,啟動建設通遼生物多樣性示範區和科爾沁沙地“雙千萬畝”治理工程,城郊“百萬畝”森林建設任務全部完成,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實行最嚴格的地下水資源保護管理,大力發展生態節水農業,年節水4億立方米。堅決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全面開展環境污染排查整治,深化大氣污染和重點流域、重點區域污染防治,大氣細顆粒物濃度比2013年下降1%,環境空氣品質進一步改善。

“五大功能區”推動區域可持續發展

包圖布信,科左中旗烏斯吐自然保護區管理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自2008年成立保護區管理所,他便來到了這裡,日復一日地守護著這片土地。

初到保護區,包圖布信被這裡的美麗景色與清新空氣所吸引,即使連續多日在管護站執勤也未曾感覺乏味。每天一早,包圖布信檢查過監控設備之後,都要在保護區巡視一圈,防止周邊牧民將牲畜趕進保護區。巡視期間,他還擔任著“檢查員”的職責,若發現有林木破壞嚴重的區域,他都要記錄下林木的種類與位置,待回到管護站之後,與同事一起培育樹苗並對其進行補植補造。

“這裡每年的6、7月時景色特別美,那時趁著閒余時間我都會帶著家人來遊玩。”包圖布信每每想起自己年幼的女兒來到這裡的神情時,都喜由心生。“我姑娘兒一説要到這兒來,就特別興奮,不帶她來的話,她還不樂意呢。”

包圖布信所在的烏斯吐自然保護區是內蒙古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以森林草原生態為主,總面積達6萬畝,是科爾沁沙地腹地保存較為完整的植物群落,具有科爾沁沙地自然植被的原始性和代表性,也是我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區之一。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提升生物多樣性實體示範價值和示範效應,我市決定在罕山自然保護區、大青溝自然保護區、烏斯吐自然保護區和奈曼旗老哈河南岸封禁保護區建設四個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區。力爭通過15到20年的保護與開發,實現我市生物多樣性資源豐富,生態系統良性迴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區域可持續發展,為生態脆弱的欠發達邊疆民族地區實現“科學發展,綠色發展,和諧發展”和生態文明樹立樣板。

一年來,通遼市把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生物多樣性保護只是其中一項工作。《通遼市2014年生態文明建設行動計劃》指出,按照“一條紅線、三個環節”要求部署,科學規劃,在發展中保護生態,以保護生態促進發展,對全市6萬平方公里逐塊規劃建設,規劃落實總面積近7000萬畝的五大生態功能區佈局。

北部生物多樣性、水源涵養和環境保護生態功能區。規劃功能區2000萬畝,佔全市國土面積的22.2%。區內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實施重大工程生物多樣性影響評價,推進水資源保護節約和合理利用,加大礦區植被保護和恢復力度,保護山地草原。

中部乾旱帶坨沼地和疏林草地植被自然恢復生態功能區。規劃功能區2200萬畝,佔全市國土面積的24.5%。深入開展“濫開墾、濫放牧、濫樵採”專項治理行動,監管人員巡迴督查,對重點地區嚴防死守;對生態惡化地區實施整村搬遷轉移,對生態脆弱地區全年禁牧;改造棕壤土漬澇鹽鹼地,建立人工飼草料基地,加強防護林網建設。

三河沖積平原農田保護生態功能區。針對日益缺水而農牧業用水比重大、用水效率低的嚴峻現實,規劃建設三河沖積平原農田保護生態功能區。劃定耕地保護紅線,狠抓生態農業節水,建成800萬畝節水高産高效糧食功能區,加強農田防護林建設。2014年建設農田防護林77.7萬延長米,保護農田14萬畝。

南部四大沙帶及周邊沙化土地“防風固沙”生態功能區。規劃功能區1500萬畝,佔全市國土面積的16.7%。區內發展玉米、水稻、蕎麥,肉牛、生豬、驢、禽類,中藥材、有機蔬菜和有機水果十大優勢特色産業,打造“四點一帶”綠色經濟産業帶,2014年十大産業收入達到60億元以上;實施科爾沁沙地治理工程;對封禁保護區周圍全年禁牧舍飼;實施退耕退牧,大力實施引草入田;對交通幹線沿線打造綠色景觀帶。

科爾沁沙地南緣水土保持和水資源綜合利用功能區。規劃功能區300萬畝,佔全市國土面積的3.3%。加大小流域治理力度,坨甸相間地區優先排澇,保障生態用水和人畜飲水。建立沙地濕地自然保護區、天然水庫,發展水産養殖業,建設人工打草場,保護沙區濕地,山區貧水農牧民逐步搬遷轉移。

重在行動、貴在落實。《行動計劃》出臺後,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狠抓各項目標任務的落實,把貫徹中央和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的指示精神轉化為紮實工作、奮發進取的強大動力,傾力打造祖國北部邊疆亮麗風景線。

茫茫沙海變綠洲

2014年12月3日,走進奈曼旗葦蓮蘇鄉,聽説這裡有一位執著的治沙標兵,記者便迫不及待地想要見到這個人。於是在當地政府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在一片樹木間找到了治沙標兵李鳳樹的家。

李鳳樹,黝黑的皮膚應該是常年穿行在沙地中辛勞治沙留下的痕跡,而已入花甲之年的這位老漢依然神采奕奕,充滿了幹勁。

在見到李鳳樹的第一時間,記者便讚揚了他用汗水換來的佳績。李鳳樹聽到後也顯得格外高興,“我每天起來,看到家四週不再是沙窩子,全是這麼高的樹,就感到這麼多年沒白幹,心裏就樂呵。”

由黃沙到綠海。

30多年治沙,李鳳樹具有代表性。

2萬餘畝的滾滾綠濤,是他最好的見證。

“當時這片沙窩子啥也沒有,最難的是剛種下的東西,很快就被周邊的牲口給糟盡了,就得白天黑夜地看著這塊地,隨時攆牲口。”李鳳樹回憶著過往的艱難。其實,植被被牲畜破壞只是治沙過程中的一道難題,而另外一道難題就是李鳳樹栽下的植被也在隨時被流動沙丘所掩埋或者被風掀倒。曾經歷的一次大風肆虐,讓李鳳樹見識到了風災無情,“一片一片的,埋的埋,掀的掀,得有幾千株。”就是這一次,讓李鳳樹近一個月的辛勞付諸東流。

如今,一道道坎,已被執著的李老漢踏平。昔日茫茫沙地變成了今日綠色海洋。當記者問及李鳳樹是否知曉關於習總書記在2014年初來自治區考察的事時,李鳳樹表示,正是這件事更加堅定了他治沙的信念,“習總書記那麼關注咱們,而且還重視生態,我做的還不夠,得繼續幹下去。”

向沙漠宣戰!這不僅是李鳳樹的堅定信念,也是我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選擇。我市作為全國遭受土地沙化危害最嚴重地區之一,全市8989萬畝的總土地面積中被沙地佔據了4086萬畝。

今年,我市牢記習總書記的親切囑託,再出實招,組織實施了科爾沁沙地“雙千萬畝”治理工程,工程從2014年開始實施,2020年結束。利用7年時間完成1000萬畝林業生態治理工程和1000萬畝草原生態治理工程,讓科爾沁沙漠變綠洲,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決戰決勝。

科爾沁沙地“雙千萬畝”治理工程的要求部署一經提出,各旗縣市區便迅速行動起來,因地制宜,全民動員,吹響了向沙漠宣戰的衝鋒號。

科爾沁區實施環莫力廟水庫自行車賽道綠化13公里,擴展、完善、提高莫力廟區域百萬畝森林工程2萬畝。

開魯縣實施義和塔拉鎮綜合治沙5萬畝、西遼河國堤50公里防護林建設。

科左中旗實施珠日河牧場綜合治沙15萬畝,建設飼草料基地20萬畝,完成通遼市林業生態示範園建設。

科左後旗實施努古斯臺鎮10萬畝綜合治沙,擴展、提高百萬畝森林工程35萬畝。

奈曼旗實施常勝至當海穿沙公路兩側治沙造林10萬畝,建設封禁保護區30萬畝。

庫倫旗實施茫汗至八仙筒公路兩側樟子松綠化3.5公里。

扎魯特旗實施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工程15萬畝,在南部道老杜蘇木、烏力吉木仁蘇木、前德門蘇木等區域建設優質飼草料基地30萬畝。

……

一年來,通遼市積極推進科爾沁沙地“雙千萬畝”綜合治理和退耕還林工程。以15度以上坡耕地和沙化耕地、水土流失嚴重的耕地為退耕重點,全市完成退耕還林43萬畝。科爾沁沙地“雙千萬畝”綜合治理工程,共完成工程建設任務193萬畝。

“綠色”讓城市變美麗家園

如果一座城市缺少了綠色,絕不僅僅是缺少了靈性和美麗。綠色就是生命,就是希望。一座擁有綠色的城市,必是一個充滿活力與希望的城市。

追逐綠色!這是通遼人永遠不變的夢想。

每臨春夏時節,家住科爾沁區退休多年的的劉一夫老人必攜著老伴,于傍晚時分來到遼河公園,漫步在西遼河畔,徜徉于林蔭中。老人很愜意,也很有感慨地説:“這幾年,我們的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我每天都能享受杭州西湖一般的山水環境。”他清楚地記得,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灘塗荒涼之地。

如同劉一夫老人所言,如今的通遼在百花盛開的時節,生機盎然,而遍佈于城市中的大大小小的公園、遊園、廣場,就宛如一顆顆綠色的寶石熠熠生輝。人們無論是在公園中游覽,還是在路邊徜徉,都會讓人感受到“城在山中、城在水邊、城在林中、人在山水園林中擁抱自然”的意境。聞聽通遼被國家建設部授予國家園林城市稱號,劉一夫説:“巨大的變化,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政府的投入和努力,這個榮譽,應該是我們的!”

園林城市的創建,改變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城市品位,提高了群眾的幸福指數。實施藍天碧水工程,城市節能建築比率達到50%以上,住宅供熱計量收費比例達到25.6%,區域環境噪音平均值54.1分貝,城市熱島效應強度0.17攝氏度;建設高標準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和無害化垃圾處理廠,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81.6%,城市污水處理率95.4%,大氣污染指數小于或等於100的天數達到335天,城市管網水檢合格率99.1%。

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2014年我市對主城區綠化建設計劃投入資金10.7億元,共栽植樹木217.3萬株;加大主城區15處城市公園綠化建設力度,計劃總投資概算9.9億元;投資2079萬元,建設主城區34處街角遊園及8處街旁綠地工程。

一幕幕篇章翻過,一個個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的故事在通遼延續。無論為保護區默默奉獻的包圖布信,還是執著治沙的李老漢,或者是為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獻策獻力的全市幹部群眾,都是我市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的點點滴滴。正是這點點滴滴匯聚了建設綠色通遼的強大力量。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