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草原文化> 熱點新聞

馬頭琴:草原上飄起不落的音符

2015-12-24 10:16:36 | 來源: 草原文化網 | 作者: 孫卿鑫 | 責任編輯: 許浩成
摘要:       馬頭琴是具有濃郁蒙古族民間特色和悠久歷史的一種拉弦樂器,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而得名。馬頭琴由音箱、琴頭、琴桿、弦軸、琴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組成,音箱呈正梯形,也有極個別的做成六方形或八方形。

  馬頭琴是具有濃郁蒙古族民間特色和悠久歷史的一種拉弦樂器,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而得名。馬頭琴有小馬頭琴、中馬頭琴、大馬頭琴和低音馬頭琴等多種,常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或為民間歌舞、説唱伴奏,流行于內蒙古以及北京、遼寧、吉林、黑龍江、甘肅、青海、雲南和新疆等有蒙古族人聚居的地區。
  據史書記載,馬頭琴最早産生於東胡的“奚”部,故名“奚胡”或“胡琴”。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曾有“奚琴本出奚人樂”的詩句,指的就是馬頭琴。早在西元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地區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國時,馬頭琴的前身就已在蒙古民族中廣泛流傳了。元代初年,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中國,回國時他把馬頭琴帶回歐洲,對西洋拉弦樂器的發展曾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在遼闊的內蒙古草原上,流傳著一個關於馬頭琴的動人傳説:在一次“那達慕”大會上,牧人蘇和騎的小白馬跑在了最前面,惹得王爺嫉恨,用利箭射死了小白馬。蘇和想念心愛的小白馬,日夜悲憤而憂傷。小白馬就托夢告訴蘇和,用木頭和馬尾做一把琴,將它的形象刻在琴頭上。於是,馬頭琴便在草原上傳開,成為草原牧民們忠實的朋友。
  據説,在茫茫沙海和草原,牧民不但放牧牛馬羊,還放牧駱駝,如果剛生下駝羔的母駝不幸突然病死,就要馬上找另一頭剛剛死去駝羔的母駝認養死去母駝的駝羔,不然,孤獨的駝羔便會餓死。但母駝往往見不是親生駝羔不予認養。在這種情況下,牧人便將駝羔領到母駝跟前,用馬頭琴拉上一曲催人淚下的《勸奶曲》,母駝因此感動而讓駝羔吃奶。所以,牧人説,馬頭琴不但是一件被人喜愛的樂器,還是一個有“情感”的朋友。
  馬頭琴由音箱、琴頭、琴桿、弦軸、琴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組成,音箱呈正梯形,也有極個別的做成六方形或八方形。最初的馬頭琴,音箱和琴桿用木材製成,音箱正背面蒙羊皮或馬皮,琴弦用兩束馬尾、琴弓用樹枝和馬尾製成。幾十年來,馬頭琴經過無數演奏家和藝人的不斷研究、改進,並吸取其他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之長處,逐步發展成現代的馬頭琴。琴桿和音箱的側、背板採用傳音共鳴性能優良的長白山色木或川滇楓木製作,面板用桐木或魚鱗白松,面板裏粘音梁、立音柱,二索馬尾琴弦改用強度更好的尼龍絲,並根據地區的不同和傳統,雕出風格不同的馬頭琴首,木弦軸改為機械銅軸,使音準更為準確,琴弓借鑒提琴弓加以改進,用蘇木或紅木製作,演奏起來技巧表現更加靈活,弦總和附件用烏木、紅木等貴重木材,整把琴漂亮美觀,富麗堂皇,並且發展了中音、次中音、兒童琴、高級專業琴、普及型琴等多種類型,成為被人珍視的工藝品。
  改進後的馬頭琴,一改以往低沉、哀婉的音色,音域寬闊,音色乾淨、飽滿、靚麗、悠揚、渾厚,具有極為豐富的藝術表現力。它既可表現萬馬奔騰的宏大場面,也可以表現藍天白雲、牛羊成群的遼闊草原的意境,模倣馬和其他動物的鳴叫,表現雄鷹翱翔藍天的勇敢英姿,它更是人們歌唱美好生活難得的樂器。馬頭琴的優秀曲目很多,傳統的琴曲風格多樣,富於草原特色,曲調委婉,多是描繪自然風光或對馬的歌唱。可以説,凡是欣賞到馬頭琴琴聲的人,無不為那獨特而優美的音色所征服,並深深喜愛上這一蒙古族民間樂器。(孫卿鑫)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