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草原生態> 焦點關注

青海黑土灘治理:燕麥飼草種植 高原深處風景

2015-10-29 10:22:36 | 來源: 青海新聞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許浩成
摘要: 索桑是索合青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種植飼草基地的董事長。截至目前,索合青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種植飼草面積達到4200畝,鄉政府整合農牧配套資金,新建500平方米的蓄草棚一處,提高了飼草基地儲草抗災能力。

近日,記者來到地處青南高寒地區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下貢麻鄉一處種滿飼草的草場裏,割草機器轟鳴的聲音陣陣傳來,走進飼草場才得知,原來的黑土灘成為索合青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的燕麥飼草種植基地。過去,這裡的黑土灘面積不斷擴大,破壞面積已達到草場的70%;沒有行之有效的辦法可以解決,政府心急,牧民心慌。

而今,通過草場流轉的方式,由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將一家一戶組織起來,實行統一種植、統一收穫、統一服務,確保種植效果。收割機在年輕的格樂尼瑪駕駛下,沿著已收割完成的飼草場緩緩向前;而在飼草場的另一邊,幾十個牧民組成收飼草隊,成大山深處的一道亮麗的風景。格樂尼瑪説,沒想到的是今年到其他鄉里培訓了一段時間,就學會了駕駛收割機的技術。

你們看,在種植基地上工作是最快樂的一件事,收入不談,最關鍵的一點是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索合青牧委會距離縣城80公里,全牧委會有205戶,918人。轄屬有四個小大隊,是下貢麻鄉四個合作社之一。索桑是索合青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種植飼草基地的董事長。“我們一分也不用投資,只要我們願意參加合作社來投入勞動力,去年每家每戶的收入多了3300元。今年燕麥飼草長得很好,我估計比前年的收成翻一倍。”索桑一邊教牧民割飼草技巧一邊説。合作社去年收割50萬元的青乾草900噸鮮草當中,留取40%的鮮草,剩餘合作社社員戶均。

“這些飼草除了供給鄰鄉,我們還與縣政府有關部門簽訂飼草種植合同,充分發揮了我們牧委會治理黑土灘的資源優勢,實現了優勢轉化成效益的目標。”近兩年來,下貢麻鄉黨委政府按照“一村一品、連片開發、重點推進”的總體思路,創建出了“支部+協會+牧戶”的發展模式,通過“認親結對”幫扶貧困牧戶,腳踏實地致力於保護生態、打造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局面,積極探索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態畜牧業發展路子,通過生態畜牧業建設項目,提高牧民生産生活效益日益顯著。

據鄉黨委書記介紹,種植飼草基地的建成將成為牧委會進一步發展的重要依託,不僅使荒山換青山,還能保持生態平衡,更是帶動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産業。截至目前,索合青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種植飼草面積達到4200畝,鄉政府整合農牧配套資金,新建500平方米的蓄草棚一處,提高了飼草基地儲草抗災能力。分紅收益帶動了牧民群眾勤勞致富的積極性,入社牧戶由原來的80戶增加到127戶。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