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草原旅遊> 熱點新聞

治多草原:珠姆走過的地方

2015-10-23 11:40:30 | 來源: 青海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許浩成
摘要:       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的治多縣,是三江源區三大天然牧區之一。“治多”藏語意為“長江源區”,素有“萬里長江第一縣”的美譽。

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的治多縣,是三江源區三大天然牧區之一。“治多”藏語意為“長江源區”,素有“萬里長江第一縣”的美譽。治多縣境內雪山聳峙,冰川林立;江河縱橫,湖泊遍佈;草原遼闊,牧歌悠揚。

長江源區是《格薩爾》史詩的濫觴之地,是“嘎嘉洛文化”的誕生地,也是格薩爾王王妃——森姜珠姆的故鄉,境內的風物遺跡和傳説故事猶如繁星點點,與遼闊草原上的爛漫山花交相輝映。

(一)

珠姆出身於嘉洛家族,據説是一位傾國傾城的絕色女子,舉手投足之間無不彰顯陰柔之美,一顰一笑之中無不呈現嫵媚之態。因此,千百年來,“森姜珠姆”成為了藏族絕色女子的美稱,是集美貌于一身的美麗詞彙。“森”意為閃轉騰挪的獅子;“姜”意為美麗絕倫的“姜鑽花”;“珠”意為威震天下的青龍;“姆”意為陰柔之美的女性。僅這名字就涵蓋乾坤至美萬物。

相傳,珠姆出生在一千多年前的藏曆新年初三。她一生下來便受到人們的熱切期待。珠姆一齣場就已經註定了無法平凡的人生,一部壯闊而偉大的史詩早已鋪展在她的前方,從生命誕生的那一刻開始,百靈鳥般的聲音就響徹在《格薩爾》史詩的天空。

珠姆的美貌我們無緣親見,但治多的山水卻使我們有機會觸摸這千年的美麗神話。美麗的草原因為有珠姆的陪伴而沒有了寂寞。

(二)

現今,治多縣政府駐地加吉博洛曾是《格薩爾》史詩演繹的場地。史詩中,將聶恰河谷中的那片開闊的草原稱為“十全福地”———它曾經承載過一位千古傳揚的美人。這裡的山水記住了那迷人的倩影,那款款而行的步履曾經醉倒過這裡的草原。

據記載,格薩爾王的國度裏不僅僅有視死如歸的將士,而且也有一些流芳百世的俊男倩女。男人世界裏的“帥哥”是蒼巴俄陸。所謂“俄陸”就是別人每欣賞他一次,就要送給他一隻羊。他的那種“美”無法屈尊到人群中,生下來就是一種只能供奉在聖壇的“珍品”;而絕色女子當中從姿色到風韻,珠姆便是卓爾超群的“維納斯”。她生下來就是不敢觸碰的藝術絕版,造化在她的身上傾注了巨大的精力,讓世間所有關於“美麗”的詞彙都匯集於此,也無法表現她的神韻。有一些畫家企圖將珠姆的“美”畫下來,但是線條與顏料只能繪出“蒙娜麗莎”,卻無法對接維納斯的“美麗”。在《格薩爾》史詩中描寫珠姆的美麗時,令史詩也只好“天南地北”地形容一番之後,用明碼標價的方式公開拍賣她的“美麗”,引起人間的一片譁然。史詩中講到,要欣賞珠姆的背影,需要一百隻羊的代價;讓珠姆的美麗面對你的眼睛,首先要趕過來一百頭牛;而要欣賞她的仙姿舞步,就要付出百匹駿馬的“價值”。

如此的美麗,珠姆會在人間嗎?當我們試圖接近珠姆的美麗時,她就越顯飄渺。這正如杭州的西湖,總是靜靜地橫臥在審美的地平線上,千古遊人只配在岸邊漫步,無法走進美的深處。

倒是這裡的山水間留下了珠姆的一些蹤跡,讓人緬懷和追尋。

有一眼溫泉深藏在山谷裏,沸騰了千年,從沒有感覺到孤獨的滋味。因為它曾經觸摸過珠姆的柔發,曾經被珠姆捧掬在掌心,每一滴水珠都深深地記住了那不平凡的時刻。當地人稱那池溫泉為“珠姆洗髮池”,世代受到保護。這眼溫泉在離治多縣城西約五公里處,來往的過客總是無法避開她的誘惑。每次走進那條山谷,都有一些無法言説的收穫。

到珠姆洗髮池,眼界忽然開闊起來。尤其是夏季去那裏,你會深刻領悟到“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的意蘊。水池三面環山,谷口朝南。水池周圍是一圈如茵的綠草地,各種不知名的野花吐露出花香。那洗髮地坐落在綠色的草坪中央,靜靜地注視著雲卷雲舒的天空。我們可以看見,水池的正西方向擺放了許多石刻經文,除了敬獻水生世界的經文外,大都是圓輪式的“六字真言”石刻板。有由於年代久遠而不可辨認,也有新刻上去的。這些石刻排放在這裡,仿佛向我們默默地昭示著曾經發生過的歷史。

小時候母親曾告訴我,誰要是一口氣繞水池跑十三圈,誰就能夠在水池裏尋得當年珠姆留下的寶物。因為珠姆髮辮上戴了許多珍珠寶石,這一汪泉水一直將寶物保存了下來,它會送給那些有緣的人。儘管水池只有十幾平方米的大小,儘管你怎麼努力,十三圈用一口氣跑完是一道無法完成的難題。但是畢竟有一線希望,因而不會輕易放棄,更不會帶著“先見之明”嗤笑祖輩設置的“圈套”。從某種意義上講,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他們大都活在美好的希望之中。

珠姆洗髮池水質柔滑,晶瑩無污。用它洗臉,臉上頓生光澤,皮膚感覺嫩潤。據説還能治療癤子等皮膚病。

“珠姆洗髮池”也叫“金湖”;離金湖兩公里遠的東南邊有一泓湖水叫“銀湖”。 “銀湖”是嘉洛家族發展壯大的成長之地。水池三面環山,如一塊純凈的碧玉一般鑲嵌在芳草地中。

《格薩爾》史詩中描述嘉洛草原的“十大景觀”時,讚美此湖為“銀湖浪濤”,是這片草原上頗為壯麗的景觀。相傳銀湖直通龍宮,蓮花生大師曾經通過此湖向人間引來了價值連城的“嘉洛七寶”。嘉洛的祖先也曾經在湖邊撿到了一對潔白如玉的羔羊。他們細心看護,倍加珍視。後來就成了聞名雪域的富豪。從此那對潔白的羔羊漸漸地走向了神壇,象徵著財富。當地要舉行招財引寶的佛法儀式時,必須用酥油捏出一對白色的羔羊,準備一塊綿羊的右前腿。在遊牧文化覆蓋的治多地區,綿羊是財富的象徵,因此稱綿羊為“潔白的福神”。因而那對潔白的羔羊不僅從“銀湖”走向了青藏高原財富的神壇,而且走向了雪域人家的“聚寶箱”,形成了遊牧民族的財富理念。

我站在岸邊,望著將要乾涸的“銀湖”,遙想當年珠姆看到過的浪濤以及那兩隻走進神壇的羔羊,仿佛站在了時間的河岸,歷史的雲煙從耳旁悠悠飄過。過去那麼遙遠,遙遠得無法看到那“銀湖”的浪濤,遙遠得整個土地都進入了神話的境界,讓一雙雙驚異的目光注視著過去、今天和未來。

“銀湖”是嘉洛草原的眼睛,它看到過富甲天下的嘉洛家族,記得那傳遍雪域高原的“賽馬稱王”的傳奇。“銀湖”北岸那塊平臺上有一個盆地,形狀如圓盆,質地是岩石,深約一米,直徑兩米左右,水溫約30攝氏度,相傳是珠姆浸潤過肌膚的浴池。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此池幾近乾涸,有人只在盆池裏看到偶爾冒出的氣泡。2000年7月,藏傳佛學大師秋吉仁波切曾親臨浴池邊,用手指沾了幾滴水舔了一下,説此水非同一般,囑咐隨從弟子們倍加愛護,於是,這裡就成了遠近聞名的貢薩寺保護的“聖跡”之一。

也許是自然的巧合吧,那年的冬天,珠姆浴池居然溢出了泉水,三九嚴寒,水中綻放出金黃色的花朵,也長出了一些不知名的水藻。從那年開始,浴池中每年都按時會有金黃色的花朵綻放。

一泓原本飄蕩在現實與史詩之間的水池,經歷了“嚴冬開花”的奇跡,這就給珠姆浴池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三)

嘉洛草原是美麗的象徵,這裡到處傳揚著珠姆的故事。那些看起來十分平凡的山水之間,卻留下了珠姆梳洗打扮的身影,留下了珠姆勤勞放牧的足跡,留下了她的仙姿舞步,那妙若仙樂的歌聲仿佛至今回蕩在大山深壑之間。

從嘉洛牧地往北走過治渠鄉,越過一座又一座大山,沿著通天河向西走,就到了一條山谷,當地人稱此山谷為“珠姆谷”。一問便知道這裡就是當年珠姆曾經涉足過的地方。

這裡有三塊豎立的長條石片,世稱“珠姆石碑”。相傳珠姆曾經在這裡紡線編織。那三塊高約一米的石條可以為此作證。三塊條狀石片是紡線用的樁子,自從珠姆將它豎立起來之後,就那樣孤獨地站立了一千多年,浸透著歲月的滄桑。越過這些被山水深深記住的歷史,珠姆的形象在美麗多情的基礎上,仿佛又有了真實的血肉之軀——一個勤儉持家,心靈手巧的藏家少女飄然來到你的眼前。美麗與勤勞一旦聚合到一起,就是雪域女性的典範。

“珠姆谷”的三塊石碑在不經意間樹立於此地,它本無流芳百世的癡妄,卻屹立千年而不倒,雖然沒有人工雕刻的碑文,但後人們卻一次又一次地閱讀著那段無字的碑文。碑文的文筆揮灑自如,一會兒猶如大江東去,一會兒又仿佛狂風驟雨,最後收筆處卻又和風細雨,鳥語花香。當我們睜大眼睛細細探究之時,猛然間感悟到,這原來是珠姆當年踏出的舞步。在青草地上,惟獨在被珠姆走過的地方,居然以不同的草色勾勒出優美的線條來,視線隨著延伸的線路移動,一會兒看到一條山脈,一會兒拐出一條大河,一會勾出一個圓弧,一朵祥雲,一幅太極圖,一隻翩躚的蝴蝶……來自天界的仙姿舞步,在這片美麗的草地上踩踏出了如此迷人的線條,那舞醉草原的長袖仿佛就在眼前飄揚,輕盈靈動的舞步,正在撥動我們心靈身處的琴鍵……

從2012年起,治多縣每年要舉辦嘎嘉洛文化研討會。很多與會的專家和學者認為,江河是文明的搖籃,治多作為萬里長江第一縣,是最源頭的文化誕生地區,是英雄格薩爾王妃珠姆的故里,這裡的民眾千百年來的生活方式以及所衍生的遊牧文明,見證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所以,發掘和弘揚嘎嘉洛文化,對三江源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有著深遠的意義。

風物遺跡與民俗傳説相結合,實物因之鮮活,傳説有了依託。嘎嘉洛文化因此在伊人走過之處、英雄駐留之地世代傳承,生生不息。(文扎 )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