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草原兒女> 草原驕子

烏蘭托嘎:怦然躍動的草原心

2015-06-03 09:11:47 | 來源: 正北方網 | 作者: 許浩成 | 責任編輯: 許浩成
摘要: 烏蘭托嘎,蒙古族音樂家,國家一級作曲;1958年4月1日出生於海拉爾,受家庭文化環境熏陶,8歲時,他就譜出自己第一首曲子;1978年考入哈爾濱師範大學音樂系學習作曲和指揮,後到音樂學院深造。

內蒙古迎新春交響音樂會上半場是外國經典的交響樂作品,下半場全部是烏蘭托嘎作曲的作品:《呼倫貝爾交響詩》中的樂章《草原》和《河流》、交響序曲《騎士》,聲樂作品《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呼倫貝爾大草原》、《天邊》、《大興安》、《故鄉的奶茶》。

“我第一次指揮交響樂。”烏蘭托嘎問老朋友,“我指揮的還行吧?!”

在廣州、湛江、北京等地工作的內蒙古藝術家、演奏家回來加盟迎新春音樂會。

“我們集體回來,完全是自願的,沒有任何商業行為。我們用音樂會的方式迎新春,奉獻給家鄉的觀眾,答謝草原的養育之恩。”烏蘭托嘎説。

烏蘭托嘎也是草原的孩子,他成長在一個音樂的搖籃——呼倫貝爾大草原。而推動這搖籃的,是他的外祖父——德高望重的民間老藝人吳·那木吉拉。

“天曉得,海洋般浩瀚的古老民歌、英雄史詩,究竟如何裝進這位老人的胸懷。每天,人們都聚匯在托嘎家裏,聆聽這位大師的歌聲。一把四胡,一杯水酒,一片虔誠的目光,炕上炕下,水泄不通。”詞作家克明説,“那時,托嘎正在幼年,睜大眼睛凝視著那把古老的四弦琴,那雙蒼老的手,那種蒼涼的音韻。吳·那木吉拉活到98歲謝世,他當時或許不知道,蒙古族音樂的DNA,就在那一刻,嵌進了外孫的靈魂和血脈中。”

出生音樂世家,烏蘭托嘎兄弟姐妹6人個個能拉會唱。

“8歲那年,我和小朋友們玩,就自己編了個調兒,跑到小朋友面前唱了起來,他們説好聽。我説那是我創作的,他們不信。我就説,如果你們在收音機裏聽不到這首歌的話,就證明是我寫的。結果他們聽了好幾天也沒聽到,就相信是我寫的曲子了。”烏蘭托嘎回憶。

1978年,烏蘭托嘎考入哈爾濱師大音樂系學習作曲和指揮。無論是在內蒙古還是在北京工作,音樂一直伴隨著他。

【獨有的音樂語言之美】

《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風靡大江南北,這首歌曲的創作,有著一段動情的故事。

1998年10月的一天晚上,歌唱家德德瑪在電視節目裏看到了席慕容。

“生活在台灣的父親和母親幾十年做夢都想回到草原啊,可他們到死都沒有如願!日日夜夜,他們那句到死都不變更的話常常迴響在我耳邊:孩子,我們去不了了,將來你一定要回我們的草原,因為我們的根在那裏……40多年了,爸爸、媽媽,我終於來到草原了!”説到這裡,席慕容已淚流滿面。

德德瑪當即有了認識席慕容的想法。

第二天上午,烏蘭托嘎到德德瑪家裏串門,一聽她的想法笑了:席慕容就在北京!

烏蘭托嘎將席慕容領進了德德瑪的家。

“節目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你幾次説父親説的草原什麼的,母親説河什麼的……‘父親草原,母親河’,這應該是一首歌的名字呀!”德德瑪説。

“是嗎?我都沒有感覺到。”席慕容説。

德德瑪突然來了靈感:“席老師,你就把它寫成一首歌詞吧,烏蘭托嘎是非常出色的作曲家,讓他寫曲子,我來唱……”

“很快,歌詞寫來了。歌詞到了我手裏,我沒動一個字。因為席慕容説過,你要改的話最好告訴我一聲,這已經是很委婉的意思了:最好別改。面對著這首歌詞,我熱血沸騰,把自己封閉在工作室裏。我採用了複合拍的節奏,使用了比較多的技術成分,用詩朗誦的節奏和語氣把整句話分成了幾個部分,最後形成了一個完整舒展的旋律。”烏蘭托嘎説。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