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網志  
  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聊三國、談“老乾媽”……他如何將商科“玩”出新奇?
更新時間:2024-06-25 14:33:55 來源:中國網

在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有一堂課,常邀請劉備、曹操與孫權當嘉賓,常拿來柴米油鹽醬醋茶當做佐料,更有奶茶、酸奶和老乾媽來做配角……這不是歷史課,也不是烹飪課,而是商學院的大數據與財務管理、大數據與會計的專業課程。

這堂課由90後的雙師型教師鄭偉清帶來,他連續兩個學期在學校教師品質評比中獲得優秀,獲評泉大教學品質獎。10年來,他潛心教學,花大把時間備課,將課堂打造得像商戰片,每堂課都有新“劇情”。

課堂上,同學們猶如追劇般沉浸其中,在潤物無聲中學習成長。課堂外,他以賽促學,將教學融入備賽帶他們訓練。他究竟有什麼厲害的“殺手锏”,能讓同學們頻頻在國賽、省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image.png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供圖

好奇:他為何帶著“老乾媽”上課堂?

貴州老乾媽、安慕希酸奶、漳州片仔癀……走進鄭偉清的大數據與財務管理、大數據與會計專業課堂,猶如觀看一部部鮮活的商戰片。上課鈴還未響起,西裝革履的他已帶著包包走進教室,從裏面掏出瓶瓶罐罐。瞬間,同學們快速回到座位,瞪大眼睛盯著講臺上琳瑯滿目的商品,好奇心被吊得老高。

這些商品是他的教具,課堂也由商品説起。“每個商品背後都有一段商業故事,都藏著一個個財務、會計專業知識點。”剛上課,他熱情滿滿地以商業故事開場,分析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他一手舉起商品展示,一邊連連向學生問出關於“老乾媽”、安慕希和片仔癀的問題……

他分析,外行人誤以為財務、會計工作就是一堆枯燥的數字,其實財務、會計工作關注的是企業的血液——資金的流動,關係到商業發展各環節,通常很熟悉商業運作規律,“這就是為何世界500強CEO中,有許多人是財務、會計出身的原因。”課堂上,他與同學們在商業世界見招拆招,將知識點融入案例中,剖析商業運作規則,聽得同學們回味無窮。

image.png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供圖

疑惑:三國人物怎麼跑進上課課堂?

他剛在“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課上,用“老乾媽”等商品為同學們打造現實場景的商業環境。轉身,到另一堂“長期股權投資”課上,他則猶如穿越時空,邀來《三國演義》的人物走進課堂。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現,三國就像三家公司一樣,你們會選擇投資誰的公司,是劉備、曹操,還是孫權呢?”這個有趣的問題一拋出,同學們競相舉手搶答,有人選擇投入大廠在曹魏集團中發展,有人想跟著劉備織席賣履從創業初期幹起,也有人想投奔有父兄基業的江東。大家選擇各有不同,分析卻都入情入理,問答間已將“長期股權投資”的知識消化。

2020級財務管理3班馬悅悅喜歡鄭偉清的課,她説,鄭老師的課堂引用許多有趣的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讓同學們對知識點有深刻理解。2021級大數據與財務管理5班的方師凱感受到,鄭老師課堂上講解富有激情,而且他的思路清晰、邏輯縝密,每次授課都讓人受益匪淺。同樣,他的課堂也給2022級財務管理2班的呂玉珊留下美好印象,“鄭老師的課堂風趣幽默,常引得我們哄堂大笑,但是笑聲之中藏著精華,給我們留下滿滿的收穫。”

課堂如此受喜愛,鄭偉清究竟有何絕招呢?他笑著道出,其實,要上好一堂課秘訣都藏在備課之中。一堂課45分鐘,他要花上三四個小時備課,準備的時間是課堂的三四倍。從構思課堂主線、搜尋資料、收集案例、思考互動方式、給學生留作業……每個課堂環節,他都力求精益求精,處處讓同學們倍感驚艷。

每堂課都投入三四倍時間備課,鄭偉清對課堂的這份匠心,離不開內心對教師職業的崇敬之情。從小到大,他遇到許多盡職盡責的好老師,教師這份職業在他心中早早播下種子。高中畢業後,他到集美大學讀會計學。大學畢業後,他在廈門一家會計事務所當審計的同時,還利用週末時間兼職在網路平臺上會計證培訓課程。做一名教師一直是他深藏於心的一份情愫,“剛畢業時,難得有機會將所學的會計專業與教師職業結合起來,這讓我非常高興!”

2020年,他成為泉大的一名雙師型教師,將在企業工作中所學所想的知識與經驗,向同學們傾囊相授。“一輩子很短暫,能夠將其奉獻在喜歡的事情上,我覺得是難能可貴的。”

image.png

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供圖

嘗試:一張A4紙如何變成“殺手锏”?

課堂外,每年,他都帶同學們參加各種專業比賽,並取得纍纍碩果:2023年全國大學生財務審計與大數據應用技術全國總決賽本科組二等獎、2024年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會計實務比賽二等獎、“福思特杯”第五屆福建省大學生會計及稅務技能創新大賽會計分崗技能創新大賽本科組一等獎……

2023年,他帶著兩支學生隊伍參加全國大學生財務審計與大數據應用技術聯合區域選拔賽,其中一支是4名大三學生組成,另一支是4名大二學生組成。特別是選擇大二學生組成的這支隊伍,對他而言是一次大膽嘗試,也是一次教學實驗。

因為大二學生還未學習財務審計知識,要帶他們參加比賽,需要先給他們補理論知識。然而,他另辟蹊徑是希望大二學生在此次備賽中,同時掌握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

他清楚記得,2023年9月20日接到參賽通知後,他就帶著大二、大三8位學生考試備賽,“特別是國慶假期,師生都沒有休息,每天都通過騰訊會議上課、培訓。”假期結束後,師生們利用課餘時間,在圖書館展開集訓。他找來書籍和案例,一道題一道題為學生們講解,一個案例一個案例為大家分析。兩個月備賽期間,師生們每週只休息一天,他們白天上課,晚上都在圖書館集訓。每晚19:00至22:00,滿滿噹噹三小時,他們雷打不動。

每天他都使出“殺手锏”幫忙同學們做集訓復盤。這招“殺手锏”是一張普通的A4紙,上面記錄著學習時間、卡殼的知識點和疑難雜症。然後,他找出每位同學A4紙上的共性問題詳細解答。如此每日堅持,在比賽臨近時,師生們面前擺著一沓厚厚的A4紙,此時此刻,整個集訓過程的疑點、難點、薄弱點全都集中在上面。最後階段,鄭老師帶著大家啃下A4紙上一塊塊“硬骨頭”。

兩個多月來,師生們日夜連軸轉,幾乎時刻圍繞比賽做準備。如此學習狀態,同學們一日千里,以加速度更快成長,並在比賽中勢如破竹,取得不俗的成績。在2023年全國大學生財務審計與大數據應用技術聯合區域選拔賽中,兩支隊伍都取得本科組二等獎。同時,還有一支隊伍成功晉級2023年全國大學生財務審計與大數據應用技術全國總決賽,並取得本科組二等獎。

“大二學生還沒學過財務審計知識,就能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這證實了這次教學實驗是成功的!”談起帶大二學生參賽的大膽嘗試,鄭偉清很興奮,這次嘗試證實了以賽促學、將教學融入備賽,能鞏固同學們的知識和技能。

在鄭偉清眼中,這群學生如弟弟妹妹一樣,仿佛當年穿梭在校園學習的自己。未來,他依然會使出各種“殺手锏”,引領學生們愛上財務、會計課堂,在比賽中快速精進、練就超能力,成長為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層次職業技術人才。(林繼學 陳金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