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便民資訊
示範引領重參與 抱團發展闖富路 ——甘肅省鎮原縣臨涇鎮念“牛經” 家家開心
更新時間:2024-07-07 15:55:19    來源:中國網

鎮原縣臨涇鎮桃園大灣組張進柱的養牛基地,滿山邊野的希望,因“牛”而興。這裡牛棚寬敞透亮,乾淨整潔,水草兩旺。只聽牛犢子在山下歡聲“歌唱”。回味悠長的“哞哞”聲,打破了往日村裏的幽靜和空曠!五彩斑斕的上百頭牛背上,大大小小,閃閃發亮,有點膘肥體壯。

“玉米和小麥秸稈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營養成分,既可青貯,也可直接飼喂,是牲畜的主要粗飼料之一,我們從村民手裏收購玉米和小麥秸稈,村民們可以增加一筆收入,經過多道工序,我們把這些秸稈加工成適合牛吃的飼料,一舉兩得,家家得利。”鎮原縣金福來家庭農場負責人張進柱樂滋滋地説。

cd94a6cb936811e8de480f48102de36a_39472467-63bb-4f4d-a716-b855b2c0b60a.jpeg

年來,臨涇鎮依託資源稟賦,發展鄉村振興,助力群眾致富增收。養牛業無疑開了個好頭。鎮上派人定期現場檢查指導。種植戶與養牛場形成合作機制,既保證種養殖戶收益,收割完的麥草打捆充當養殖戶們冬季的飼料,牛糞作為有機肥還田,減少污染,做到迴圈農業環保有序發展,打造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新局面。

“以前養牛沒有好圈舍,也不懂搭配飼料,只要牛吃飽就行,一年收入最多一兩萬元。而靠這幾年養牛的經驗,收益一年好的時候收入能達到10多萬元,幾年間收入不斷增加。現在村民對養牛興趣逐漸濃了,我們有豐富的小麥、玉米秸稈等資源,養牛又有政策扶持和技術保障,既富了農戶,也方便了養殖戶。”

image.png

正巧臨涇鎮政府李娟娟鎮長一行來這裡檢查指導工作。看到活蹦亂跳的牛犢子,李鎮長滿心歡喜。張進柱介紹説:“現在也實現了機械化,清出來的牛糞也大有用處,合作社會把牛糞統一收集後發酵還田當肥料,提高土地肥力。”

養牛戶始終堅持科學化養殖,不斷提高肉牛的生産效益和健康水,因而其牛肉品質優良,精瘦肉多,口感好,深受市場歡迎。

帶動就業、傳授養牛經驗、主動為養牛散戶對接銷售渠道,張進柱是天天樂此不疲。他自己祖祖輩輩都是農民,能為鄉親們踏踏實實做點事,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比啥都強。方圓百里的人大都曉得過去跑運輸,搞收藏,開旅館,玩文化的張進柱,這幾年帶領全鎮農民朋友念起了“養牛經”,共同闖富路,幹啥都一本正經。

以張進柱金福來家庭農場養殖家庭示範戶為引領,年來臨涇鎮已逐步探索建立起了“農場+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形成農場培育、農戶養殖的運營機制,輻射帶動全鎮發展肉牛養殖戶上百戶,肉牛存欄過千頭,每年創收爭百萬。

65a528e47437e13268b1b85416071f14_40ebeea0-4528-4748-a9ff-64cebc9fc7d0.jpeg

“示範引領、群眾參與、抱團發展”。成為張進柱農場及臨涇鎮農民的“養牛經”。

75853b4c8d73ffcd761c79b8cf2ddb17_7ce25f22-8cca-4bff-9ece-17cf46195b15.jpeg

目前全鎮逐漸走出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牛路子”,更多農戶也因此過上了“牛日子”,助推鄉村振興邁上新階。(陳厚學)

【相關新聞】
【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