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高鐵“穿”進大別山 革命老區迎來時代發展新希望
更新時間:2024-06-28 17:48:50    來源:中國網

近日,滬渝蓉高鐵合肥至武漢段(合武高鐵)大別山隧道進入正洞施工,作為全線最長隧道和控制性工程,這標誌著項目建設向前邁出了堅實一步。大別山,作為曾經紅軍的搖籃和著名的革命根據地,在新時代鐵路發展的加持下,又迎來了新的歷史孕育契機,這利好的消息怎麼能不令人歡欣鼓舞和為之動容呢?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隨著大別山隧道工程的持續推進,在不遠的將來,一列列“穿”山而過的“復興號”將會為擁有紅色熱血記憶的大別山再度賡續新時代發展的熱血希望。

逢山開路,大別山隧道施工作業流露出我國鐵路部門過硬的基礎建設實力。大別山隧道全長14698米,由長江沿岸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設管理,鐵四院設計、中鐵十八局承建,隧道地質條件複雜,穿越多條斷層破碎帶等不良地質,地形崎嶇複雜,多懸崖陡坎,施工難度大。眾所週知,在崇山峻嶺施工所需面對的困難是多種多樣的,包括複雜的地質地形、多樣化的氣候、相對惡劣的作業環境,這些都對大別山隧道的施工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複雜的建設條件反而從側面有力的證明了我國鐵路部門在基礎建設方面過硬的實力。

綠水青山,大別山隧道施工作業堅持“綠色工程”高標準。大別山隧道聯通湖北、安徽兩省,針對大別山區優良的自然環境,設計團隊在前期環評報告中充分論證,採用了減少斜井出口、增設污水泵站等方式,將隧道建設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道路,是我國在新時代為了維護美好自然環境和創造人民更佳的宜居條件而提出的更高標準的發展要求,鐵路部門在大別山隧道施工過程中堅定不移的貫徹高標準作業環保要求就是其最真實的寫照。

響應國家總體經濟發展規劃,振興大別山革命老區經濟發展,大別山隧道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建成後,武漢與合肥的旅行時間有望從目前的2個小時左右壓縮至1個小時左右。對加快構建沿江鐵路通道,構建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實現中部地區崛起、振興大別山地區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更短的旅行時間意味著區域間更高效的經濟“流速”,高鐵呼嘯而過“穿”進大別山,構建出了更為完備完善的路網交通體系,此舉不僅積極響應和促成了國家總體經濟發展規劃的有效落實落地,更為曾經“紅火”的革命老區帶來了新時代更加火紅的發展希望!(張凡)

【相關新聞】
【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