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會成為年內規模最大IPO項目的中國廣核(003816.SZ)終於迎來了上市。
8月26日,中國廣核開盤旋即衝擊上市首日最大漲幅44.18%,達3.59元/股,並最終保持到收盤。雖然漲停,但全天仍然實現了2458萬元的成交額。
在上市首日衝擊漲停的行情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中國廣核的市場估值也超過了已經上市4年的首只純核電股中國核電(601985.SH)。在業內人士看來,新股高估值效應的持續有可能讓中國廣核在未來數日創出更高的估值。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廣核的上市也讓深交所的“003”開頭代碼正式得以啟用,而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廣核在深交所的成功上市,意味著深交所未來有可能容納更多大體量公司的進入,在科創板、創業板等A股模組推進註冊制改革的背景下,滬深交易所的在同類公司中的競爭有可能會更加激烈。
估值反超中核
作為深交所創立以來最大一單IPO,中國廣核的上市牽動著市場神經。
事實上,在中國廣核的發行階段,其2.49元/股的發行定價估值相對較低,約合發行市盈率僅為14.60倍,而同期核電行業平均市盈率則為18.50倍。
同業對比來看也是如此——在中國廣核上市同日,中國核電的滾動市盈率為17.5倍,也高於中國廣核的發行定價。
“詢價過程中採用了更加科學的方式去定價,對可能出現的高發行價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一位接近中國廣核人士表示,“加上機構本身報價也更加理性、合理,讓中國廣核擁有了相對較低的發行價格,當然這也與整體市場週期、整體估值環境有關。”
從數據來看,2019年以來市場機構對新股定價的確正在較此前更加趨於理性。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2019年以來,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共有不超過26隻新股的發行市盈率未觸及23倍市盈率的“天花板”,其中多達24隻為非金融股;去年同期未觸及23倍市盈率的新股僅有18隻,其中非金融股僅有16隻。
在不同的市場時點,市場的確會對同類公司給出截然不同的估值水準。如今滾動市盈率為17.5倍的中國核電,其發行階段也曾以23倍的估值頂格發行。
雖然中國廣核發行階段獲得了較低的定價,但這種定價結論伴隨其上市交易便被二級市場所推翻。
8月26日開盤,中國廣核無懸念的衝上新股首日44%的漲停盤並維持全天,最終收盤價為3.59元/股。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6日收盤,中國廣核滾動市盈率達到20.8倍,市凈率雖未標記,但按照股價比每股凈資産計算可達到2.12倍;同期中國核電滾動市盈率僅為17倍,動態市凈率為1.8倍。
這意味著,在上市首日的交易完成後,中國廣核的滾動市盈率已反超中國核電,並較後者同期高出18.86%。截至當天收盤,中國廣核的總市值已達1619億元,較總市值841億元的中國核電高出92.51%,就在中國廣核A股上市並大漲當天,中國核電反而下跌了1.82%。
在業內人士看來,按照新股的上市溢價慣性,中國廣核還有可能在未來1-2個交易日持續上漲。
“因為新股的流通盤相對稀缺,同時又會成為市場炒作的對象,加上一些配售機構的持股存在一定時間的限售期,所以真正有實力的賣盤不夠多,容易誘發炒作,進而讓中國廣核價格創出新高。”北京一家券商策略分析師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廣核開盤大漲的同時,其H股價格卻在同日應聲下跌達3.29%,收盤價格為2.06元每股,合滾動市盈率為9.8倍、動態市凈率為1.25倍,均遠低於中國廣核和中國核電的A股估值。
“雖然A股的估值整體上會高於H股,但是兩者長期來看仍然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如果A股價格較H股存在過度偏離,投資者應當警惕市場風險。”上述分析師表示。
滬深的同位競賽?
伴隨中國廣核在深交所的成功上市,也宣佈了深市“003”代碼的正式啟用。
雖然這一代碼的出現與原有代碼號數不足有關,但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廣核這一巨無霸項目的上市以及新代碼投入使用,意味著深交所對於大體量公司開始展現出更強的承載能力。
事實上,中國廣核不但是深交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IPO項目,以市值維度來看其1619億元市值也能在全部深交所中躋身前十。
“過去深交所更多是中小規模企業上市的聚集地,很難想像中廣核這種央企登陸深交所。”一位接近深交所的投行人士表示,“現在深交所的大型企業,很多都是在上市後逐漸發展壯大的,並非一開始規模就很大。”
事實上,在中國廣核上市前,深交所從未有百億元以上的IPO項目,最大的一單還是首發募資規模為69.96億元的國信證券,自成立至今募資規模超過20億元的項目也僅有35家;同樣對比上交所僅募資百億元以上項目就多達41家,超過20億元項目更多達140家。
“從首發募資規模的這個角度看,中國廣核對於深交所的意義比較大。”上述投行人士坦言,“這説明深交所有接納規模更大企業的能力。”
有業內人士認為,深交所對更大規模企業的接納,意味著滬深交易所圍繞同類型企業的競爭或將更加激烈。
“早年的滬深交易所之間更多體現出的是一種互補性,過去上交所更多定位於大型國企、金融機構、傳統行業大型企業,深交所則定位於中小規模企業、創業型企業。”一位接近監管層的投行人士表示,“但伴隨A股市場制度改革的深化,兩個交易所體現制度互補的同時,也在表現更加明顯的競爭性,尤其是在註冊制改革的背景下,兩個交易所的競爭很大程度上也將表現為制度上的競爭,但這對於完善資本市場改革來説並不是壞事。”
(責任編輯: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