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數額小到可以忽略的罰單,卻因為把海王生物(000078.SZ)與“劣藥”聯繫起來,顯得格外刺眼。
近期,深陷湖北江漢油田總醫院(以下簡稱“江漢醫院”)改制羅生門的海王生物,又因為子公司銷售劣藥收到罰單,罰沒款合計747元。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海王生物此前已經歷了三年的增收不增利,而且2016年開啟瘋狂收購模式以後,負債不斷抬升,現金流緊張。
7月31日,海王生物在江漢醫院改制案中遭到該院院長雷正秀髮文炮轟,其不僅質疑遴選會存在暗箱操作,還直言海王生物是“造假企業”。隨後,公司和醫院方面説法存在巨大出入,事件一再發酵,十余天過去依然撲朔迷離。
整個事件中最核心的問題是,海王生物到底要不要收購江漢醫院?
雙方對此各執一詞。8月18日,江漢醫院院長雷正秀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本次醫院的改制方案就是要轉讓100%股權。而海王生物董秘沈大凱8月19日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則表示,公司絕不可能收購醫院,未來也不會投資醫院。
三年增收不增利
8月初,湖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了一份行政處罰決定書,指出在長沙海王醫藥有限公司(以下稱“長沙海王”)存放的鹽補骨脂抽檢結果不符合規定,原因是藥品所含的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的總量為0.33%,而按規定不得少於0.7%。
這9公斤的中藥飲片鹽補骨脂在2019年6月6日前已經銷售完畢,所得收入為269元,後來公司主動追回3.07公斤,因此違法所得為177元。
上述企業銷售劣藥鹽補骨脂的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條第一款“禁止生産、銷售劣藥”的規定。據此,湖南食藥監局在7月18日沒收了長沙海王177元的違法所得,並處以貨值金額兩倍的罰款。
177元的違法所得,在如今的藥品市場無非滄海一粟。但作為海王生物的控股子公司,長沙海王的行為卻影響了海王生物的聲譽。
長沙海王是在2017年8月被海王生物收購,2018年後海王生物持有其75%股權。2017年,長沙海王的營收僅1.83億元,在海王生物當年200多億元的營業收入中沒有多少存在感。
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海王生物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05.5億元,同比增長14.58%,但凈利潤僅1.32億元,同比下降13.49%。
事實上,這種增收不增利的態勢已經持續三年。
2016─2018年,海王生物分別實現營收136億元、249億元、384億元,增速分別為22.38%、83.3%、53.9%。三年的凈利潤分別為4.18億元、6.36億元、4.15億元,增速為-11.87%、52.1%、-34.84%。
三年即翻倍的營業收入,很大一部分來自海王生物的瘋狂並購。2016年以來,海王生物並購了78家企業,新增31家子公司,截至2018年底新增並表的公司有108家。僅在2017年,海王生物並購的35家企業就創造了151.97億元的營業收入,2018年的34家企業也貢獻了47.85億元。
然而,大舉並購同時帶來商譽減值和激增的費用。
2018年,海王生物計提商譽減值2.6億元,導致資産減值損失增長1374.76%。另外由於並購企業,銷售費用增長41.9%,管理費用增長91.46%,營業成本增長56.2%,也給企業帶來較大資金壓力。
2019年5月底,深交所還就因頻繁開展資産收購造成的商譽減值對海王生物下發問詢函。
醫院收購羅生門
海王生物成為8月的輿論焦點,還因其涉足一家醫院的改制問題。
近期,江漢醫院啟動二次改制,擬引入社會資本,吸引了北大醫療、國藥集團、益佰制藥等公司競逐。
7月30日,江漢醫院産權改革領導小組組織了遴選會,華潤醫療、新里程和孝感海王三家公司入圍最終競標。
然而,在海王生物旗下的孝感海王中標以後,雷正秀卻在7月31日淩晨于微信群發佈了《給全體員工的一封信》,直指海王生物“吃相難看”。
“沒有經驗、價格最低、方案沒有別家的好、後期對醫院沒有任何承諾。”這是雷正秀對海王生物的評價。
利潤情況、資金鏈安全、供應商真實性是雷正秀提出的三大疑點。公開信指出,海王生物資産負債率逐年升高,現金流入三年為負、大股東股份高質押,體現出資金鏈的緊張。
8月7日,海王生物發佈公告,對上述事件正式回應,但多少有點避重就輕。海王生物稱,子公司湖北海王與江漢醫院具有友好合作關係,為了增加與醫院合作的黏性並進一步鞏固關係,孝感海王參與了江漢醫院的戰略投資者遴選。
同時強調,孝感海王“僅僅是計劃與醫院進行戰略合作,無權對醫院現有管理體系進行改變,也不可能接管任何一家醫院”“對收購該醫院沒有實質性的計劃”而且目前僅處於商談階段,沒有繳納收購保證金,沒有對醫院開展盡職調查,也沒有簽訂戰略合作意向協議。
沈大凱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2018年之後公司資金非常緊張,不可能也沒有條件在這個時候收購醫院。
事實上,海王生物的負債規模攀升、現金流緊張早已不是秘密。
最近三年,海王生物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均為負,具體為-14.97億元、-24.33億元、-11.35億元。2016─2018年,公司負債合計107.8億元、244億元、340.1億元,資産負債率分別為64.72%、79.05%、82.69%。
但在8月12日,江漢醫院産權改革領導小組在醫院內部印發萬字長文《關於我院産權改革有關情況的通報》,確認了孝感海王在醫院戰略投資遴選中標的有效性,且同意保證金支付暫緩,意向性協議的簽署暫緩。
該文件同時對出讓金額作出説明,按照醫院3億元的評估凈值初值,新里程的條件是溢價5000萬元,其中,華潤集團溢價5800萬元,海王集團的條件則是溢價5000萬元左右,並承諾只要最終勝出,就將受讓價調至三方中最高。
雷正秀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確認了上述文件的真實性。雷正秀表示,目前醫院的改制還在進行,管理層中有分歧的雙方正在探討後續如何解決問題,職工層面也一直有各種呼聲,“我們希望把權力還給出資人,讓大家去做選擇,同時如果有第三方介入會更好”。
但截至目前,醫院還沒有組織正式的座談會讓醫院職工充分討論。
雷正秀證實,本次醫院的改制方案就是要轉讓100%股權,而非海王生物所言的僅是戰略合作,這個説法也得到多位競投方的承認。“至於海王生物為什麼不想認可,就不得而知了。”
沈大凱對時代週報記者則明確否認了收購該醫院的意向,並一再強調“絕不可能”。
沈大凱表示,孝感海王參與投標只是想加強耗材供應、諮詢建議上的業務合作,收購醫院股權絕不做。
“我們既沒有交保證金,也沒有做盡職調查,怎麼可能出價收購?再者,海王生物的戰略很明確,就是做工業、商業和連鎖,從來沒有醫院,將來也不可能投資醫院。我們在2015─2017年資金充裕的時候都沒收購,怎麼可能今年資金這麼緊張,還去投資重資産的醫院業務?要做早就做了。”沈大凱對時代週報記者説。
(責任編輯:張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