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信達(000701.SZ)再度使出賣房扭虧的絕招卻無人接盤,兩次降價、虧本掛牌的決心暴露出公司的資金流動性問題。
7月2日,廈門信達公告稱,將所持丹陽房産股權掛牌底價再度降低到不低於4.15億元,下調後,掛牌底價已低於4.3億元投資成本。自去年9月籌備這次房産轉讓到目前已有10個月,底價兩次下調,降價2.21億元仍無人問津。
由於貿易業務擴張太快,去年,廈門信達僅貿易業務營業收入就高達627.46億元,但營業成本達614.22億元,貿易業務資金成本極高,這極大的消耗了公司的資金。而且公司預計今年的資金需求將達到135億元,在此情況下,公司甩賣資産速度或將更頻繁。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近五年來公司營業收入每年增長幾乎近百億,凈利潤一直僅為億元左右,而且有四年的扣非凈利潤虧損超過1億元,而這四年都是通過轉讓三安光電股份或賣房産來調節利潤。
兩度降價出售旗下房産公司
7月2日,廈門信達公告,擬調整全資子公司廈門信達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達房産”)轉讓所持丹陽信達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丹陽房産”)97.38%股權的掛牌底價,掛牌底價由原來的不低於5.19億元調整為不低於4.15億元,另外交易對方還需代為償付丹陽房産欠信達房産的往來款3.62億元。
截至2019年5月31日,信達房産股權所對應的賬面投資成本為4.3億元,也就是説此次下調的掛牌底價將低於成本。
對於此次的價格大幅下調,公司稱是董事會基於審慎原則做出的決定,而且符合目前的市場環境,通過調整轉讓底價出售股權儘快回籠資金,有利於公司穩健發展。
但這已不是公司第一次下調掛牌底價了。去年11月公司就公告申請掛牌轉讓丹陽房産97.38%股權,掛牌底價為6.36億元,因未能徵集到符合條件的意向受讓方,信達房産將掛牌底價調整為5.19億元。
掛牌轉讓丹陽房産股權的目的公司一直對外宣稱的是儘快回籠資金,回收資源拓展核心主營業務,符合公司的發展戰略。
但事到如今,從去年9月開始準備掛牌到目前已有10個月,並且將價格大幅下調2.21億元到目前低於成本價,如此執著賣房也體現了公司回籠資金的迫切程度。
2010年12月,丹陽房産6.49億元競得編號G1022地塊,並取名該商品房開發項目名稱為信達·香堤國際,共分兩期開發,公司開發的信達香堤國際一期、21 號會所兩個項目于2016年已經竣工,截止5月底,這兩個項目的賬面價值為4.39億元,而信達香堤國際二期尚未動工,除此以外,丹陽房産再無其他土地儲備。
評估報告顯示,信達香堤國際二期尚未動工,其地上建築面積還有20.36萬平米未開發,其中住宅建築面積19.60萬平米,商業面積3172.86平米,2018年平均樓面地價4056元每平米,相比2016年開發一期時的樓面地價1134元每平米,增長將近3倍。
截止目前信達香堤國際二期投資開發成本3.57億元,這應該就是丹陽房産獲取土地的成本。若4.15億元成交,再加上需要償付的3.62億元往來款,7.77億元的支付款也比樓面價增長幅度低得多。
貿易業務增長大量吸金
廈門信達始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通過近幾年的並購已形成電子資訊、汽車經銷、供應鏈三塊業務。
但其實公司營收佔比最大的不是資訊産品,而是貿易業務。近年來公司貿易業務板塊的營業收入持續增長,2017年貿易營業收入525.39億元,2018年增長到627.46億元,同比增長19.43% ,而且均佔公司總營收的96%左右。
去年公司貿易業務的營業成本為614.22億元,毛利率僅為2.11%,並且較上年同期減少0.28%,自從2014年以後公司的應收賬款一直超過20億元以上,截止去年底公司應收賬款餘額26.09億元,應收賬款凈值20.75 億元,應收賬款凈值佔期末合併資産總額的12.66%。
公司只能一直靠融資來維持貿易業務的擴張,截止今年4月,公司累計新增短期借款97.96億元,長期借款11.40億元,而貨幣資金為27.96億元,去年的財務費用去年達到6.96億元,其中利息費用4.55億元,今年1月4日,公司發行短期融資券5億元人民幣,票面利率為6.1%。
公司在董事會經營評價中也提到,2019年度隨著公司業務的轉型升級,資金需求量將進一步加大,預計維持目前業務及擴展新的投資項目需要資金135億元。公司將豐富融資渠道,通過發行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定向債務融資工具和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等方式,運用多樣化的融資工具滿足經營發展的資金需求。
扣非凈利近五年有四年虧損過億
近年來廈門信達營業收入不斷增長,但扣非凈利卻多次虧損過億,一直靠賣資産調節利潤。
從2014年開始公司營業收入基本上每年上一個新臺階,每年增長將近100億元,但凈利潤卻原地踏步,扣非凈利潤甚至5年中有4年虧損超億元,直到去年公司的業績增收不增利更為明顯,去年營業收入649.31億元,同比增長18.77%,凈利潤2252.47萬元,更嚴重的是扣非凈利潤虧損3.3億元,同比下降108.86%。
廈門信達的擴張一直都伴隨著巨大的資産價值損失,公司的資産減值損失從2014年開始每年都超過億元,近兩年資産減值損失更是分別為4.32億元、4.02億元,相對於2252.47萬元的凈利潤,這已是公司不能承受之重。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公司在5年中有4年扣非凈利虧損過億,凈利潤一直為正的原因是公司一直通過轉讓股權或賣房産調節利潤。2014年、2015年、2017年公司分別轉讓三安光電3.3%股份,1.31%股權,1.39%股權,轉讓價格分別為3.23億元、2.34億元、2.35億元,而公司從2007年持有三安光電股份,其成本幾乎忽略不計,僅2017年公司的轉讓就獲得投資收益2.12億元。三安光電股份賣完後,公司開始打起賣房産的主意,去年公司以7660萬元轉讓資訊大廈部分房屋資産,影響凈利潤約3535萬元,而今年公司賣房産公司股權或是之前公司一貫的延續。
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207.99億元,同比增長73.21%,凈利潤122.09萬元,公司再度到虧損的邊緣。
而且截止去年底,公司計提資産減值準備期末餘額11.3億元,其中應收賬款期末餘額2.66億元,其他應收賬款壞賬準備6.81億元,或有壞賬損失。
在此情況下,廈門信達繼續甩賣資産。今年4月25日,公司公告控股子公司信達安將擇機減持持有的三鋼閩光股票,截止去年底這些股票賬面價值為7433.24 萬元,賬面投資成本為3006.02萬元。
(責任編輯:張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