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並多次強調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其中,獨立自主的國內大迴圈是新發展格局的主體,這要求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作為我國消費金融“主力軍”的銀行信用卡業務也因此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網財經力邀業內專家學者特別推出“推動信用卡業務可持續發展 助力構建‘雙迴圈’發展新格局”欄目,探討新發展格局下信用卡業務的發展前景及動能。

李廣子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

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研究員,美國斯坦福大學訪問學者。

需求側改革下的信用卡業務發展機遇

需求側改革將為信用卡業務發展提供大量常態化可持續的消費場景。常態化可持續的消費場景對於信用卡業務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2020年12月1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産、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準動態平衡”。這是在中央層面首次提出“需求側改革”,將會對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産生重大影響。與供給側改革通常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見效相比,需求側改革能夠在短期內有效提振需求,具有見效快的特點,對於穩定當前經濟形勢具有重要意義。需求側改革的核心任務是要“發揮我國超大規模經濟體優勢的內在要求”、“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完善擴大內需的政策支撐體系”。消費作為總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擴大消費需求、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是需求側改革的核心要義。

作為一種便利的金融工具,信用卡是銀行開展消費信貸業務的主要載體,在促進居民消費增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經過過去一段時期的高速發展,我國信用卡貸款餘額已由2008年末的0.16萬億元增長到2019年末的7.59萬億元。人民銀行《2020年三季度支付體系運作總體情況》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季度,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7.66億張,每人平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0.55張,銀行卡授信總額18.59萬億元,應償信貸餘額7.76萬億元,卡均授信額度2.43萬元,授信使用率41.78%。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906.63億元,環比增長6.13%,佔信用卡應償信貸餘額的1.17%。從目前情況看,儘管增速有所放緩,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信用卡市場在每人平均持卡量、每人平均信用卡貸款規模等方面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信用卡是一種主要面向消費金融需求的金融工具。未來一段時期,需求側改革通過提振消費為信用卡業務發展帶來多方面機遇。

第一,需求側改革將會釋放巨大的消費金融需求。需求側改革的核心是擴大內需,而消費又是內需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種情況下,需求側改革將會推動消費需求的增長,由此産生巨大的消費金融需求,並給信用卡業務發展帶來新的機遇。特別是,在需求側改革相關的一些重點領域,消費金融需求的增長將更為明顯,包括汽車等耐用品消費、戶籍制度改革帶來的消費、生育政策調整引致的消費、節假日消費等等。與以往簡單的經濟刺激政策相比,新發展階段下的需求側改革將更加注重從制度層面解決制約消費的體制機制問題,對消費進而消費金融需求的提升作用也將更具持續性。

第二,需求側改革將為信用卡業務發展提供大量常態化可持續的消費場景。常態化可持續的消費場景對於信用卡業務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一方面,有助於銀行實現批量化獲客,避免業務拓展的零碎性,形成規模效應,降低單位獲客成本;另一方面,有助於銀行結合具體的消費場景對資金流向進行有效控制,在降低業務風險的同時確保資金流向符合要求,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隨著需求側改革的推進,在一些重點領域將逐步形成常態化可持續的消費場景。比如,對生育政策的進一步放開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新生人口,由此在兒童撫養、教育、醫療等領域産生新的常態化可持續的消費場景以及相應的金融需求。金融機構在開展信用卡業務過程中,可以通過優化産品設計與業務流程與之進行對接,實現業務的快速發展。

第三,需求側改革為破除信用卡當前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提供了契機。當前,一些政策因素對信用卡行業發展形成制約,比如發卡準入政策(即客戶必須滿足“三親見”要求:親見客戶本人、親見客戶資料和親見客戶親筆簽名)、針對沒有固定工作大學生的授信政策(對這些客戶發卡要求必須落實第二還款來源並由父母確認)、對信用卡使用範圍的限制政策(要求只能用於個人消費)等等。儘管著眼于提高消費,但需求側改革也會對其他領域的改革形成牽引,由需求牽引供給,通過破除這些領域的政策瓶頸來推動需求擴張。在這種情況下,上述制約信用卡業務發展的政策瓶頸有望在新一輪改革中逐步得到破除,從而為信用卡業務的長期健康發展奠定制度基礎。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finance@china.org.cn    電話: 86-10-82081166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