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台灣地區爆發一起地溝油事件,已查明有超過800噸劣質油品流入台灣及港澳地區,涉及大大小小上千家企業,其中不乏味全、臺糖、85度C等知名品牌。
台灣媒體以"全島淪陷"形容此次事件的惡劣影響。根據台灣地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人葉明功介紹,目前強冠問題油品影響的區域可能覆蓋台北,新竹、台南,高雄等多個區域,波及企業高達235家。其中包括盛香珍、味王、臺糖、85度C等知名品牌。由於牽涉企業眾多,問題油品所製成的産品流向,具體影響目前還未能確定。
台灣“強冠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近期收購了大量劣質油用於生産“全統香豬油”,銷售給多家下游用戶用以生産食品,該事件已經牽扯到大大小小上千家企業,其中不乏知名品牌。[詳細]
知名企業強冠食品有限公司收購餿水油冒充食用油銷售給相關企業一案涉及企業範圍甚廣,捲入此次風波的企業多達1200家以上。9月8日,多家企業發佈聲明撇清與強冠的關係。[詳細]
收購地溝油的公司名叫“強冠”,産品品牌為“全統”,在高雄已經經營1年多,用1公斤30多元(新台幣,下同)低於市價10幾元價錢售給高雄、屏東的小吃攤、餐廳等餐飲業,甚至賣給烘焙業製作喜餅、月餅。 該事件已經牽扯到大大小小上千家企業。
國家質檢總局已在官方網站公佈了強冠235個下游用戶名單和已確認77個使用了問題豬油的名單,並且提醒消費者慎食通過各個渠道購買的上述可能使用了問題豬油的用戶食品。
台灣警方經偵查發現郭某等6人涉嫌在屏東、高雄等地經營地下油廠,用回收的餿水油和皮脂油等廢油混雜煉製食用油;同時查出台灣知名廠商強冠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低於市價的價格向郭某採購上述劣質食用油,進而再混製成“全統香豬油”販售。 [詳細]
根據“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強冠公司生産的全統香豬油在台灣地區共出貨782噸,有236家上游經銷商、加工製造業者、餐飲業,以及973家下游業者受到影響。台灣老字號味全集團4日晚確認12個肉松及肉醬産品受到影響。 [詳細]
台灣衛生部門下轄食品藥品監管單位公佈相關檢驗結果,此前查獲以餿水油等混制的“全統香豬油”竟符合標準。但該單位表示,由於原料來源是收廢油,違反相關法規,相關製品都須下架。 臺行政管理機構發言人孫立群表示,全統香豬油雖檢驗合格,但為非法産品。對違法食品廠一定嚴辦重罰,讓民眾安心。 [詳細]
台灣食藥署9日上午提供原料油給媒體“試聞”、拍攝,媒體記者光一湊近就可聞到酸臭油耗味。從事檢驗工作28年,在實驗室裏檢驗的蔡佳芬説,從“沒聞過這麼臭的油”。檢驗過程需加熱到50至170度左右,一加熱就會發出像餿水般的臭味,做完實驗更是滿頭滿臉油臭味,就像剛從燒烤店走出來。[詳細]
台灣強冠公司生産的全統香豬油原料含有餿水油,搞臭全臺1209家食品業者商譽,包括犁記芝麻肉餅、呷七碗炒米粉、太陽堂、八方雲集咖哩水餃、頂好超市的香菇肉燥油包等産品都“中槍”,而且估計尚有137噸餿水油仍在市面流竄,臺食品藥品監管單位正加緊追蹤流向。[詳細]
台灣食品安全治理有兩個缺陷:一是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整體上雖優於內地,但政府的常態監管力度較弱;二是過分相信和依賴企業自律。迷信自律的邏輯與資本的貪婪本性相悖,更與市場主體必須接受政府監管的現實邏輯相悖,否則,納稅人何必花大價錢“聘請”政府代行食品安全監管責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