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活動標題
活動描述
文字內容:
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今年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50週年。從1964年我國開始進行核子試驗研究至今,在核子試驗生物效應和高新技術武器生物效應研究領域有這樣一個團隊:發端于新中國防原醫學事業,伴隨著我軍高新技術武器研發進程的發展壯大。這個團隊中有這樣一位帶頭人——一級研究員王德文,他是我國唯一全程參加核子試驗生物效應研究的醫學專家,至今還帶領團隊在新武器效應與防護研究領域跋涉不止。本期節目,讓我們一起走近王德文和他的科研團隊。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本期節目的嘉賓,他們是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一級研究員王德文、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政治委員趙星、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實驗師王少霞。
2014-12-10 10:01:49
王教授,您是唯一全程參與我國核武器生物效應研究的專家,我們想了解一下,什麼是核武器生物效應研究?
2014-12-10 10:02:09
我們知道核武器包括原子彈、氫彈、中子彈等等,所謂核武器生物效應試驗就是利用核子試驗現場條件,採用像豬、羊、家兔、大鼠小鼠等等試驗動物為對象,在不同的距離上布放好這些動物,來觀察核武器爆炸以後各種殺傷因素,包括光輻射、衝擊波、早期核輻射、放射性沾染,以及震動和電磁脈衝的損傷規律、特點、損傷半徑以及防治措施,目的是通過動物實驗來評價這個武器的威力,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給武器研發部門提供改進、提高武器威力的依據,同時,也通過這樣一些實驗了解核武器對這幾種因素的損傷特點,為未來武器損傷的救治、防護提供生物學依據。
2014-12-10 10:02:21
趙政委,從第一次核武器生物效應實驗開始,王教授的科研團隊就已經在無經驗、無條件,也缺少資料的困難下從零開始了,可以説用青春和生命“為新中國鑄就核盾牌”,您能不能介紹一下這是一個怎樣的科研團隊?
2014-12-10 10:02:35
我們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隸屬於軍事醫學科學院。軍事醫學科學院是以防核化生為研究方向的一個軍事研究機構,我們所是其中的一個研究所。王德文教授和他所率領的團隊是我們所裏的一個優秀團隊,第一從軍事醫學科學院來講是我們眾多優秀團隊當中的一個縮影和代表,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軍事醫學科學院人博學、求是、忠誠、卓越的精神風貌,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從他們本身來講,應該説他們是一個“圓夢團隊”。習主席提出了“中國夢”,“中國夢”之下也有我們的國防夢,也有強軍夢,實際上平時我們看到的是我們宏偉的三軍儀仗隊,看到的是我們的飛機大炮,在這之後還有另外一支部隊,其中也有我們後勤戰線中的科研的戰士,他們也是圍繞能打勝仗強軍目標來工作的。他們的團隊五十年如一日,一直圍繞著打仗這個主題開展科研工作,他們的工作都是緊緊圍繞實現強軍目標這麼一個偉大的夢來進行的,所以,我説它是一個“圓夢團隊”。
第二,我感覺他們是一個“四有團隊”。習主席對全軍提出了要求,要求要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軍人,媒體最近一段時間都在報道王德文和他率領的團隊,他們很多的感人事跡都體現出了他們的理想追求,體現出了他們精湛的技術水準和科研能力,體現出了他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軍人血性,也體現出了他們做人做事的崇高品格。
2014-12-10 10:02:44
第三,我感覺他們是一個“過硬團隊”,主要是指作風過硬。作風優良是部隊非常顯著的一個特點,也是一個嚴格的要求,作為我們科研單位來講,和作戰部隊一樣,對作風也有嚴格的要求,從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這種過硬的作風,我覺得應該説不僅僅是我們軍隊的體現,更重要也是我們科研團隊、科研幹部和穿著軍裝的科研單位的一種作風的體現。
第四,我感覺他們是一個“創新團隊”,科研的生命在於創新。他們團隊過去是圍繞核子試驗生物效應來展開他們的科研工作,但是1996年我國停止核子試驗以後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他們這一領域的工作和科研圓滿終止了,但是為了適應新的戰爭形態的轉變和需求,鑄造“和平盾牌”,他們把自己的目標、自己的科研方向又及時轉到高新技術武器的研究上,在這當中他們有很多的創新、創造和發明,應該説他們是一個不斷創新的團隊。
2014-12-10 10:03:01
這背後的故事我們稍後來分享。王教授從1964年我國開始進行核實驗研究的時候,您就是研究組的成員之一,您能否給我們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景。
2014-12-10 10:03:10
1964年我國要進行核子試驗,在這之前大家都知道美國1945年7月15日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核子試驗,緊接著蘇聯1949年進行了核子試驗,英國1952年、法國1960年都先後進行了核子試驗,那麼在聯合國五大國裏唯獨中國沒有進行核子試驗,所以,核武器的威力和特點我們心中無數。特別是美國進行第一次核子試驗保密的很厲害,我們只能從零星材料裏看到1945年8月6號和9號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爆炸的情況,而且他們拿著核武器威脅中國,動不動就要進行核訛詐。比如1951年朝鮮戰爭,他們就揚言要對中國內地東北戰場使用核襲擊。當時我國和蘇聯有協議,他們來幫助中國發展核武器,可是赫魯曉夫上臺以後中蘇關係破裂,他們就撕毀協議,把專家撤走,把所有有關核武器研發的資料全部拿走,搞得中國很被動。在這種情況下,毛主席説中國沒有核武器就受人欺負,中國必須要有自己的核武器。這個時候我國一大批從國外回來的還有我國自己培養出來的專家,其中以程開甲老教授為首組成了核武器的研發隊伍。他們進行核武器研發的同時,我們在積極準備核武器進行生物效應的研究。當時基本上我們心裏是沒數的,從武器研發部門,從核子試驗的基地單位包括生物效應的研究單位都心中無數。在這個時候經過深思熟慮,查文獻,反覆討論才制定出方案來。當時最大的困難就是心裏沒數,所以,在當時的情況下,我們要考慮試驗動物放多遠,最近的距離放在什麼地方,最遠放在什麼地方,參觀人員究竟應該在多大距離觀看為好等問題。現在回想起來第一次核子試驗終身難忘,心情激動。
2014-12-10 10:03:19
我們知道每次進行核爆炸試驗,您和您的戰友都要第一時間衝到離爆心最近的地方去回收試驗動物,我們對研究人員要進行哪些保護呢?
2014-12-10 10:03:28
你説得非常對,當時大家都認為核武器有四種殺傷因素,光輻射、衝擊波、早期核輻射和放射性沾染,前三種因素一般在幾秒和十幾秒之內就釋放完了,而放射性沾染的特點是會造成爆心附近或者在近距離,甚至在爆心下風方向很遠距離不斷往下落,就是所謂的放射性落下灰,放射性落下灰一般都認為有一百多種元素,其中有18種對人體有危害。它通過三種途徑對人體造成傷害:一是如果你進入放射性沾染區的時候,這些放射性沾染可以通過外照射傷人,是以伽瑪線為主;二是人員如果在放射性沾染區內吃東西或者喝水,也有可能通過呼吸道進入體內,引起內照射;三是它可以通過皮膚傷口,通過創面吸收到人體內去。通過這三種途徑來傷害人體。但一般來説也沒有什麼太可怕的,因為這三種因素是可以防護的。如果你在沾染區內縮短停留時間,儘快完成任務就撤出來,或者快速通過放射性沾染區,縮短在裏面的停留時間,這樣就不至於造成嚴重的損害。如果穿上防護服,就是現在咱們穿的白色的帆布的防護服就有效,可以避免放射性落下灰進入到體內。當然在裏面不吃不喝,快速通過,加快作業,避免創傷,對放射性沾染就可以防護。
2014-12-10 10:03:36
也就是説我們的防護措施是完全可以避免它對我們的人體造成很大的損害的。
2014-12-10 10:03:45
説得非常對。放射性沾染雖然説是很麻煩和困擾人的致傷性因素,但它本身是在不斷地自行衰減。我們有意識地避免在裏面作業就可以避免。
2014-12-10 10:03:58
您曾經説過“只有豁得出性命,才能拿到別人沒有的成果”,我們也了解到,這麼多年您和您的研究團隊取得了多項科研成果的背後都付出了我們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能否給我們分享一下您印象比較深刻的幾次研究經歷?
2014-12-10 10:04:07
在核子試驗現場進行動物回收,想起來有很多終身難忘的事情,印象最深的,比如説,在當時(70年代)大家認為核爆炸以後不會發生腦型放射病,國外也有這種觀點,國內有些專家也這麼看。有一次核子試驗,動物布放在離爆心只有100-120米的地方,這次爆炸當量比較大,當我們進去回收試驗動物的時候,地面放射性沾染很嚴重,當我帶著車組到達布放地點時,看到我們的簡易工事已經坍塌,試驗動物有的被掩埋在裏面。而且我們必須把埋在工事裏的所有動物挖出來,進行回收和觀察,只能冒著放射性沾染的危險在裏面趕緊作業。當時印象很深刻,我是車長,我就帶頭先下去測量放射劑量,我説我已經有孩子了,沒那麼多顧慮了,你們大家往後撤,但大家都爭先恐後,這時候我們大家就開始挖。這些試驗動物非常珍貴,把它們收回來帶回駐地進行觀察,一些神經症狀很快就出現了,第一次證明核爆炸情況下,特別是地爆情況下不僅可以發生腦性放射病,而且發生數量還不少。對這些我們必須要研究,所以,就把我們放射病的研究領域拓寬了,我們也在國內外第一個發表了相關的研究論文。
當然,在這次核子試驗中,因為我在裏面作業了三四個小時,所以受到比較大的劑量照射,當時我出來的時候到洗消站檢查,發現我的身上、防護服上,我的書包上、靴子上,甚至我的筆電上都超標,把檢測人員都嚇了一跳,在那之後很快我的白細胞就下降,正常情況是8000到10000,後來我的白細胞降到2000多,也就是正常人的20%左右,所以,我的白細胞長期低於正常值,比較容易感冒,免疫功能低下,當然現在恢復好多了,這個還是可以恢復的。所以這是一次非常難忘的。
2014-12-10 10:04:16
還有一次比較難忘的事情。剛才説地面爆炸,放射性沾染導致的問題很嚴重。還有一次是空爆氫彈,它可以造成嚴重的燒傷、衝擊傷、複合傷,我們叫做燒衝複合傷。當時一定距離內動物死亡了很多,當時我們連夜進行病理解剖,回到駐地以後解剖了一半多,當時有同事覺得這些動物已經解剖了一半多,基本上能反映出規律了,把這些還沒有來得及解剖的動物就放到屍體坑去了。但我在休息的時候總不放心,我感覺有的動物是由於肝脾破裂、體腔開放、肢體離斷,必然當場死亡,但有的體表只有一些燒傷,衝擊傷並不明顯,怎麼會死那麼快呢?因為一般的幾個小時內死亡我們叫做現場死亡。所以在大家休息時,我就拿著筆電、拿著解剖器械跑到兩公里以外的屍體坑,我就把沒有來得及解剖的動物一個個拉出來進行觀察、記錄和照相。因為是夏天,有的動物已經開始腐爛,屍體開始有自溶,也就是有腐敗了,有的發生腐敗味道,這時候我就看到有的動物肺因為開胸以後,兩肺就萎陷了,因為肺在充氣飽滿的情況下病變清晰好觀察,而萎陷以後很多病變就看不清楚,怎麼辦?肺的器官都有腐敗紋,為了能夠把病變顯出來,我就把氣管對著我的嘴用力吹起來,再拿止血鉗把它夾住,病變顯示得非常清楚,而且證實這些動物的死亡原因主要不是衝擊傷,而是由於嚴重燒傷引起的肺水腫,還有出血,這樣我們就把傳統的所謂現場死亡的四小時、五小時把它分為兩類,一個是短時間瞬間死亡,這些死亡的動物是沒有可能進行救治的,還有一部分動物距離稍微遠一點,是有燒傷衝擊傷引起的並發癥休克,造成肺水腫和出血引起的“速發死亡”。如果我們早一點進去救治這些動物,也就是在未來核戰爭中早一點進去搶救傷員,就有可能多救活一部分。所以,在當時的基礎上提出來現場救援要實現“快進、快搶、快救”的“三快”原則,這樣的動物試驗結果為“三快”原則提供了充分的依據,而這些材料又成為我們後來申報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重要依據之一。
所以,我回憶起來這兩個經歷,當然現在有時候回憶起來屍體腐敗的味道在我眼前仍能感覺到,但是拿到結果了,而且知道我們今後如何進行核戰爭的防護提供重要的依據,又感到很高興,非常充實和自豪。
2014-12-10 10:04:27
聽您回憶之前的經歷感覺您很坦然,您從來就沒有擔心過或者害怕這個東西會對自己的身體和生命造成威脅嗎?
2014-12-10 10:04:37
當然擔心了,因為我們知道放射線是一個特殊的殺傷因素,它也是核武器特有的殺傷因素,普通的炸藥火器傷沒有放射,只有核武器有放射,所以首次進行核子試驗時只有測到了劑量才能肯定是核爆,而不是化爆。核武器的放射性可以造成人體全身各個器官損失,特別是較小劑量造成造血損傷,劑量大的造成腸道損傷,再大劑量要造成腦損傷,這種放射病在一定劑量的情況下經過治療可以治活,但是因為我們的性腺像睪丸對射線是非常敏感的,很容易造成損傷。所以,那時候我也擔心,我那時候還在談戀愛,萬一要是將來生不了小孩,或者生了畸形兒,因為我看見過我們放射線工作者有很多生了畸形兒,看了就讓人心疼,所以第一次核子試驗我就抱著不要孩子的決心,要求到距離爆心最近的第一車組去回收動物。但是後來我有了女兒,又有了兒子,好在他們都沒有發生畸形,而且都挺聰明,一個上北京醫科大學,一個在中國人民大學上學,而且他們的孩子也都很聰明,所以感到很欣慰。
2014-12-10 10:04:48
1996年9月我國簽署了全面禁止核子試驗條約,其實您可以選擇新的研究領域甚至轉向民用醫學研究,但是您依舊堅守在軍事醫學研究這塊陣地,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您這樣執著呢?
2014-12-10 10:04:55
你説得非常對,在九十年代當時科研經費比較緊張,中央要求我們勒緊腰帶過日子,而且核武器試驗大氣層試驗停止了,防原醫學下一步怎麼辦?有人建議我們轉型,説搞軍事醫學沒有科研經費,而且發表文章也很難公開發表,影響將來職稱晉陞,影響自己的提級,而且效益也不好。當時我就想我是個軍人,我是個軍事醫學工作者,我所從事的是病理學,但我是軍事病理學,而不是普通病理學,我既然是個軍人就要為軍隊來服務,為軍事學服務,要確保在現代或者未來戰爭中能保證部隊的戰鬥力。特別在那時候連續發生了幾件事情,國外開始研究高技術常規武器,像槍彈、炸藥炸彈,它向高速度、高爆炸來發展,而且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九十年代開始出現,微波武器、電磁脈衝武器和所謂的貧鈾武器都用上了。當時我國這方面還沒有研究,所以我就在想,我們當時還沒有這個武器,我們是學醫的,對電子過去接觸比較少,所以,如果將來有朝一日,中國和西方國家如果真有戰爭,國外西方國家拿這種武器打中國,我們怎麼辦?而且他們總是威脅我們,我們國家也應該有自己這種的新概念武器,還有高速度、小品質武器等。但是這個時候有人勸我轉行搞腫瘤放療學,説咱們放射性研究所射線是我們的優越條件,其他單位沒有這個特有條件,發表文章也好發表。但當時我考慮到,雖然我們放射所有條件,但腫瘤不是我們的研究方向。後來我覺得我們應該搞軍事方向,特別是在1994、1995年我就在我們院建立了第一個微波實驗艙,都是自己湊經費,上級沒有給任務。我叫做不等、不靠、自討苦吃,也不去拉關係,就“自作多情”、“主動作為”。第一個實驗與我的博士生一起做,發現微波造成的損傷完全不同於放射損傷,當時受到極大鼓舞,也産生極大信心,更看到了很大希望和前景,再結合1992年核爆電磁脈衝的研究發現,堅定了我們應該往這個方向走的決心,所以從九十年代初期我就開始轉向了新概念武器。
2014-12-10 10:05:03
作為王教授的領導和團隊成員,王教授和他的團隊有什麼最打動您的地方?
2014-12-10 10:05:12
王教授和他的團隊應該説集中體現了我們軍事醫學科學院廣大科研人員博學求是、忠誠卓越的這麼一種高尚品格和精神風貌。從他這個團隊來講,我感覺到他們最大的特點能有八個字來概括:首先是忠誠,忠誠于黨,忠誠於民族,忠誠于國家,忠誠於人民,實際上忠誠我理解就是一種服從,這種服從第一是絕對服從,第二是自覺服從。他們在從事軍事醫學研究的過程中,有很多時候遇到的是國家利益、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和個人利益發生衝突,那麼在這種衝突的過程中,如何來選擇,他們做得非常好,這也是對我們軍人的要求和天職,所以,我感覺到他們第一個特點是忠誠。
第二個特點,我感覺到應該説是執著。過去毛主席説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好事不容易。王教授本人是從事軍事醫學研究五十年,他的生物效應團隊已經有四代人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王老是第二代,但四代人當中仍然工作在工作崗位上的,王老是一個典型和代表,所以,這種執著一方面是事業的需求,但是也有個人的選擇。剛才王老談到了很多感人事跡,特別是在1996年國家停止了核子試驗以後,實際上他是有選擇的,這種選擇可以讓他選擇有名利的一個方向去做,比如説搞腫瘤研究、病理方面的也是可以的,但他仍然選擇了軍事醫學,這個事業是一個大事業,是祖國和民族的事業,所以這種執著在他們團隊身上體現的非常明顯。
2014-12-10 10:05:28
第三個特點,他們團隊的特點是奉獻。無私奉獻,而不是有條件或者有時間的奉獻,他們有許許多多感人的事跡都是體現了奉獻,實際上有的從事核武器研究有時候也會有生命危險,也會給自己的家庭、身體造成損害。當時他們不了解,不知道這樣的後果嗎?他們是知道的,在知道的情況下他們能夠迅速的挺進爆心做試驗工作,那是冒著生命危險,冒著對後代子孫影響的危險進去的,所以這種奉獻精神,我覺得不僅僅在王老和他的團隊,在我們醫科院很多科學家和科學家團隊身上都表現得非常充分。
第四個特點是“平凡”,這個“平凡”帶引號,實際上是不平凡的。我們和他們的團隊接觸的時候都感覺到他們是平平常常的人,沒有和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他們做事可能比我們更仔細,他們可能在作風上更節儉,在節奏效率上更快,在原則問題上更堅持,看似這些都是平凡的事情,但是他們造就了不平凡的事業。正是這種不平凡的事業,我覺得造就了他們不平凡的人生。
2014-12-10 10:05:42
王老師,您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情?
2014-12-10 10:05:52
首先,我作為王德文教授所率領的這個優秀科研團隊的一員我感覺到非常的榮幸,同時在長達十幾年共同工作中,教授最打動我的,也是對我們團隊影響最大的,我覺得是在他的嚴謹、細緻、無私奉獻的科研作風和艱苦奮鬥以及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上。在科研工作中,他總是指導我們説,你對待每一項工作和任務都要像對待事業一樣,而對於事業的執著就源於對事業的理解和追求,而且我覺得他在五十年的科研生涯中確實用他的一生的實際詮釋了這段話的真諦。同時在我們平時一起工作的試驗現場,他的歲數已經非常大了,我們都已經不能讓他第一時間衝過去,但是就因為這樣他總會給我們發脾氣,他必須把自己放在第一時間到達,而且防護距離是距離試驗現場最近的一個位置,他説這樣才能全面觀測到在試驗發生的一瞬間的整體的情況,而且每次試驗結束後,他都第一個衝到現場,回收試驗品,實際進行測量,給我們進行講解,他每一次的這種行動都是深深感動了我們。
其次,他在科研工作中還有一種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的大師風範。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説,他率領我們研究的都是科研上比較重大的科研項目,但是到了最後成果的評定時,他總把年輕人放在最前面,而把自己放在最後,我們有的時候自己也覺得,因為畢竟教授指導我們,他應該理所當然放在前面,可是他告訴我們,我是要做好梯子,我不當蓋子,我要把所有的年輕人培養起來,讓他們發展起來,這樣我們的軍事醫學的科研才能繼續的走下去,而且能取得最好的成績,回報養育我們的全體人民。
第三,我覺得他是惜時如金,對時間非常珍惜的一個人,是我將近四十年的生涯中碰到的最珍惜時間的一個人。大家也知道正常人的休息時間,像他這個歲數應該是在6-8個小時,但他每天的休息時間只有4小時。52年如一日,沒有節假日,沒有休息日,沒有黑天和白日,每天工作到淩晨兩點鐘,這是他的固定時間,而且他把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都算給我們聽,他説你看,我每天要是多工作四個小時,那我一年下來就是1460個小時,如果這樣工作50年,那我將節約7萬3000個小時,算下來大概有10年時間,這樣我就能給國家和軍隊多工作十年。一個人一生能活到七、八十歲不錯了,但對他來説可能比常人要為國家和軍隊多奉獻十年的時間,所以,每次他説出這段話來,我們都覺得非常的質樸也很感動,同時就是因為他這種精神也帶動了我們整個團隊,在我們團隊加班加點不管是女同志,男同志,沒有説過一句怨言,而且哪怕身懷六甲的女同志依然也會到現場,而且也會親自做部署,親自動手做一些實驗。所以,每一個人的這種精神都是源於對老教授的尊重。
2014-12-10 10:06:00
我記得在2010年一個冬天的晚上,他晚上又加班到三點多,然後騎著電動車在回家的路上正好碰到一隻流浪狗,他為了躲避那只狗,電動車躲過狗以後一下子撞到馬路牙子上,頭上大概有七公分的傷口。我們都不知道,最後他打電話給家人,家人把他送到醫院縫了六針,兩隻眼睛都摔得腫腫的。第二天我們去上班的時候,已經紫青色的,像一對熊貓,所以我們大家看著他的時候真的是心疼,但含著眼淚又責怪他,你以後不能這樣,你現在都變成熊貓了。就這樣當天下午他還率領我們團隊馬不停蹄地趕到齊齊哈爾的一個場地繼續進行試驗,所以對他這樣的科研作風我們是非常的敬佩。作為年輕人我們也應該向他學習,同時要傳承他的這種作風。
在生活中,我覺得説一個輕鬆點的話題,他很摳門,他在我們整個軍科院認識他的人群裏,他都有一個很可愛的外號叫做“山西老摳門”。你們可能不太清楚為什麼有這個綽號,大家其實對他是戲稱,同時也很尊重,因為在生活中他一直堅守著艱苦樸素這種作風。每次比如説他身上穿的毛衣,包括他的背心都穿了十幾年,袖子都已經磨破了,打上補丁了。他的跨欄背心都被他喜歡抽煙,有時候思考問題,抽煙的小火星點的一個個小洞,而且磨的時間久了,洗得時間久了,我們都稱它為“透視裝”。像他平時開會用的礦泉水,他喝完剩下的一半會帶回去,喝完以後下次出門他還灌一些白開水繼續帶著,電腦包也是用了十幾年的。他一頭的銀發都是他自己的傑作,他從來不進理髮店,最起碼我認識他的十幾年他沒有進過理髮店,他説一為了節省時間,而且捎帶的也省了錢,所以,他每次都是照著鏡子自己拿剪刀來剪。
2014-12-10 10:06:16
所以,對於他在生活中的“摳門”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他把節省下來的每一分錢,包括在科研工作中他也非常的節儉,每一張複印紙正反面都寫得密密麻麻以後才允許粉碎掉,所以我們用過能回收的試劑,他全部讓我們重新回收,不能回收的就把液體倒掉,瓶子刷乾淨以後可以裝其他的液體來用。所以,他在科研中的節儉也影響到我們每個人,我們整個團隊就因為他的影響,所以,都變成了一群小“摳門”了,不管怎麼樣,只要能節省每一分經費我們都會這樣去做,哪怕自己再辛苦一點,然後把節省下來的錢,就像他説的,把每一分錢用在科研的刀刃上,要用得有價值。
他還有自己節省下來的錢和科研經費用在軍事醫學博物館建設上。軍事醫學博物館大概用了這麼多年,收集了四千多件的藏品,有很多是他自己去收集的,也有很多是通過個人的關係,他自己出錢去從別人那裏收集過來的。所以,對於這些他很大方。對於需要幫助的人他也很大方,像在團隊裏如果誰家比較困難或者父母身體不舒服,他每次就非常大方的掏錢買營養品,帶著我們團隊的人一起去慰問去看。還有在我們院執勤的小士兵都親切地喊他王爺爺,是因為他每次到了夏天的時候都會掏自己的工資給站崗的士兵買綠豆煮湯、買西瓜。到了過節的時候,他説這幫孩子想家,給他們買一些橘子糖果,真的就像自己的爺爺一樣去關愛他,所以只要見到他,所有的戰士都親切地喊他王爺爺。
2014-12-10 10:06:58
聽了這些故事,我們覺得王教授不僅可敬,而且可愛,特別是能夠給我們年輕人帶來一些溫暖和正能量。
王教授,我國停止了核子試驗之後,我知道您牽頭組建了高新技術武器生物效應和醫學防護研究平臺,高新技術武器和傳統的武器相比有什麼不同?我們對它的防護研究主要著重在哪些方面?
2014-12-10 10:07:06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核武器和新概念武器完全不同,新概念武器微波是屬於非電離輻射,可能專業性強點了,核武器是屬於電離輻射,這兩個作為武器原理是新的,伽瑪線主要是對細胞核的損傷,電磁輻射主要是造成細胞膜的損傷,原理和概念不同。核武器是以放射線為主,電磁輻射是以電磁波為主,這兩種武器結構也不一樣,核武器主要靠鈾的裂變或者氚化鋰和氚化鋰聚變而造成的放射射線。而新概念武器微波是通過發射電子束來造成損傷,這兩個造成的傷害也不一樣,核武器還可以造成燒傷、衝擊傷、放射病和放射性沾染,還有震動和電磁脈衝,而電磁輻射主要是電磁電子束影響到神經系統,這是主要的,它不會産生電離,它也沒有其他因素,就是單一的電子束損傷。它倆造成的後果也不一樣,核武器放射線造成白細胞減少、骨髓損傷、出血、感染,以及死亡,劑量再大引起腸道損傷,引起腹瀉、嘔吐死亡。而新概念武器正好相反,主要是引起神經系統為主要的靶部位,造成神經系統的細胞損傷,説得形象一點,作為一個指揮員如果被電磁輻射作用以後,他可能按錯了電鍵都可能,如果再嚴重點甚至可能把重要的武器鍵就搞錯了,他的學習功能比較紊亂。這兩個的防護也不一樣,伽瑪線核輻射主要有鉛和土層來防護,而微波主要是通過銅網,他們物理防護也不一樣,藥物防護差別更大了,前者是保護造血細胞結構和功能,後者是保護神經細胞的信號傳導。所以,這兩個差別是很大的。
2014-12-10 10:07:17
當然了,新的武器發展了,核武器、大規模殺傷武器誰也不敢隨便用,而電磁輻射武器的主要對像是針對各種電子設備,當然作業人員受到傷害,研究人員也會受到傷害,家電微波也可以造成普通人群的暫時性損傷,所以兩個是有很大差別的。正因為如此,治療的藥物也不一樣,好在治療核武器損傷的藥我們六、七十年代已經研製出來了,關於電磁波損傷的藥物,我們最近研製出一個軍隊唯一的特需藥,我們感到很高興,這樣可以提高大家的健康。順便説得形象一點,核輻射主要在核戰爭中發生,而電磁波不僅在戰爭中用,像我們的手機、微波爐、電腦都會産生,但它比較輕了,所以你買一個微波防護服就具有很好的防護效果,而伽瑪線防護難度就比較大一些,所以這兩個武器都因為它的原理不一樣,概念不一樣,武器裝備不一樣,傷害不一樣,治療措施和防護措施也不一樣,所以給我們提出了完全新的一個領域,向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
2014-12-10 10:07:31
我們現在為了應對資訊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也同樣需要有效的防護“盾牌”,這對於我們軍事醫學研究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呢?
2014-12-10 10:07:43
確實是這樣。敵人現在打空中的目標用電磁波,我們也在研發這些東西,因為你有我沒有,我就會受到訛詐,你有我也有,就不敢輕易使用。不僅僅核武器如此,微波武器也是這樣的道理。你剛才説我們現在關於微波武器有效的防護,客觀地説,我們起步略晚于西方大國,但九十年代後期以後,我們基本上和國外的發展是同步的。令人欣慰的是,九十年代初我們就建設了最早的模擬源,我們的輻射源現在也接近三代了,越來越接近實戰的情況,而且我們在損傷機理和藥物防護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和成績,這也並不可怕的。而且現在來説,我們的研究水準在某些方面不但不低於國外,就治療來説,我們現在研發的這種藥物是優於國外的,還比較寬慰。而且現在像我們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放射和輻射都作為我們這個所的研究方向,研究面也寬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已取得飛速進展,而且在某些方面,對戰時和平時民用都通盤考慮到了。
2014-12-10 10:07:53
我們了解到在您的倡議下,經過有關部門的批准,世界上最大,內容最全的一個國家級軍事醫學博物館已經開工建設了,而且預計在今年的年底就能竣工了。您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博物館這方面的情況,包括您給我們提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2014-12-10 10:08:00
現在世界上真的有軍事病理博物館和軍事醫學博物館的有俄羅斯、美國。美國是在150年前就建成了武裝部隊病理研究所,它的突出特點還是比較舊的,老的病例比較多,現代的東西相對少一些,它前一兩年剛剛慶祝了150週年,但它的面積只有2萬平方英尺,合2200平方米。俄羅斯有一個軍事醫學博物館,它的特點是收集了二戰時期一些戰時的珍貴標本,其他的一些小國家像亞洲都沒有專門的軍事病理博物館。我從參加第一次核子試驗就感覺到核武器出現的燒傷、衝擊傷和放射傷完全是戰時的傷,我們在普通醫學院是看不到的,只有戰時在軍事上能看到這種傷,所以,考慮到將來可能要普及這個知識,因為只有把知識教給普通百姓和戰士,他才能自覺採取防護措施。所以,1964年我就開始蒐集一些標本,第一次核子試驗和第二次核子試驗的標本現在還保留著。在收集了一定量的動物標本後,在1983年的時候我先搞了一個走廊的標本館,擺了十幾個櫃子,把標本放裏面,比較初期的。等到1993年的時候我進一步擴展,搞了一個軍事病理標本陳列館,當時給了100多平方米,感覺到很高興,總後首長來剪綵。在這個基礎上到2005年進一步擴建、改造、升級變成了軍事病理博物館,就比較現代化了,已經接待了30多個國家還有數以千計的學生和參觀者來參觀。等到這個博物館建成了,後來就發現武器傷害越來越多,而且新武器也多,而且我們不但有戰爭,還有非戰爭軍事行動也多起來了,像各種自然災害、流行病等等的,還有實驗動物的病理,特別是我們搞軍事醫學的,不僅僅有武器傷害,你也知道16世紀以前是冷兵器,18世紀進入熱兵器,20世紀進入了核化生特種武器時代,九十年代進入了新概念武器時代,就是電子資訊戰時代了,這個階段發生時很多人不了解,所以,你要想防治並且讓大家了解這個武器的特點。特別是我覺得木樨地有一個我國最大的軍事博物館,他從武器角度來搞,我在五棵松這兒建議搞一個醫學博物館,正好在首都西郊既有武器裝備的博物館也有醫學生物學博物館,這樣他們是特殊的姐妹館,這在國內外都是獨一無二的,將來普及這個知識非常有好處。
2014-12-10 10:08:10
我們未來的博物館將是世界最大,剛才説美國是2萬平方英尺,而我們是2萬平方米,它的標本陳舊得多,新的東西比較少,而我們現在各種武器傷害、各種特殊環境,像航太、航空、航海、高原、寒區、熱帶、海洋等等都有,還有實驗動物,還包括非戰爭軍事行動,像反恐和流行病等等都可以包括,而且這個博物館將來可以成為既進行科普知識,同時作為研究生教學、學習和科研的基地,這是有多種功能的。我感到欣慰的是現在已經大樓主體蓋起來了,最晚明年就可以開館。而且這裡可以告訴你一個秘密,我們這裡會收集到一些非常稀有的、別人看不到的、珍貴的“鎮館之寶”,現在我不想説,到時候開館以後請你再來揭曉。
2014-12-10 10:08:22
到時候開館之後我們一定要去這座博物館裏去參觀學習。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期節目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三位老師做客我們的演播室,也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再見。
2014-12-10 10:08:31
責編 裴希婷/主持 孫婉露/攝像 龐睿 宗超/圖片 李佳/導播 李哲/後期 李哲
2014-12-10 10:08:42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圖片大圖:
攝影 姜錫娟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 李佳
中國網 李佳
攝影 姜錫娟
攝影 姜錫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