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教授:學校與社會需共同參與科技創新

時間:2013年9月17日17:00
嘉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院教授 托馬斯•馬龍
簡介:第七屆夏季達沃斯年會正在中國大連舉行,年會的主題是“創新:勢在必行”。來自90多個國家,1500多名頗具影響力的領袖,相聚在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共同探討一些深刻影響消費者行為、商業模式和增長規律的最為關鍵的經濟、行業和技術動態。值此機會,中國訪談採訪到了一些頗具影響力的行業專家。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訪談頁

活動標題

  •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學校與社會需共同參與科技創新

活動描述

  • 時間:2013年9月17日17:00  嘉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院教授 托馬斯•馬龍簡介:第七屆夏季達沃斯年會在中國大連舉行,年會的主題是“創新:勢在必行”。來自90多個國家,1500多名頗具影響力的領袖,相聚在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共同探討一些深刻影響消費者行為、商業模式和增長規律的最為關鍵的經濟、行業和技術動態。值此機會,中國訪談採訪到了一些頗具影響力的行業專家。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第七屆夏季達沃斯年會在中國大連舉行,年會的主題是“創新:勢在必行”。來自90多個國家,1500多名頗具影響力的領袖,相聚在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共同探討一些深刻影響消費者行為、商業模式和增長規律的最為關鍵的經濟、行業和技術動態。值此機會,中國訪談採訪到了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托馬斯。

    在教育的科技創新領域,您認為中美兩國有足夠的溝通和合作嗎?

    2013-09-17 18:38:35

  • 托馬斯:

    在我看來,在教育創新領域中美有很多合作的機會。我參與工作的一個項目涉及到氣候變化,怎麼去應對氣候變化。我想這就是一個科技創新的例子:不僅在學生教育上,而且在吸引社會公眾共同參與上,對一些重要問題的可能的解決辦法和有可能採取行動上,中美兩國都可以進行合作。

    2013-09-17 18:38:54

  • 中國網:

    您可以介紹一下這個氣候變化的課題嗎?

    2013-09-17 18:39:12

  • 托馬斯:

    好的,我們有個項目叫“氣候合作實驗室”,致力於在世界範圍內讓人們提出關於人類怎麼面對氣候變化的議案。我們已經有一萬多註冊人數並提交了議案,我們評估這些議案的可能成果,並選擇出其中預期成果最好的。我們認為我們還需要更多的人參與到這個項目中,包括來自中國、印度和世界範圍內的其他國家,這樣我們就有機會在世界上找出最好的創意,並且推動世界各地的人們採取行動。

    2013-09-17 18:39:27

  • 中國網:

    這是個很好的項目,有多少中國學生參與進來了呢?

    2013-09-17 18:39:49

  • 托馬斯: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我不知道具體的數字,我知道這個項目的參與者來自世界各國,其中有小部分來自日本。順便提一下,這個項目的網址是climatecolab.org

    2013-09-17 18:40:01

  • 中國網:

    當中美在教學創新技術上合作時,最大的障礙是什麼,又該怎麼樣解決?

    2013-09-17 18:40:27

  • 托馬斯:

    我想最大的障礙可能是確定共同目標。我認為,為明晰各方通過合作能得到的收穫,有必要進行更廣泛的討論。我想任何國家之間的合作都會面臨各種問題。比起東歐和西歐,中美之間有更多的文化差異,但是我想有很多機會來讓中美兩國的公民和官員更好地理解對方的想法,了解彼此的文化以及價值觀。

    2013-09-17 18:40:43

  • 中國網:

    您認為語言是雙方合作的障礙之一嗎?

    2013-09-17 18:40:55

  • 托馬斯:

    當然,語言是很重要的問題。我的印像是中國人學英語的速度遠比美國人學中文要快。

    2013-09-17 18:41:05

  • 中國網:

    您為什麼這麼認為?

    2013-09-17 18:41:18

  • 托馬斯:

    嗯,我不確信。但我知道很多中國學生在學校裏學英文。在美國,開始有人學習中文,但相對來説還是在少數的。

    2013-09-17 18:41:29

  • 中國網:

    的確中國學生在很刻苦地學習英語。您認為在美式教育的背景下,美國學生的創新能力強于中國學生嗎?

    2013-09-17 18:41:39

  • 托馬斯:

    我知道美國很看重創新能力和創造性,所以我想美國學生在學校完成作業過程中就已經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創新和創造能力。

    2013-09-17 18:41:50

  • 中國網:

    您認為中國的高等教育怎麼才能提高諸如集體智慧與創造性的競爭力?對此您有什麼評論?

    2013-09-17 18:42:21

  • 托馬斯:

    嗯,我知道在這方面(中國)和美國已經有了合作,我的團隊至少與兩所中國的大學有合作關係。這是一種讓彼此增進文化了解的機會,同時也有可能在某些方面促進中國大學的創新發展。

    2013-09-17 18:42:35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ft/olderDatazjxz/2013_09_17_thomas_1379401789.mp4

圖片大圖:

  • 托馬斯:中美在教學創新技術合作中最大障礙可能是共同目標的確定

    中國網 龐睿

  • 托馬斯:美國學生在做作業時就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創新和創造能力

    中國網 龐睿

  • 托馬斯:氣候合作實驗室項目網址 climatecolab.org

    中國網 龐睿

  • 托馬斯:學校與社會需共同參與科技創新

    中國網 龐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