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女王講述她與海洋的不解之緣

首頁 > 中國訪談 > 人物故事

導語

 

嘉賓介紹

西爾維婭•厄爾(Sylvia Earle)  國家地理學會常駐探險家 美國海洋學家、探險家、作家 
 

精彩觀點

深海不是完全黑暗的
    在深海,你總是會發現一些亮光,因為在藍色深海裏的一些生物會自己發光,像是螢火蟲一樣,有些海洋生物會自己發光,有會發光的魚,閃著藍色亮光的水母,連海洋裏的細菌也像是小星星一樣,一閃一閃的。
即使命運使你背離了自己的夢想,也始終不要忘掉自己所熱衷的事
    即使命運使你背離了自己的夢想,也始終不要忘掉自己所熱衷的事,用自己的一生去尋找,你會找到一種能夠實現你夢想的方式,幫你繼續完成它。因為你熱愛,你才會盡力做好,熱衷的事才會成為你擅長的事。
保護海洋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我們需要保護好海洋,因為生命取決於她。我們第一次知道,我們有能力去改變自然,我們可以用同樣的力量去保護自然,保護我們自己,為我們自己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使我們擁有一個可以維持我們生命運轉的體系。
我們最好採用食物鏈低端的動物作為食物
    在海洋中,要讓食物鏈底端的植物到達食物鏈頂端的魚類需要很多年。陽光供給小生物,小生物供給魚類,魚類供給其他魚類,到我們吃這些魚,要很多年。我們用這些位於海洋食物鏈頂端的食肉魚類來作食物是不現實的。
應拆除大壩讓河流更自由的流淌
    河流的自由流淌可能會導致洪水肆虐了。但是在正常情況下,洪水將營養物質帶到內陸,這對洪水退後作物的生長是非常有好處的。常常自然的,才是最好的。
注重物種生存應遠勝於注重經濟發展
    所以我們應該投資海洋探索。應該採用那些為軍事或工業開發的技術優勢,注重科學和物種的生存,這遠勝於經濟、健康和安全,因為這是生命本身。我們必須懷揣著這樣價值體系去解決問題。

本期照片

   
   
 

訪談實錄

刷新全文列印合併稱謂
 

評論

用戶: 密碼:

團隊介紹

  《中國訪談》擁有先進的演播設備和成熟專業的策劃、技術團隊,節目團隊在全國“兩會”、黨代會、國慶等國家重大宣傳報道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中國訪談》團隊獨家策劃製作的多部系列訪談節目,曾獲得國家級、全國人大、省部級等多項優秀作品獎。
  團隊成員:鄭海濱 韓琳 王瑞芳 齊凱 朱燁
佟靜 裴希婷 李虹霖 張揚 熊穎 孫婉露
版權聲明: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活動標題

  • 深海女王講述她與海洋的不解之緣

活動描述

  • 時間:2013年9月17日 15:00
    簡介:她,是國家地理學會的常駐探險家,被《紐約客》和《紐約時報》叫做“深海女王”,被美國國會圖書館稱為“活生生的傳奇人物”,更被時代週刊譽為“地球的英雄”。她的名字叫西爾維婭•厄爾。《中國訪談》獨家專訪這位海洋學家、探險家、作家和演講家,分享她的精彩故事。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歡迎收看《中國訪談》,我是主持人李虹霖。今天《中國訪談》的嘉賓,是國家地理學會的常駐探險家,她被《紐約客》和《紐約時報》叫做“深海女王”,被美國國會圖書館稱為“活生生的傳奇人物”,更被時代週刊譽為“地球的英雄”。她的名字叫西爾維婭·厄爾。《中國訪談》很榮幸採訪到這位海洋學家、探險家、作家和演講家,分享她的精彩故事。

    2013-09-17 13:41:03

  • 中國網:

    早上好,厄爾博士,很榮幸採訪您。您從事深海探險已經四十多年,可以説將人生的大部分時光都獻給了海洋。我們先做個回顧,您是從何時開始對海洋産生興趣的?

    2013-09-17 13:41:23

  • 厄爾:

    我對海洋的興趣和熱愛源於小時候隨父母到新澤西海岸的一次度假。那個時候,我才三歲。我在海邊玩耍的時候,被一個大浪撲倒了,於是我就注意到了遠處的那片海。我被海浪撲倒在地,海水嗆到了我,我感覺自己快要窒息了,非常害怕。但是當我將頭伸出海水後,我又覺得這樣的經歷很有趣,讓人非常興奮。我的母親當時看到我臉上綻放的笑容,便鼓勵我再回到水裏面去。通常情況下,大部分的母親要是看見自己的孩子被海浪撲倒了的話,由於擔心孩子會受傷,便會迅速帶他們離開海浪能席捲的地帶。但是我的母親卻一次次讓我回到浪花席捲的海邊。

    2013-09-17 13:41:32

  • 中國網:

    第一次探索海洋是在什麼時候?當時看到了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有何感想?

    2013-09-17 13:41:45

  • 厄爾:

    我第一次對海洋的探索也是發生在新澤西州,當時我在那片的海洋裏看見了在陸地上以及淡水湖裏沒有看見過的動物。然後在我12歲的時候,我隨著父母搬到了弗羅裏達。當時我們在弗羅裏達的家後院就是墨西哥海灣。我一到弗羅裏達,有人就送了我一副面罩。當時,如果有人問“我怎麼才能下大海?”我就説,首先你需要一副面罩,這樣你才能清楚地看見水下世界。就這樣,一切都改變了。我在弗羅裏達的鄰居是一個潛水愛好者,他會穿著潛水服,戴著潛水帽,在墨西哥海灣潛水。那個時候我哥哥以及這位鄰居的兒子就會向他借潛水裝置,潛水帽、壓縮氣瓶等。當時我是他們的小妹妹,我就跟了去。這是1953年,不,實際上是1952年,我第一次穿戴潛水裝置在弗羅裏達的海裏嘗試著在水裏呼吸。然後是1953年,我當時還是一名學生,我選修了海洋生物學。那個負責海洋生物學的教授弄來了兩台當時在美國也很先進的水肺(攜帶型水下呼吸器),就是可以利用調節器裝置把氣瓶中的壓縮氣體轉化成可供人體正常呼吸的壓力。這是當時在美國也是人們第一次有機會能夠試用水肺,而我很幸運地成為了其中的一員。能夠用當時世界先進的攜帶型自由呼吸器潛水,再也不需要屏住呼吸了。從那開始,我就喜歡上了潛水。

    2013-09-17 13:41:57

  • 中國網:

    您都探索過哪些海域?

    2013-09-17 13:42:06

  • 厄爾:

    我探索的大部分海域位於大西洋以及加勒比海。我喜歡潛水。我也曾探索過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一些海域,同時我也到過北極、南極地區的一些海域。有一些海洋是從來都沒有人見過的。我在海洋水下潛水探索的時間長達幾千小時,同時我乘船對海洋的探索長達好幾年,但是只在對水下5%的海域有過探索,還有很多海域都是潛水者以及探險員也沒有見過的。我們地球大部分區域還是未被人們發掘的,而且大部分區域都是在海下。

    2013-09-17 13:42:15

  • 中國網:

    我很好奇,您在海下都具體做些什麼?

    2013-09-17 13:42:25

  • 厄爾:

    科學家們無論做什麼,他們都需要仔細的觀察;無論在實驗室,在森林亦或是在海洋,他們無非都是在觀察,仔細的觀察;他們將自己所觀察到的誠實地記錄下來並報導出來。無論他們是在做實驗,觀察動物的習性還是研究自然現象,關鍵就是對自然世界以及所做實驗的認真觀察。所以我在水下的時候,也是在盡我所能去認真仔細地觀察海洋世界。潛水時我會帶著錄影機去記錄下水下世界。在下水之前,我會盡力去做準備,但是大部分的時候都是為未知在做準備。當你進入到一個新的水下世界的時候,你不會知道你將會看到什麼。所以我做好準備去觀察去記錄,然後把我自己所觀察到以形象或者是任何我用於記錄的方式報道出來。

    2013-09-17 13:42:40

  • 中國網:

    報道給什麼地方呢?

    2013-09-17 13:42:50

  • 厄爾:

    我通常會把這些報道投到一些科學期刊,向大眾報道我自己觀察到的一些生物的特性,比如説某些魚的生活習性,海底世界裏動植物的生活狀態。有時候我還會收集一些海底植物標本並送到博物館展覽,這樣他們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海洋。這就像是在探索一個新興的星球。我們試圖去發現有什麼樣的生物生活在這個海洋世界,它們都做什麼,海洋的環境與我們陸地環境有什麼區別,我們人類的社會活動是如何影響海洋的。我經常去潛水的時候都會發現人類對海洋的影響。我們將太多的垃圾投入到海洋。我們改變了海洋的化學成分。作為科學家,有時候我也會去測量海洋的化學成分的變化,去認真觀察並客觀報道自己的所見。

    2013-09-17 13:43:07

  • 中國網:

    您發現過新物種嗎?

    2013-09-17 13:43:15

  • 厄爾:

    我們很多次發現了海裏的新型生物。其實在深海裏是很容易發現新的生物。他們在海洋裏可能很普通,比較常見,但是對我們來説,很多都是新生物,新發現。我每次去下海的時候,都會看到一些我自己以前從未見過的一些生物。其中很多次發現的都是新物種。

    2013-09-17 13:43:22

  • 中國網:

    您一直保持著好奇心?

    2013-09-17 13:43:33

  • 厄爾:

    是的,總是。

    2013-09-17 13:43:40

  • 中國網:

    是否可以為我們描述您在深海所見?

    2013-09-17 13:43:47

  • 厄爾:

    當你從水面開始往下沉入海底的時候,光在慢慢地消失,從亮藍到藍黑。你可以想到所有表示藍色的名稱,但是你可能會詞窮。因為你可以看到不同的藍色,但是最終歸於藍黑色,幾乎是午夜藍。但是在深海,你總是會發現一些亮光,因為在藍色深海裏的一些生物會自己發光,像是螢火蟲一樣,有些海洋生物會自己發光,有會發光的魚,閃著藍色亮光的水母,就連海洋裏的細菌像是小星星一樣,一閃一閃的。所以即使在黑暗的深海,也從來都不是全黑,因為總是會有一些能自己發光的生物。當你在晚上潛水的時候,如果你在深海裏你在水中移動,你身後會留下一大串“星星”。或者你在潛艇裏,當你將潛艇內的所有燈都關掉,被黑暗包圍的時候,你會發現外面總是有一閃一閃的亮光。非常的壯觀。

    2013-09-17 13:43:55

  • 中國網:

    哪次探險考察讓你印象最深刻、記憶猶新?

    2013-09-17 13:44:03

  • 厄爾:

    有人會問我什麼地方最適合潛水。我會説50年前幾乎所有的海域都適合潛水。但是當今的海洋變了,與我第一次潛水時相比,這幾十年海洋經歷了巨大的變化,而且仍然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在變化。海洋裏的化學成分也在變化。魚的數量在變化,海洋生物也在變化。所以有時我會説只有回到過去才可能又最適合潛水的地方。但是我給出的另一個答案是“下一次潛水”。無論下一次潛水是在什麼地方,我總是會很興奮地期待。即使是到我曾經去過的地方潛水,我依然會很興奮,海洋裏總是有一些東西是我沒有見過的,或許可能是從來都沒有觀察過的。

    2013-09-17 13:44:10

  • 中國網:

    您是否有最喜歡的一片海域?

    2013-09-17 13:44:17

  • 厄爾:

    作為一名潛水員,我當然喜歡去熱帶海洋。因為那裏的水溫比較適宜。我不需要特殊的潛水衣。你在潛水的時候,然後感受著海洋,看著自己四週的神奇的生物,那種感覺真的很美妙。但是大部分的海域是潛水員無法涉足的。我一般喜歡去一千英尺,五千英尺,以及一萬英尺的海底潛水。我希望有一天能夠到目前海洋的最深處,據海面7英里,也就是11千米處。現在只有三個人去個那麼深的海底。我希望我可以去,然後回到海面上討論這樣的壯舉。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看見海洋的最深處。

    2013-09-17 13:44:24

  • 中國網:

    在探索海洋的事業中,是否有過遺憾?

    2013-09-17 13:44:32

  • 厄爾:

    我惟一的遺憾是我還沒有看夠我所期望看到的。有時候我們還是會碰到一些問題,但是這些問題有助於促使我們去解決這些問題。比如説我們需要發展新型的技術去更好地開發海洋。

    2013-09-17 13:44:39

  • 中國網:

    目前人類潛水最深能潛到多少米?

    2013-09-17 13:44:47

  • 厄爾:

    1960年瑞士工程學家雅克·皮卡德和美國海軍人員沃爾什,乘深海潛水器“的裏雅斯特號”下潛到馬利亞納海溝的底部,達到11公里多的深度,這是人類第一次到達海洋的最深處。他們只能在那裏呆半個小時,然後返回到海面。而最近的一次是52年後海洋探險是由知名的電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實現的。大家都知道,《深淵》、《泰坦尼克號》、《阿凡達》等就是他導演的大片。他是一名藝術家,電影製作家,也是一個探險家。他和我一樣是國家地理學會的常駐探險家。事實上,他用自己的資源建造了一艘潛艇。他説他拍攝電影是為了賺更多的錢,然後有了足夠的錢之後,就可以更好地勘探海洋。所以他成功了。他用自己的資源,花了八年的時間,建造了一艘單人潛水器。他就是用這艘潛水器于2012年嘗試下潛到11公里多的深度馬利亞納海溝的底部。

    所以這麼多年來,我開創了三個公司。這些公司主要研發到海洋探險所需要的新技術。最新成立的公司叫“深海探險與研究”。現在這家公司為我的女兒女婿所擁有,也是他們在運營。詹姆斯•卡梅隆用於深海探險的潛水器裏面的操縱器就是他們建造的。所以我對潛海探險技術上的成績懷有特殊的興趣。因為這個操縱器可以把卡梅隆一路送到海底,也把他安全的帶回來了海面。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平均每平方米六萬英鎊力的壓強。這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氣壓,卡梅隆的單人潛水器卻可以承受住,真是很不容易。卡梅隆在這樣巨大的壓強下觀察並將海底最深處的圖片帶回來了。他發現了在海底最深處的生命。當然雅克·皮卡德和沃爾什在1960年也給我們帶回了深海圖片。從海面到海底,處處都有生命。應了那句話“地球上哪兒有水,哪兒就有生命。”

    2013-09-17 13:44:54

  • 中國網:

    您是世界女性潛水最深(1000米)記錄保持者,潛水1000米都需要什麼裝備和什麼樣的身體素質?

    2013-09-17 13:45:03

  • 厄爾:

    下潛1000米深度的話,你可以穿上潛水服或者是用潛水器來保護自己。1000米深的氣壓和我們坐在這個房間感受到的一樣,都是一個大氣壓。我感受不到這個氣壓,就好像是你乘坐飛機時感覺不到飛機外的壓強一樣。或者是像太空中飛行的宇航員一樣,感受不到氣壓的缺失。因為在潛水器裏能感受到的氣壓和我們這裡的一樣。一個大氣壓。每平方米40.7磅的力。這和我們在地球表面感受到的氣壓是一樣的。但是當然了,潛水艙外的壓強應該是很大的。就像是宇航員在太空行走的時候,由於幾乎沒有氣壓,需要穿太空防護服一樣;潛水員也需要穿上潛水服保護我們的身體免受壓迫。

    2013-09-17 13:45:20

  • 中國網:

    上岸後是否有不適應?

    2013-09-17 13:45:28

  • 厄爾:

    沒有。唯一不適應的就是,“我現在返回海面了。”

    2013-09-17 13:45:35

  • 中國網:

    需要進行什麼減壓活動嗎?

    2013-09-17 13:45:42

  • 厄爾:

    在深海也一樣。如果你穿了潛水服或者是呆在潛水器裏,沒有感受不到氣壓的。

    2013-09-17 13:45:49

  • 中國網:

    在從事海洋探索、探險中,有沒有一個最危險的時刻?

    2013-09-17 13:45:57

  • 厄爾:

    最危險的時候,就是你在陸地的高速公路上行駛,之後準備進入你的潛水艇。那的確是很危險的。

    2013-09-17 13:46:04

  • 中國網:

    是否想過要放棄?

    2013-09-17 13:46:10

  • 厄爾:

    我在很小的時候,儘管不知道應該怎麼稱呼,當時我不知道我就想要研究動植物。之後我明白了,我想要的其實就是成為一名科學家、生物學家或是生態學家,研究人與動物是怎麼聯繫在一起的。當時的確我不知道這個職業叫什麼,但是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我想要做什麼。那就是我現在在做的。只要我活著,我將繼續為之奮鬥的事業。

    2013-09-17 13:46:18

  • 中國網:

    女性從事這個事業有什麼優勢和劣勢?

    2013-09-17 13:46:23

  • 厄爾:

    1970年,我申請了一個項目,這個項目由美國發起,申請者需要在水下生活兩星期。我們需要呆在海底的倫敦實驗室生活兩個星期,那裏的氣壓不像是潛艇裏的氣壓,和海裏的魚接受的氣壓一樣,是海面氣壓的2.5倍。我們將接受長時間的氣壓壓迫。作為科學家,我真的很想體驗這樣的一種環境:在海底實驗室生活。可以在實驗室外的海洋裏游泳,將海洋當成是實驗室,然後回到溫暖而乾燥的實驗室,在那裏睡覺吃飯。我們可以在海底的一個四室艙使用顯微鏡觀察海洋生物。現在,我已經經歷過十次這樣的場合,包括2012年7月那個夏天,我在海底呆了大概有十天。我們可以留在溫暖乾燥的實驗室,也可以出去和魚兒們一起游泳。我想説的是在1970年,那個項目經理並不未期望會有女性來申請那個項目。因為1970年,我們的航太項目上也沒有女航太員。他們想都不用想,就覺得女性不應該申請。但是我們中的一些人確實申請了,然後有人就開始認真考慮女性到底可以做什麼。

    那時候項目的負責人作了一個決定,他説,“我們海洋裏有母魚呢!我們還有母鯨,還有母海豚,我想或許我們是可以將女性納入到我們的項目的”。所以他就讓我們成為了這個項目的一部分。但是1970年,男女要住在一塊的話,社會倫理上是很難接受的,他們並不想這樣做。所以他們便組建了一個女性團隊,我恰巧成了這個女性團隊的隊長。我們將在加勒比海上的美屬維京群島的珊瑚礁上住兩星期。這种經歷是在是太棒了。至於為什麼男女不能混住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現在也有男女航太員一同住在空間站,我們一同乘坐飛機,一同乘坐公共汽車。但是自從第一次以後,我們現在每次都是男女研究員一起呆在海底設施中一起生活、工作。結果挺好的。我還不知道女性呆在海底具備什麼優勢,但是確實是有不利的地方。有些人説,女性看起來脂肪更多,所以更有利於保暖。或者這是一點小優勢吧。或者,男女之間的態度上會有些區別。或許。但是作為一名科學家,要做的就是認真仔細地觀察,然後誠實客觀地報道。無論你是男性還是女性,這一點是一樣的。

    2013-09-17 13:46:31

  • 中國網:

    家人是否支援您的事業?

    2013-09-17 13:46:39

  • 厄爾:

    我覺得自己從小就很幸運,我的父母一直都在鼓勵我追逐自己的夢想。他們知道我喜歡動物和植物。他們知道我想成為一名科學家,即使在那個年代,對於女孩來説,成為一名科學家並不是很正常的選擇,但是他們鼓勵我説:“無論你想做什麼都去做吧,我們會幫助你的。”他們確實給我提供了很多幫助,他們很支援我的夢想。

    2013-09-17 13:46:45

  • 中國網:

    那您的孩子呢?

    2013-09-17 13:46:52

  • 厄爾:

    我有兩個女兒以及一個兒子。我想像我的父母曾經鼓勵我那樣我也鼓勵他們。我的父母告訴我説:追逐你的夢想,追隨你自己的心。如果你有激情,如果你真的想去做這件事,那就是你應該去做的。因為你熱愛它,你才會盡力做好它,它才會成為你擅長的事。你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你得有一項自己的優勢。如果你有能力,你可以做所有你喜歡的事情。因為你的熱愛會驅使你去做好。所以我的大女兒,她喜歡動植物,喜歡海洋,我就鼓勵她,她現在是“深海探索與研究”公司的名譽和執行總裁。她和工程師們一起工作,一起研發探索海洋的新技術。她有兩個兒子,他們和她一樣還有同樣的夢想。我不知道我的外孫們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們還處於青少年階段。但是他們喜歡技術,喜歡海洋。

    我的兒子在加利福尼亞漁獵部門工作。他熱愛海洋。所以他每天想要都保護海洋。事實上,他乘船出海的時間比我還多。我的小女兒也很熱愛海洋。但是她是一個藝術家。她會自己創作音樂並自己演唱。她會譜寫並演奏關於海洋的音樂。她也會潛水。我所有的孩子都會潛水。我的兒子還有兩個兒子,也就是我孫子,他們也很喜歡海洋。我們鼓勵他們做自己熱愛的事情,我們很期待看到未來的他們是什麼樣的。

    2013-09-17 13:47:03

  • 中國網:

    您認為他們是受你的影響嗎?

    2013-09-17 13:47:12

  • 厄爾:

    我想他們知道如果自己能夠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情,自己就會竭盡全力去做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像看起來那麼艱難。所以當孩子們問“我應該做什麼?”的時候,我會問他們“你喜歡什麼?數學?音樂?技術?你喜歡説話嗎?你喜歡唱歌嗎?”如果你想要幫助海洋,如果你想要儘自己的全力,如果你有那樣的機會,那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即使命運使你背離了自己的夢想,也始終不要忘掉自己所熱衷的事,用自己的一生去尋找,你會找到一種能夠實現你自己夢想的方式去繼續完成你的夢想。

    2013-09-17 13:47:19

  • 中國網:

    您已77歲高齡,去年7月,您還下過海,是什麼信念讓您如此執著這份事業?

    2013-09-17 13:47:26

  • 厄爾:

    只要一個還活著,還能呼吸,就可以潛水。你能呼吸,你就可以去。我是想只要我還有一口氣,我就會去潛水。雖然在身體素質上會有些限制。這是説難便難,説易便易的事。只要你能夠坐汽車,只要你能乘飛機,你就可以鑽進一個潛艇去探索海洋。這在今天是可能性很大的事情。我小時候條件不允許,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只要我活著,我就期望著不斷地去探索海洋。為什麼不呢?

    2013-09-17 13:47:33

  • 中國網:

    探索海洋對我們人類有什麼益處?

    2013-09-17 13:47:40

  • 厄爾:

    我們必須要了解我們的地球。地球是我們生命的支撐。我們現在21世紀能看見的在我出生的那個年代是不可能出現的。現在我們可以從高空中俯視地球。宇航員把地球的全貌呈現給我們,宇宙中的藍色小星球,一個擁有液態水的藍色星球。地球上水的存在使得我們這個星球生機勃勃。或許在月球、木星、火星上或者宇宙中其他的星球上也存在生命。我想宇宙之外也可能存在生命呢。但是這是唯一一個適合我們人類居住的星球。我們或許可以去火星,我們已經到過月球了,或許我們可以在火星或是月球上開拓殖民地。但是在火星或是月球上居住是不大可能的,因為只有地球上才有適合我們居住的環境。地球經歷了45億年的演變,有岩石,有水,有生命。有適合我們生存的大氣,20%的氧氣,80%的氮氣,以及一些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我們擁有一個適合我們生存的星球。但是從我來到這個世界開始,我們便一直在改變著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人類不斷向大氣層排放過多的二氧化碳。我們使得我們的地球出現溫室效應,全球氣溫的增長速度比我們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都快。我們在一個巨變的時代。

    2013-09-17 13:47:47

  • 厄爾:

    現在我們知道了我們需要行動去保護我們的星球,維持我們賴以生存的條件。我們在很多方面都已經到了危險的邊緣。生物多樣性正在銳減,野生動物生存狀況不斷惡化,地球上的化學成分在不斷變化。而且這種發展速度巨快。當我還是個小孩的時候,我並不知道這些事。但是我們現在知道了,如果我們還不立即行動的話,我們就會失去這個機會,創造併為一個適宜人類居住的地球。從我小時候到現在可以預估到有90%的魚種已經消失。從我小時候到現在已經有半數的珊瑚礁消失了。海洋裏有很多地方都被封為“死亡地帶”(在許多海灣和沿海水域,以污染物為食的海藻使其他海洋生物缺氧,結果造成世界的多數死亡地帶),而這些地方在50年前對我們來説都是新區。死亡地帶的數量在不斷增長。

    現在大氣中有百萬分之400的二氧化碳,而且將繼續這樣。很多人都擔心由於燃燒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導致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快速增長會改變我們的大氣,改變我們生命的支撐體系。好消息是現在我們知道了,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小時候看不到的。海洋在升溫,海洋調控著大氣,調控著溫度。海洋容納了地球上的絕大部分生命。海洋擁有最豐富的生物種類。我們需要保護好海洋,因為生命取決於她。我們現在清楚這一點。我認為這是我們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時刻。因為我們第一次知道了,我們有能力去改變自然,我們可以用同樣的力量去保護自然,保護我們自己,為我們自己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使我們擁有一個可以維持我們生命運轉的體系。

    2013-09-17 13:48:04

  • 厄爾:

    我們現在這個時代被工程學家稱之為“最佳期”,因為現在我們知道了,我們了解20世紀我們還未知的事物。現在大家都非常清楚,我們有能力去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我們有能力作出改變保證我們擁有一個持續長久的未來。恐龍已經消失了。它們的滅亡不是自己導致的。我們人類不想要滅亡,我們想要盡我們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系統。我們無法阻止彗星撞擊地球帶來的傷害,就像無法阻止彗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的滅亡一樣。但是我們可以從鏡子中審視我們自己,告訴自己我們正在做的一些事情正污染著我們的水資源,改變著我們的大氣,不利於我們的生存。這些對環境的破壞都是因我們人類而起。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行為,可以保護我們的地球,可以讓我們在這個星球上生存下去。好消息是我們現在的認知在不斷進步。如果你不知道的話,你就不會關心。現在我們知道了,我們看見了。我們從人類發射的衛星中看到北極圈的冰川正在消失,南極圈的冰川也在不斷消失。從衛星上,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對我們的藍色星球做了什麼,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死亡地帶”。下潛到海裏,我見證了一些變化。現在我們可以測量這些變化。消息很糟糕。我們正改變著地球的化學成分,海洋變得越來越酸,因為大氣中過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導致整個海洋酸的濃度不斷升高。

    2013-09-17 13:48:11

  • 厄爾:

    但是好的一方面是,我們知道我們有問題。這樣一個真實的問題,以前我們很無知,但是現在我們知道了。科學家給我們發佈研究成果,通訊工具給公眾傳遞資訊。政策制定者依據這些知識制定行動政策。現在我們知道我們遇到了問題,但是我們也堅信會有解決辦法。在這個時代,我們對事物的認知水準在前所未有地不斷地提高。我們依然還有時間讓這個情形逆轉。但是如果我們在等50年,現在不對我們自己所看到的所知道的作出相應的行動的話,情況就會不斷惡化。如果任由二氧化碳不斷的排放,始終有一天我們會走到無法收拾的一步,到時候就再也無法回頭了。

    但是我們現在還沒有到那個地步。我們依然還有時間,還有希望。我們有足夠的希望。首先,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碰到了問題,人們已經開始在行動。沿海國可以建立200海裏專屬經濟區,人們從中看見了機遇。中國在自己專屬經濟區內開展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珊瑚礁,養護海藻叢。我們都知道海藻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維持地球的運轉。我的國家美國也一樣。如果你去看看夏威夷群島、以及阿拉斯加群島四週領海以及領海基線200海裏外的區域完全是另一個國度。我們有責任付出行動,控制漁獵、採礦、投入海洋的物質,保護好我們的領水。現在世界各國都有機會,因為大部分的海洋都是在國家管轄範圍以外,那是大半個世界,被稱之為公海,也就是指不包括國家領海或內水的全部海域。

    我們所有人,除了中國和美國以外,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儘管有很多國家沒有自己的海岸線,但是他們的未來也取決於他們是否會保護好國家管轄範圍以外的半個世界。現在,聯合國正在開會商討如何處理公海。國家無論大小都可以提出建議,世界上每一個地球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見解。因為無論是保護好領海還是國家管轄範圍以外的水域,對每個人來説都是有好處的。現在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時刻。部分原因是我們認識到了海洋的重要性,我們呼吸的空氣,我們飲用的每一滴水都與海洋息息相關。每一個人都與海洋緊密聯繫。我們有權利對海洋的未來對人類的未來發表自己的見解。

    2013-09-17 13:48:25

  • 中國網:

    所以,保護海洋其實也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2013-09-17 13:48:43

  • 厄爾:

    保護海洋絕對是保護我們自己。

    2013-09-17 13:48:52

  • 中國網:

    海鮮的捕撈以及售賣是一些沿海地區的重要經濟來源,您認為應該如何平衡海洋保護與地區經濟發展?

    2013-09-17 13:48:58

  • 厄爾:

    在我小時候,海洋的容納能力被認為是無限的,能容納任何我們丟棄進去的東西,同時也認為我們可以無窮無盡地從海洋拿走的何東西,魚類、龍蝦、礦物質、石油、天然氣。多年來,這種(人們對海洋的)印象,過去、甚至是現在一直主導著世界很多地方的政策,認為海洋是一個可以取之不盡的地方。現在我們知道了,多年後的我們開始更清楚地明白海洋的極限,以前我們認為海洋大得可以無限容納,現在我們知道海洋已經快要支撐不下去了。我們向它排放了太多的東西,改變了海洋的化學成分。海洋是一個生命支撐系統,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保持地球生態平衡。我們不只向海洋排放了太多東西,也取走了太多。從1950年代起,魚類就在不斷減少,我們過去從海洋中捕獵金槍魚,我們現在從海洋中捕獵金槍魚,90%的藍鰭已經消失。其他金槍魚種類的80%也在減少。或許有我們知道怎麼捕獲,我們更該知道怎麼保護。所以應該恢復金槍魚的繁殖。答案是不僅僅在於我們要改變具有破壞性的抓捕方法,我們抓捕的不僅僅是魚類,而是抓捕了很多其他東西並隨手丟棄,並且在用捕魚干擾器來捕魚的時候,我們破壞了海底。

    就像你想在森林中捕鳥,但卻拿走了整個森林並丟棄了那些樹木。你捕了魚,但在海洋中珊瑚叢卻被破壞了,捕魚的時候,帶走了一些深海的珊瑚,這些珊瑚需要幾千年才能生長成,所以這個系統不會很快的恢復,可能永遠都不會。我們不知道,在50年前、100年前或1000年前開始捕魚的時候,我們是無辜的,我們認為可以無限的索取。現在我們知道如果要從海裏捕到魚,就需要保護魚類來獲得更多的魚。我們需要保護孵化區域,交配區域,我們需要保護營養區域,當然不能捕撈太多,我們以前捕撈的太多了。我們從一些區域捕魚,在那些區域魚類生長對海洋的環境的重要性大於我們從中獲取食物的意義,我們可以以其他方式保證食物。魚類的培育,幾千年來,在這兒中國知道能夠在池塘邊上種植很多種類的作物,水面上會放養一些鴨子,周邊有樹有花園,受益於魚類和鴨子的營養,植物也供給魚類食物。在海洋中,很多魚類不吃植物,而是吃其他魚類。喜陽植物可以光合作用,小生物供給較大的生物體,大生物最終供給魚類。

    2013-09-17 13:49:08

  • 厄爾:

    在海洋中,要讓食物鏈底端的植物到達食物鏈這兒的魚類需要很多年。由光合作用的植物到吃能其他魚類的魚類,是一個很大的投資。在中國池塘中的魚,由陽光轉化到魚可以是一兩年,陽光轉化到魚,你知道吧。但海洋中的魚類,陽光供給小生物,小生物供給魚類,魚類供給其他魚類,等等,到我們吃的這些魚,需要三年,十年,二十年,一百年才能完成這過程。而我們就這樣拿來吃了,這種效率是很低的,我們用這些位於海洋食物鏈頂端的食肉魚類來作食物是不現實的。就像金槍魚或是其他深海魚類可能生長了上百年,用這些魚作為人類的食物沒有意義,有七十億的人類。人類可以吃植物,這是我們現在的主要食物來源。但下一級別,陽光植物供給是魚類,牛,家禽,豬或其他馴養類動物,處於低端的食物鏈,不是像海洋魚類這樣在食物鏈的高端的生物,需要很多年的巨大投資。

    所以現在我們知道,要養育人類,我們最好採用低端食物鏈的食物,我們可以在這兒取一小部分,但不該是大量的。如果我們想吃這些魚,就需要保護大片的他們生長所需要的海洋區域。這就是現在發生的事情,現在政策開始保護海洋,這是現在世界,14%的陸地面積保護野生動物,水域,樹木和公園。保護所有的陸地是不現實的,但這是一個開始。但對海洋,這個比例只有2%,這當中非常小的數量是保護魚類的。有個想法開始被接受,如果我們想得到健康的魚,想有健康的海洋,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在公海,佔世界的一半,和濱海地區,因為事情是這樣的,當你在保護海洋的一個區域時,至少現在保持足夠的魚類恢復,這樣會有更多的魚生長,這意味著漁民們有更好的機會來繼續捕一些魚。但是如果我們繼續單純的索取,所有的魚類,很多種類的90%已經消失,離它們全部消失又會有多遠呢。我們有能力從海洋獲取每一個金槍魚,我們有能力使所有的珊瑚礁消失,我們有能力殺害每一頭鯨,我們選擇不那麼做,有了我們自己的利益,為了一個完整的世界,有鯨,有珊瑚礁,有魚類。但更重要的事情是,它們讓我們能夠生存,它們是我們生物支撐系統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它們存活,才能在我們的餐盤上享用它們。

    2013-09-17 13:49:25

  • 中國網:

    中國有寬廣的海域,長海岸線,沿海城市人口也很多,據您了解,中國海域的海洋狀況如何?

    2013-09-17 13:49:33

  • 厄爾:

    中國正處於一些沿海地區保護的起步階段。去年有有幸訪問了中國南部的一個區域,紅樹林受到了保護,並種了小的紅樹來恢復沿海的美麗森林。紅樹能做水裏紮根,它們從大氣中吸收碳的能力是其他森林中樹木甚至是熱帶雨林的十五倍。它們非常的高效,生成氧氣,捕獲碳,這是紅樹林的一個重要價值。紅樹林的樹根在海洋中,是小魚的養殖區域,對諸如螃蟹、牡蠣等水生貝殼類動物來説,是非常重要的棲息地,所以保護和恢復紅樹林生長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像防護林一樣,它們有助於防範風暴,防範大颱風有時也可防範海嘯。在珊瑚礁和紅樹林生長的區域,和其他自然生態系統良好的沿海地區,遭到颱風或海嘯的損害就少得多,損害之後的恢復也快得多,比起其他這種系統已經遭到破壞的地區來説。所以我們現在知道,它們在經濟、健康和安全上為我們做了很好的服務。保護和恢復這種系統是很好的投資。不僅是在中國,這種觀念還常常是新的,但在世界範圍內都逐漸得到認同。

    我將於2013年10月出席在法國舉辦的會議,來自世界各地區的人聚到一起來討論海洋保護區,和各個國家必須做的事情以重建沿海的基礎設施、恢復魚類種群、為依賴沿海屏障的人類尋求新的安全保障,探討公海的保護,因為海洋造就了地球的蔚藍。各個國家之所以能到一起,是因為這個地球上大部分氧氣生成的地方,一半以上的氧氣來自海洋。來自海洋中的小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造就了藍色的地球。我們所有的人想要正常呼吸,所以我們有的人都有共同的權益來保護公海。我們所有的人都喜歡這個觀點,有魚吃自然是件好事,所以我們所有的人都有權利來保護讓魚類生存的海洋。這並不僅僅因為我們喜歡吃魚類,而是魚類就像鳥類在天空中一樣,它讓地球生態健康,組成生命系統的一部分以保障我們的生存。像樹木一樣,魚類也是以碳為基礎的單元,吸收碳元素,存儲碳元素,貯存碳元素,所以保護它們就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系統。所以説對這個觀點有很多的原因,以新的視角新的理解來關注海洋,塑造新的政策以保護海洋。在中國和世界各地一樣,因為這就意味著保護我們自己。

    2013-09-17 13:49:40

  • 中國網:

    長江和黃河是貫穿中國東西部的大動脈,近年來生態環境卻遭受破壞,保護海洋是不是也要從治理江河開始?

    2013-09-17 13:49:46

  • 厄爾:

    我們應該對河流應有不同的考慮。在歷史大部分時間之中,河流被當作是人類的一項資源在被管理。水壩在世界各國都很受歡迎,用以提供能量,調節水流,控制洪災。我們對於恣意的自然河流的角色有了新的認識。這真的很有趣,因為與此同時,世界各地都在建設大壩來控制河流,世界各地都是。當我們知道原生河流的價值,自由流動的河流有它的價值,像在我們美國的密西西比河,或者中國的河流。河流的自由流淌可能會導致洪水肆虐了。但是在正常情況下,洪水將營養物質帶到內陸,這對洪水退後作物的生長是非常有好處的。學習與自然和諧共處,而非將自然納入控制系統中,這被證明對我們是有利的,當我們認識到自然過程在以前是怎麼運作的,很多大壩應拆除以讓河流更自由的流淌。在世界各地,與此同時,令人好奇的是,工程師忙於阻擋和控制河流,所以我認為這需要平衡。在特定的地點、時間和環境下,用大壩來控制河流可能是有價值。我們需更清楚的知道這種新的見解,關於沒有大壩的阻攔,自由流動河流的價值。看河流怎麼通過洪水把營養物質帶到內地,洪水退去後,留下的營養物質是很寶貴的,這種營養物質若被用於種植會有很大的優勢。我了解到在我的國家,營養物質實際上流到了墨西哥灣和其他沿海地區,有大壩或人工河道時,它們就會流失。有制定的計劃給河流更大的生命力和自然流動形態,因為我們現在知道了這有巨大的優勢,自然善知,常常自然的是最好的。

    2013-09-17 13:49:55

  • 中國網:

    探索海洋事業目前面臨哪些困境?是否迫切需要得到資助?

    2013-09-17 13:50:02

  • 厄爾:

    就像獲得進入太空的途徑,是為了探尋我們是誰,來自哪,會去哪,我們的太空投資得到了不菲的回報。但是我們卻忽略了海洋,這讓我們損失嚴重。有幸的是,我們正開始醒悟,看到投資海洋探索的重要性。通過二十世紀的海洋探索,我們對海洋及其對人類的重要性有了更多的了解,在二十世紀的成就超過了以往的人類歷史對海洋的了解。在過去的十年,探索的腳步加快了,我們發現的比整個二十世紀的發現多,我們開始真正的理解。

    在中國,2013年9月的一個會議吸引了六千名參會者,大部分與會者來自中國,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者,在會議上討論了新開發的技術,並且慶祝最大深度的載人潛水器深海成功下潛,這不同於卡梅隆的的單人系統,這是三人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當我們坐在這兒,蛟龍號裝載的三名探險家正在3000米的水下探秘太平洋。他們每一分鐘都有新發現,因為他們去了一個從來沒有人到過和見過的地方,向世界帶回了那裏的資訊。

    部分興趣在於深海採礦,部分興趣在於其他能從海洋開採的資源,但是部分興趣也在於嘗試了解海洋,這有很大的價值,並不只是我們能從那兒拿走什麼,更是海洋通過給予我們的東西而維持我們的生存。這就是我們需要的答案。日本有一個6500米潛水器“深海6500”,當我們坐在這兒的時候,它正在開展一年的海洋探索任務,來尋找深海中的生命,尋找深海中的細菌和其他多樣的海洋生命形式。他們可能出於商業利益,但也有了解海洋的價值所在,這對人類的重要性更大。在世界範圍內,只有為數很少的潛水器可以下潛超過6000米。

    2013-09-17 13:50:43

  • 厄爾:

    俄羅斯有六艘潛水器可以達到這種深度,其中兩艘行駛在北極的深海處——北冰洋,在2007年,人類第一次抵達了冰層下的真正北極,這是一個偉大的發現,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發現。很欣喜的看到全世界都開發新技術,一些是為了石油或天然氣的勘探、開採,一些是為了礦物質的提取。

    當人類有能力可以出入北冰洋時,世界上各個國家都在尋找新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可能性,特別是俄羅斯,加拿大和美國,其他一些國家也是。很多國家都在嘗試下潛到以往未達到深度,現在一些石油或天然氣的開採在一萬英尺的深度,前所未有的超過了3000米深度。石油、天然氣行業和礦物質的開採正將科技推向前進,深海下潛的軍事科技也是如此,這些驅動了對技術研究的投資。對石油、天然氣勘探技術的投資比對理論科學的投資作用更明顯更直接,甚至比某些國家對軍事運用的投資還更多。我們所有人都將得益於這種投資。但是我們不能單純的從海洋索取,我們應了解到更多,應知道保護海洋,我們必須知道從海洋中索取或向海洋排放的極限。我們的活動改變著海洋。現在開發的技術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還需要對於對海洋科學研究了解更多,海洋的保護,海洋的極限,海洋的複雜多變都是我們目前很關心的。因為我們改變了一切。海洋的化學成分改變了,地球化學成分改變了,改變了氧氣的産量,釋放了更多二氧化碳。我們地球運作的基本方式就是一直處於改變之中。所以我們應該投資海洋探索。我們應該採用那些為軍事或工業開發的技術的優勢,我們不應該單純注重於科學,注重於物種的生存,因為這些遠勝於經濟,健康和安全,這是生命本身。這就好比是一張資産負債表。我們必須懷揣著這樣價值體系去解決問題。

    2013-09-17 13:51:00

  • 中國網:

    好的,感謝您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的專訪,深海女王!

    2013-09-17 13:51:10

  • 中國網:

    (責編、主持人:李虹霖 攝像:劉哲 圖片:楊佳)

    2013-09-17 16:18:01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ft/olderDatazjxz/2013-09-17-mghyxj-xin_1379418123.mp4

圖片大圖:

  • 美國海洋學家、探險家 Sylvia Earle

    中國網 楊佳

  • 厄爾:探索海洋就像是在探索一個新興的星球。我們試圖去發現有什麼生物生活在這個星球,它們都做什麼,環境與我們陸地有何區別。

    中國網 楊佳

  • 厄爾:我總是保持著我的好奇心。

    中國網 楊佳

  • 厄爾:在深海,你總會發現一些亮光,因為一些生物會自己發光,像螢火蟲一樣。有會發光的魚,閃著藍色亮光的水母,就連海洋裏的細菌都像是小星星一樣,一閃一閃的。

    中國網 楊佳

  • 厄爾:有人會問我什麼地方最適合潛水,我會説50年前幾乎所有的海域都適合潛水。但是當今的海洋變了,與我第一次潛水時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中國網 楊佳

  • 厄爾:1960年瑞士工程學家雅克•皮卡德和美國海軍人員沃爾什,乘深海潛水器到達馬利亞納海溝的底部,達到11公里多的深度,這是人類第一次到達海洋的最深處。

    中國網 楊佳

  • 厄爾:我的父母告訴我説,“追逐你的夢想,追隨你自己的心”。

    中國網 楊佳

  • 厄爾:如果能夠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情,自己就會竭盡全力去做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像看起來那麼艱難。

    中國網 楊佳

  • 厄爾:即使命運使你背離了夢想,也始終不要忘掉自己所熱衷的事,用一生去尋找,終能找到一種能夠實現夢想的方式。

    中國網 楊佳

  • 厄爾:保護海洋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中國網 楊佳

  • 厄爾:海洋是一個生命支撐系統,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保持地球生態平衡。我們不只向海洋排放了太多東西,也取走了太多。

    中國網 楊佳

  • 厄爾:現在我們知道,要養育人類,我們最好採用低端食物鏈的食物。

    中國網 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