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戈談《人民中國》雜誌的成長與未來

    時間:2013年9月12日 11:00
    嘉賓:《人民中國》雜誌社社長 陳文戈
    簡介:“首屆中國期刊交易博覽會”將於9月14日—16日在武漢舉行,《人民中國》雜誌是中國外文局此次參展的五家期刊之一,同時也是我國對日傳播的主流媒體,中國網專訪《人民中國》雜誌社社長陳文戈,講述《人民中國》雜誌的成長與方向。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訪談頁

活動標題

  • 陳文戈談《人民中國》雜誌的成長與未來

活動描述

  • 時間:2013年9月12日 11:00 嘉賓:《人民中國》雜誌社社長 陳文戈簡介:“首屆中國期刊交易博覽會”將於9月14日—16日在武漢舉行,《人民中國》雜誌是中國外文局此次參展的五家期刊之一,同時也是我國對日傳播的主流媒體,中國網專訪《人民中國》雜誌社社長陳文戈,講述《人民中國》雜誌的成長與方向。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首屆中國期刊交易博覽會”將於9月14日—16日在武漢舉行,《人民中國》雜誌是中國外文局此次參展的五家期刊之一,同時也是我國對日傳播的主流媒體,中國網專訪《人民中國》雜誌社社長陳文戈,講述《人民中國》雜誌的成長與方向。

    2013-09-12 10:26:56

  • 中國網:

    陳社長您好!感謝您接受中國網的專訪,這次刊博會上,我們發現《人民中國》是一本已經擁有60年的雜誌,是這樣嗎?

    2013-09-12 10:27:48

  • 陳文戈:

    是的,《人民中國》可以説是在外文局期刊陣營中成立最早的一家期刊社,它的前身是英文版,1950年成立的,當時第一任的雜誌社社長是喬冠華,1953年為了實行對日宣傳需要,當時康大川提議成立《人民中國》(日文版),後來相繼誕生了俄文版和印尼版,隨著歷史的推移,其他版都併入了其他雜誌。《人民中國》(日文版)這個名字一直保留到現在,到現在日文版創刊到今年整整是60週年。

    2013-09-12 10:28:18

  • 中國網:

    作為我們國家對日傳播的主流媒體,《人民中國》60年來在向日本民眾説明中國方面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人民中國》在這個過程中又是怎麼樣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呢?

    2013-09-12 10:28:29

  • 陳文戈:

    《人民中國》可以説是隨著中日關係的演進逐步發展起來的,大體上來講,人民中國分為幾個階段,1953年創刊時基本對國內一些文章進行翻譯,對日本報道,傳遞中國政府的聲音。後來它有一個轉捩點是1963年,當時外文出版社(現在外文局的前身)的社長羅俊帶領了一個代表團,當時我們創刊十週年的時候訪問了日本,訪問了40多天,廣泛了解了日本人民對《人民中國》的期望,回來以後對雜誌進行大幅改版,後來我們聚焦在中國民生上,更多的是報道人民群眾的一些生活。這時候對雜誌的風格是個很大的轉變,更加貼近日本讀者,所以日本讀者這時候發展起來非常多,是《人民中國》發展很快的一個時期。

    當時因為中日邦交還沒有正常化,《人民中國》實際上起著以民促官,推動中日邦交化一個歷史的作用。7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後,尤其是到了80年代,《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以後,中日關係的交往非常多。當時日本民眾對中日關係的大門可以説是打開了,特別多的日本讀者想了解中國的現實情況,特別是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以後,中國更多地融入世界,中國的聲音也更多地為世界所了解,那時候的《人民中國》在中日關係中發揮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當時的康大川當時文革時期受到迫害,80年代又恢復了工作,之後他對雜誌社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當時我們雜誌的觸覺直接到了中國的最基層,主要聚焦在中日文化方面。

    我們創造了《長江之旅》、《絲綢之路》、《中國文化之旅》等等一系列專題,那時候就形成號稱“人民中國報道體”的風格,也開創了新聞圖片的先河,中國攝影家協會有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士説過,《人民中國》是在新聞圖片方面開了先河,它用一種紀實的圖片,紀實的報道,寫實的風格對中國進行全景式的報道,這時候我們的讀者出現峰值。進入90年代以來,由於中日邦交幾經起伏,但《人民中國》這種定位始終沒變,我們在日本的讀者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日本有47個都道府縣(相當於中國的省),都有我們的讀者會,所以,我們和讀者之間的往來也是非常頻繁的。

    2013-09-12 10:28:40

  • 陳文戈:

    進入本世紀以來,《人民中國》雜誌社根據新媒體的發展以及中日關係的變化,大的國際形勢的變化,又開闢了新的媒體方式,2000年我們開通了人民中國網,現在發展到以網路、期刊、iPad雜誌、Twitter、Facebook以及音頻點讀的多業態的,我們號稱“一刊七態”的一種為讀者提供資訊(傳播)模式,也是新媒體發展的結果,當前尤其是中日關係非常緊張,可以説遇到了一個低谷時期,又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人民中國》雜誌社,我們認為不應該回避這個現實的矛盾。從去年“釣魚島購島事件”發生以來,我們雜誌可以説發行量受到很大的影響,但是我們感覺到越是這種情況下越要改變我們的傳播方式,因為雜誌處於政府之下、民間之上的媒體形態,對日傳播方面,溝通中日人民理解和信任方面有它獨特的作用,所以,我們想在這方面能夠推進中日關係向健康穩定發展方面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2013-09-12 10:29:09

  • 中國網:

    《人民中國》在面對當前的新形勢,新要求正在做出怎樣的調整和部署,今後又會朝著怎樣的方向?有什麼樣的打算呢?

    2013-09-12 10:29:16

  • 陳文戈:

    《人民中國》可以説經過60年的花甲了,日本叫做“還歷”,在中國60年也是個非常重要的時刻,可以説我們現在面臨著新的重要起點。《人民中國》雜誌社在所有的中國雜誌中是個外宣雜誌,在外文局的幾大期刊、外宣雜誌中,我們又是一個對象國最聚焦的雜誌,因為我們的對象國只有日本。這一方面是我們雜誌社本身的劣勢,因為我們讀者對象少,我感覺也是最大的優勢,因為讀者群非常專一,非常固定,這樣有利於我們更加針對性地策劃選題,我剛到這個雜誌社一年多,經過多次討論和調研,做雜誌的同時一定要以雜誌社為平臺,使它在中日關係當中發揮更加富有成效的作用。現在我們打算以以下幾方面:

    2013-09-12 10:29:26

  • 陳文戈:

    第一,《人民中國》雜誌還要增加對讀者服務的針對性,一本雜誌不眼睛盯著、心裏想著讀者,這種雜誌可以説是沒有生命力的,不能關起門來辦雜誌,所以,一定要把我們的觸覺深入到日本讀者的資訊需求的了解中去,更加知道日本讀者到底需要我們這本雜誌提供什麼樣的資訊。

    2013-09-12 10:29:37

  • 陳文戈:

    第二,服務黨和國家的對日工作大局,這也不要避諱,我們這個傳播雜誌,包括日本也知道我們這種定位,他們也希望傳遞政府的正能量,權威的聲音,這點我們可以大張旗鼓地宣傳中國黨和政府對日的觀點和立場,聚焦一些全面的資訊,做媒體正能量的宣傳。

    2013-09-12 10:29:46

  • 陳文戈:

    日本讀者對中國的資訊需求目前也有它的新變化,因為我們雜誌社的問題我感覺是讀者老化,讀者年齡基本都是70歲左右,這對雜誌社來講是非常致命的,所以我們的服務目標主要是年輕讀者,主要是中年、40歲以下的讀者,這是中日關係未來友好希望所在,我們就要調查他們對中國的資訊需求到底是什麼,更多地不僅要介紹中國的傳統文化,還要更多融入時尚化的因素。過去我們感覺《人民中國》主要的報道重點是在文化分析,因為當時有個特點,《北京週報》還有日文版的時候是負責時政,但由於《北京週報》日文版的取消,《人民中國》就歷史地承擔起了對日本讀者報道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等各方面的歷史責任。所以,我們現在也對它進行了改版,突出了政治經濟、社會民生、文化旅遊、資訊服務等四大板塊,搞專業化的選題策劃,這也是中國社會發展的主要方面,包括生態文明聚焦,看看日本青年讀者到底需要什麼,增加我們選題的策劃性。

    2013-09-12 10:30:20

  • 陳文戈:

    要深入推進我們雜誌社的本土化工作,因為《人民中國》在幾大外宣期刊社中可以説是實施本土化較早的,我們是1986年就在日本成立了東京支局,當時也是我們過去的老社長于明新擔任首任記者,就採訪了中曾根康弘(時任日本首相),進行本土化的採訪。現在我們雜誌社的東京支局在外文局所有駐外機構中也是做得比較好的一家。我們在前方不僅負責選題策劃,還配合中國的對日文化交流活動,開展一系列大的活動,還搞一些輔助接待活動。在日本我們還積極配合使館,給使館出了我們使館刊,也叫季刊——《中國導航》。它也是我們前方了解讀者的最接地氣的地方。東京支局,我們一定要把這個本土化工作進一步深入,把它爭取作為整個外文局對日本對華輿情收集的基地,選題策劃的基地,作為我們對日傳播人才培養基地,圖書發行中心。所以,也是為了適應外文局整個海外戰略,在日本我們也想做一個嘗試,希望把外文局的多種業態融入我們東京支局之中,把它的功能進一步完善。這是我們的優勢。

    2013-09-12 10:30:29

  • 陳文戈:

    第三,雜誌本身不能只做雜誌,那就等於把雜誌限定在一個範圍之內,不利於雜誌的成長。做雜誌本身就是做平臺,要把雜誌的作用最大地發揮出來,因為雜誌本身就是資訊交互功能,目的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了解,而不是單方面地輸出資訊,現在傳播已經從單向傳播廣播式變成讀者互動式了,我們也想以雜誌為平臺,開展一些中日互動交流活動。

    我們感覺,現在凡是去過日本的中國人會改變印象,媒體人的印象也不錯,我們在具體工作中經常見到日本人來到中國旅遊或商務的日本朋友,凡是來過中國的,80%甚至100%都是印象很好,至少跟我們是這麼説的,實際我們調查一下也是從內心來講改變他對中國的印象也有80%左右。但現實情況是,根據媒體的調查,有一個民調,80%甚至90%的日本人對中國人很反感,80%—90%的中國人對日本也很反感,我認為主要是雙方交流不夠的問題,所以,要以我們雜誌為平臺,促進中日之間的民間交流。“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這種情況下,我們以雜誌這種比較中間的,發揮它的橋梁紐帶作用,我們在政府之下、民間之上這麼一種功能,把它做成一種對日的,或中日之間的形象、公關傳播公司,以這個形態來講,我們雜誌社未來應該有更大的發展前景,而不只是做雜誌,如果只是做雜誌,雜誌的業態可以説現在已經快成夕陽産業了。

    2013-09-12 10:30:36

  • 陳文戈:

    雖然我們有新媒體,我們也在增加新媒體(業態),但我們中日交流平臺空間是非常廣泛的。我們正在策劃中日之間的中小微企業論壇,寄希望於在中日關係遇冷的情況下,日本企業對中國發展感覺到有點迷茫的情況下,日本人也不敢來中國投資,很多人對中國的生存環境或發展環境心存疑慮。這種情況下,我們通過論壇形式把中日之間的政府管理機構、研究機構、企業協會,具體的中小微企業聚集在一個平臺上,讓他們探討中日的話題,給他們創造投資的機遇,互相分享一下管理方面的經驗,感覺應該是很有意義的。我們和有關方面也進行了溝通,大家對這個問題還挺感興趣。因此,我説第一次一定要把它辦好,辦成一個品牌,辦成每年機制性的對華平臺,因為中小微企業和大企業不同,大企業有自己獨特的國際公關公司,中小微企業非常需要這種服務。我這是舉一個例子,包括中日之間其他組織交流,我認為應該會有很廣闊的空間,這是我們要做的一個平臺。

    2013-09-12 10:30:47

  • 陳文戈:

    第四,我感覺我們雜誌社目前要從媒體形態上進行創新,因為紙質雜誌,中國網作為新媒體可能更了解我們的情況,紙質雜誌畢竟有它目前傳播的時效性、自身的容量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我們想通過新媒體的形態,現在我們正在承接外文局的一個項目,就是《中國文摘》(日文版)的製作,我們也希望以此為契機把我們整個業務轉型升級,使我們雜誌真正形成以紙刊為基礎。現在我們提出一個概念“刊網互動”,原來是“刊網互動,以刊帶網”,現在是“刊網互動,以網帶刊”,也根據這個思路對我們整個業務流程進行再造,所有的編輯記者首先用全媒體的思路來進行採訪,給網路、新媒體平臺供稿,根據讀者的點擊量把上面最精華的內容深挖、擴編,變成我們的雜誌,這樣真正形成雜誌和網路的良性互動。我們在內容製作精良的基礎上形成不同的業態,紙刊雜誌、iPad版、手機版,因為中國目前沒有Twitter、Facebook,但日本是有的,所以在東京支局方面,我們的Facebook、Twitter,尤其是Twitter在日本的粉絲量目前在(駐日的)中國媒體中可能排行第三,僅次於人民網和新華社,在日本現在將近2000個粉絲,據他們統計相當於中國20萬左右的粉絲量。當然,目前還不能説很大,但我們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希望把我們雜誌社將來打造成服務於中日交流與合作的資訊傳播平臺、媒體公關平臺和讀者服務平臺,我們感覺雜誌社的未來還是很有前景的。

    2013-09-12 10:30:54

  • 陳文戈:

    目前在國內來講,我們在日本有一半的發行量,在國內還有廣大的讀者,這也是未來我們開發的重點,因為在中國僅僅上海就有10多日僑,加上全國有幾十萬個,山東、上海、遼東半島以及廣東都有日本人,包括北京都是日本人很聚居的地方,這是我們非常大的讀者群;還有高校幾十萬學日語的學生也是我們的讀者群。如果未來我們進行分眾化的傳播,可以説《人民中國》這種雜誌對高校的學生來説也是非常好的學日語的教材,這是國內公認的,因為我們聚集了很多日本專家多年的辦刊經驗,我們的日文刊是日語最標準的,所有的人文刊物中,我們的資訊是最權威的,可以説我們用最權威的日語報道最權威的中國資訊。這對學生來講,將來無論赴日本留學還是在中國的日資企業工作來講,既了解中國文化,也能學習到特別地道的日語,我們這本雜誌也是很好的。所以,在高校我們的發行量也是很大的,我們服務於在華的日資企業和學日語的學生,這也是我們未來深挖的一個廣闊市場。將來對日和對中國這兩方面進行內容區分的話,尤其在新媒體方面應該是好實現的,因為紙質雜誌稍難一些。這也是我們努力的一個方向。

    2013-09-12 10:31:03

  • 中國網:

    非常感謝陳社長!

    2013-09-12 10:31:11

  • 陳文戈:

    謝謝你!

    2013-09-12 10:31:21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ft/olderDatazfgy/chenwenge_1378952876.mp4

圖片大圖:

  • 《人民中國》雜誌社社長陳文戈接受中國網專訪

    《人民中國》雜誌社 馮進

  • 陳文戈:《人民中國》可以説是在外文局期刊陣營中成立最早的一家期刊社。

    《人民中國》雜誌社 馮進

  • 陳文戈:一本雜誌不眼睛盯著、心裏想著讀者,這種雜誌可以説是沒有生命力的,不能關起門來辦雜誌。

    《人民中國》雜誌社 馮進

  • 陳文戈:雜誌本身不能只做雜誌,那就等於把雜誌限定在一個範圍之內,不利於雜誌的成長。

    《人民中國》雜誌社 馮進

  • 陳文戈:現在我們提出一個概念“刊網互動”,原來是“刊網互動,以刊帶網”,現在是“刊網互動,以網帶刊”。

    《人民中國》雜誌社 馮進

  • 專訪錄製現場

    《人民中國》雜誌社 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