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啟智人——梁啟超

    時間:2011年9月16日10:00
    嘉賓:梁啟超先生的孫女 梁旋
    簡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這一段令人耳熟能詳的話充滿著對於國家的熱愛,也充滿著對於民族強大的迫切渴望。它的作者梁啟超,用了大半輩子的時間,尋求中國的政治文化的進步和變革,他的一生也貫穿了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將足跡深地融入了那一段歷史。本期中國訪談邀請了梁啟超先生的孫女梁旋女士,一起來聊一聊她的祖父,辛亥革命的啟智人——梁啟超先生。              [視頻下載] [訪談實錄] [返回視頻]

視頻點播

訪談實錄

中國網:1904年,梁啟超先生在他的《新大陸游記》中可以説是嚴厲地批評了中國文化,説中國不如日本,更不如美國。但在1920年,他又在《歐遊心影錄》中高度讚美了中國文化。您認為是什麼事情使得他思想上有這麼大的改變?

梁旋: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梁啟超流亡日本,他在那個地方差不多13年時間,在此期間,一方面他通過日本媒體了解了很多西方的情況,同時他在那段時間裏去過美國、加拿大等國家親自考察一下西方的情況,在那邊考察的所見所聞很多記錄在《新大陸游記》裏。比如當時看到舊金山華人和當地美國民眾之間的一些差別,也有聯想到中國當時民眾的生活狀況,在文章中分析了中國民眾很多的缺點。他提到“中國民眾有民族資格,而無市民資格”。他所説的“市民資格”其實就是“公民資格”的意思,“有村落思想,無國家思想;只能受專制,不能享自由”。

此外,他還從不同工作狀態、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包括會場上的一些情況,因為他也經常在美國演講,只要他一上臺講話,下面鴉雀無聲,一百年前就是這樣的。他講完了之後,人家該有什麼回應都有。但是在中國演講,下面(的觀眾)咳嗽、打哈欠、擤鼻涕等各種各樣的聲音此起彼伏,包括走路的形態,相互辯論的情況,他有時候提到,在國外,如果這個人講話是對一個人講話,就是用一個人能聽見的聲音,對兩個人講話用兩個人能聽見的聲音,對十個人講話就用十個人能聽見的聲音。中國人在公共場合儘管對一個人説話,他説話的聲音大家都能聽見,反而在重大場合下,就是需要大聲的時候,説得特別小的聲音,大家都聽不見,類似這樣。

他去分析為什麼有這樣的差異,很多學者説他是對中國文化方面有一些批判。因為他的文章向來比較犀利,不太客氣,當時學者認為他對中國文化不太信任,覺得不好的東西特別多。這是《新大陸游記》。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梁啟超又一次深入到西方國家中,他和蔣百里、丁文江一起去的歐洲,他們差不多一年,遊歷了英國、法國、比利時、德國、瑞士、義大利等許多國家,在這些國家中又有很多所見所聞,還有很多感想,他就把這樣整理出來,寫成《歐遊心影錄》。

在《歐遊心影錄》中,提到很多讓國外學者讚揚中國文化的地方,他和當地比較著名的記者、學者談到中國文化方面的東西時,那些學者跟他講,你們還向我們學習?你們那麼多好東西,沒看到我們這兒多麼困苦,因為一戰之後滿目瘡痍,民眾生活非常不好,那些學者就跟梁啟超説,我們還等著你們拿文明來救我們呢,類似這些。

由此他就想到像中國的孔子、老子、墨子這些先賢,像自強不息、各歸其根、上同於天、天人合一這些思想,不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也是全世界、全人類的精神財富。他當時提到這些。同時他也講到,年輕人第一步要學好自己的文化,第二步要學好西方研究事物的方法,第三步要把西方的方法和我們的方法結合起來,第四步要把整合好的新的文化擴展開,讓全人類都得到好處。這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也是用西方的分析方法講這些東西,他説的這些內容也讓學者們認為好像他和《新大陸游記》裏的思想是有差別的,所以認為有變化,就分析這些變化。你們現在提這個問題,怎麼看待這個變化。

對於這個變化,因為有很多學者有很多文章研究這個問題,我也同意他們的看法,其實就是幾點:

1、他到了歐洲,親歷了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慘狀,之前他也知道西方的物質生活當時比較多得高於中國,他去的時候,由於戰爭、經濟危機造成了當時物資奇缺、通貨膨脹非常嚴重,所以民眾生活下降得非常嚴重。他當時在文章中説到,像我們原來的生活不是享受西方高檔生活的人,到這裡來都覺得挺困苦的,西方這些民眾得有多大的落差呀。他當時就寫分析,説我們還要學習西方的文明,他們的文明那麼好嗎?我們的文明需要改那麼多嗎?他考慮這些問題。

2、因為西方文明已經發展到一定時間,再一打仗,貧富差距非常嚴重,又打仗,造成社會民眾生活動蕩很厲害。他的信裏也經常説,一個月裏一會兒這兒罷工,一會兒那兒遊行,大家好像忍受不了了,他就覺得這種看上去也不是人類發展很好的道路,等於你發展好了,到這個地方又得造反,相互衝突。他在那個時候又繼續反思,西方文明和人類發展的道路關係應該是什麼樣的,這也使得他以前想法有些轉變。

3、對於科學的定位,梁啟超覺得科學肯定是對社會發展有進步的,因為從他很多文章中(可以看出),(他)也一直這樣認為,也比較推崇科學。但當時他又比較深入地思考科學不能像以前那樣這麼推崇,推崇到科學萬能的境地,所以他覺得也要分析一下。他也在一些文章中説,像西方對物質,對科學的推崇其實可能會讓人有一種更為物質化、機械化,人的心靈往另一個方向去傾斜了。他也在想這些也還是需要思考的。

科學發展到底和人類進步是否可以等同,或者完全成正比,這件事情在現在其實也有需要思考的方向。比如現在大家特別喜歡蘋果的産品,像iPad、iPhone大家都覺得非常好。但是就在前些天,中國環保組織出了報告,蘋果很多代工廠都有很大污染問題,包括河湖受污染的程度高於其他河湖幾十倍、一百多倍;還有代工廠排放污染差不多是其他工廠的幾十倍、上百倍。因為蘋果現在也是樹大招風,會讓大家都看到。但同樣其他一些電子廠或者化工廠、制藥廠的污染排放其實也都很嚴重,在他們廠周邊的人民也受到了影響。

從整個人類來説,一方面我們得到了科技的好處,我們可以享受科技進步給我們帶來的便利、樂趣,好像比較幸福,但那些廠周邊的人的癌症發病幾率上升,兒童畸形病發率也逐漸上升。從整個人類來講,給人們帶來的幸福更多還是苦難更多,也是一個問題。在90多年前,梁啟超對這樣的問題有一些反思,想科技進步到底和人類的文明進步是什麼樣的關係,考慮這些也是他思想變化的一個方面。

以上所説的都是説梁啟超的思想有一些變化。我倒是認為,不管在《新大陸游記》中,梁啟超對中國民眾的意識或者文化裏的一些不良東西的批判,還是在《歐遊心影錄》中他對西方文化波折的分析和對中華文化的一些讚揚,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我覺得其實都是梁啟超一貫的思想、期望,他其實是在探求中華民族怎麼樣才能更好的開放自己胸懷,又能學到別人的東西,真正分析自己的不足,能夠真正走向強大,我覺得這是他自始至終都沒有變的一個思想脈絡。

     1   2   3   4   5    


網友互動

0
用戶名
密碼

欄目組聯繫方式:

訪談熱線:
010-8882 8219  010-8882 8056
010-6235 4008
E-mail:
duomeiti@china.org.cn
版權聲明:

本欄目所有內容,包括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中國網及/或相關權利人所有,未經中國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單位、網站或個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複製、重制、改動、散佈、表演、展示或利用本欄目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中國網所屬的伺服器上作鏡像,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單位、網站或個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中國網",否則本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