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標題
- 楊卓舒:善心是成功的前提
活動描述
- 時間:2011年6月13日 14:00 嘉賓:卓達集團董事長 楊卓舒簡介: 從最初的英雄情結,到後來的産業報國,再到後來的慈懷濟世,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希望每個人都能生活在一個充滿愛心、公正、陽光、合理、安全這樣的社會環境裏。在他的眼裏,有一顆善良的心是成功和幸福的前提,也是社會和諧的前提,他希望每個人的善心都影響自己的孩子,影響自己的家庭,影響到這個社會。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您好!歡迎收看《中國訪談》,今天我們很高興地邀請到了卓達集團的董事長楊卓舒先生做客我們的節目。楊總,您好!在見到您之前,我們了解到,四十歲之前您都是從事新聞記者工作的。那麼四十歲之後開始棄文從商,與其這樣説,我們還不如説您有更多的追求和更高的理想了。您是如何聯繫到這兩樣的事物,並且讓它們做到有一種內在的聯繫呢?
2011-06-13 09:10:10
- 楊卓舒:
有的人從文就從得很好,但是從商就不行;有的人會從商從得很好,但是從文就不行;也有的人能從商,也能從文。能從商從文好像就是人既喜歡吃苦的又能吃甜的,喜歡吃辣的又同時能吃酸的,也沒什麼特別的地方。
2011-06-13 09:10:32
- 中國網:
比如説要是以筆桿子為生的人,他可能在觀察社會的角度等等,認識問題的深刻程度是有的。但是如果説讓他去做實業,讓他去做企業、做商業這些的話,也許他沒有這種機遇,或者説沒有這種勇氣。那您是哪兒來的這樣的勇氣,四十歲之後開始從商的呢?
2011-06-13 09:10:52
- 楊卓舒:
關於從文的人對社會的認識深刻,這個也不一定。我們現在很多專家、學者都是從文的人,對社會的認識就非常膚淺。説不從文的人,從事企業的人,對社會的認識不深刻,也不見得。因為從事企業的人是在社會的最深處、第一線,時時刻刻感受到這個社會,社會所有的方面都要親歷、都要感受。所以説,人對事物的認識不是因為從事什麼,而或者是切膚之痛,或者是感觸特深、親身經歷等等這些。所謂切膚之痛,你比如説體制的不健全、改革的不到位、市場經濟的不完善、法制的不健全,企業發展就遇到很多障礙、很多困難。所以,辦企業的很多人都有切膚之痛,這個認識就比從文的人要深刻得多。比如説某一項政策,它是切合實際,推動經濟發展,那辦企業的是最直接能感受到的,或者整個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包括國內物價的問題、勞動力上漲的問題,專家、學者很多是脫離實際的,他並不懂得企業的艱難。
2011-06-13 09:11:21
- 中國網:
您覺得這個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什麼呢?
2011-06-13 09:11:31
- 楊卓舒:
就是説只有在企業裏,只有承擔著這樣一種責任的人,才能深知辦企業的艱難,才能深切地感受到。比如現在我們不説房子,但是我是做房子的,還是説房價的問題,房價的問題不是簡單的誰決定要把房價搞高了、誰決定把它搞低就能辦得了的事情,不能無視規律,就像春天一定要來,來後一定是夏天,夏天后一定是秋天,秋天之後一定是冬天,四季輪迴,規律是不可改變的。人所以説能夠由自在到自為,這是一個哲學範疇的概念,就是由不能自主的、被迫的、隨波逐流的,變成自為的,這個過程,把命運握在自己的手上,這個過程實際就是認識規律、掌握規律,而不是跟著規律對著幹的過程,是認識規律、掌握規律。四季能改變嗎?改變不了。誰能把地球倒轉過來?倒轉不了。誰能改變地球、月亮和太陽之間這三者的恒定關係?誰也改變不了,那是自然形成的規律。所以,規律是不可以隨便改變的。
2011-06-13 09:11:43
- 中國網:
您從事地産行業已經有18個年頭之多了,應該説在地産界做得也是非常的不錯,也創造了很多老百姓都安居樂園、家園,您對於未來這個房産方面的規律剛才也講過了,這個春天可能會來到,或者説這個規律是必然要遵守的。那您覺得在地産界這樣一個規律,未來的發展趨勢什麼樣呢?
2011-06-13 09:11:59
- 楊卓舒:
未來的發展趨勢還是市場,政府做事是政府的事情,你比如説廉租房、保障性的住房,這個政府應該做,政府就是幹這個的,政府的職責。要不收了稅幹什麼去?除了用於國防、科研、教育,其他以外,用於民生、解決住房。但是屬於市場行為的,人是干預不了的,它是規律,也不存在什麼高尚不高尚或道德不道德。你能説春天來了萬物復蘇,給所有東西以生命,春天就道德嗎?春天道德在什麼地方?你也不能説夏天萬物繁茂它就道德了。
2011-06-13 09:14:09
- 中國網:
四十歲之前您是做新聞行業的,從文的這些年當中,您認為給予您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呀?
2011-06-13 09:15:49
- 楊卓舒:
我覺得最大的收穫不是當不當記者,也不是過去搞沒搞過新聞工作宣傳等等,不在這個,而是讀書。不從事文字工作者的,幾十年前讀書,特別是童年、少年堅持讀書,一生也是非常有益的。我覺得我能有一點點成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讀書。我前段時間又重新讀了《巨人傳》,因為有一個大學生畢業了,招到我們這兒來,來實習了。我問他理想是什麼?這是我在二十年間第一次見到有一個説理想要做政治家。我説:“你讀些什麼書?”他説:“讀《君主論》。”讀了六遍《君主論》。 他把《君主論》裏頭做了很多眉批,寫了心得,然後我就把這本書要過來了。
2011-06-13 09:16:18
- 楊卓舒:
看了看他的筆電,因為這本書我在很早很早以前,比他還小的時候我讀過。我感覺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時代的感受,一個人對同一本書在不同時代讀,也有不同時代的感受。但是所有這些書對人起最重要作用的而是那些能使人産生崇高情感的,能使人産生遠大抱負的、宏大志向的,這些才是至關重要的。一群偉大的英雄在激勵著自己。所以,到現在如果要是從幼兒園開始就是考試,一直考到大學畢業,人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精神營養需要,沒有給孩童、學生很多業餘讀書的機會,讀那些非常能夠使人充滿遠大理想的這樣的書,所以,想成長起來一些國家棟樑、民族的希望是不可能的。
2011-06-13 09:16:57
- 中國網:
我們可以從您的作品當中,就能夠感覺得到您是有著自己信念和理想的人,比如説您有一部著作叫《論英雄》。剛才我們也提到了,可能從小讀的很多書當中,從中吸取到的東西,給了您一種信念,甚至給了您一種英雄的模範榜樣。那在您心目當中,什麼樣的形象可以説是一個英雄的形象呢?
2011-06-13 09:17:47
- 楊卓舒:
這個英雄,他的表現方式是很多的,但是他又有它的共性的東西,崇高、獻身、理想主義,我們常常説英雄主義和獻身精神,獻身的,這是所有英雄的共同的東西,不具備這個,他就不能成為英雄。我那部《論英雄》,前後一共論了六七十次,得有四十多萬字,那是一個偶然,看到張藝謀拍的《英雄》,關於秦始皇和刺殺秦始皇的故事。一個是刺殺秦始皇的人是一時的英雄,而秦始皇是最亙古不變的偉大的英雄。刺殺秦始皇的人也不能成為英雄,因為刺殺秦始皇,你在主觀上也沒有要解放誰,要如何如何。秦始皇就更不能是英雄。而在我們的民族價值觀當中,勝者王侯敗者寇,誰不擇手段獲得成功,誰就是英雄。
所以,這涉及到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問題,這又回到剛才讀書的問題,當一個民族的價值觀,這個價值取向不正確的時候,人們讀書也讀不好。況且我們還錯過了很多讀書的機會,他應該在童年讀的書,你拿到大學去讀已經沒有意義,就像你見過有二十多歲的人在吃母乳的嗎?吃了和兒童時期也不一樣了。讀書也是這樣,少年應該補的鈣,應該滋生的心靈營養,到青年再補,已經來不及了。
人的成長是兩個體系,一個是生理體系,一個是精神體系。生理體系該補哪個階段,有什麼樣的食物、營養,這是必需的,精神體系也是如此。那麼我們再回到剛才説的英雄的問題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不能滋養和産生出一大批,一批又一批的、一代又一代的英雄,這個是沒有希望的。而且所有的繁榮都是虛假的。
2011-06-13 09:18:11
- 中國網:
對,剛才在我們看來已經講了一些關於英雄在您心目當中大概的樣子。您覺得現在作為一個企業和企業家來説,我們怎麼去,時勢造英雄嘛,您覺得從哪些方面可以去幫助現在的年輕人,可以去樹立更多的真正的英雄?
2011-06-13 09:18:59
- 楊卓舒:
應該説這是一個需要英雄的時代,但是不是一個産生英雄的時代,是一個呼喚英雄的時代,也是一個匱乏英雄的時代。英雄的産生背景,他應該是一個偉大的、崇高的、充滿激情的,哪怕是有缺陷的這樣一種生活。比如説我這次來到煙臺,偶然間聽説這裡某一個區長的老父親在幾十前年人民公社時期,一個黨支部書記,是全國勞模,我認為他比當年大寨的陳永貴要偉大得多、要崇高得多、要英雄得多,他是真正的英雄,連陳永貴來了也感嘆不已。當五十年代,全國“大放衛星”,畝産十萬斤、二十萬斤的虛假胡吹的時候,他堅持他的畝産就是六、七百斤。虛報了十萬斤的,就得多交公糧。全國可能也僅有他這一個村子沒有挨著餓,但是他老是被批判,別人都舉紅旗,他老是舉白旗。我聽了以後,非常感嘆。所以,我説我最近我要去憑吊這位老人,他已經故去了,這是英雄,這是了不起的英雄。我説他救了一村人,就等於救了一個世紀。
2011-06-13 09:23:55
- 楊卓舒:
因為他在那個位置,他就對這一村人負責,這一村人就是一個世紀,這一村人就等於全中國,就等於所有的人。什麼是英雄?這是英雄。時代過去了,但是這種英雄精神應該永遠激勵著人們,歷史是由英雄和民眾共同創造的。
在一定的條件下,英雄起的作用就是決定性的。沒有英雄,都是老百姓,行嗎?當然,英雄也不能脫離老百姓,但是沒有英雄肯定不行。所以,英雄才是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最寶貴的東西。這個不是誰希望誰讀點書就能成為英雄的。
2011-06-13 09:25:11
- 中國網:
當然,在現下和平年代更有更多種的解讀方式,那我不知道您是不是也有這種英雄的情結,比如説對自己的要求上?
2011-06-13 09:25:35
- 楊卓舒:
這個也是沒問題的。因為自童年、少年起,幾十年,這種英雄情結一直縈繞在心頭,這是沒有問題的,也在激勵著自己。所以我説,我本人不是英雄,但是我非常敬慕英雄。
2011-06-13 09:25:48
- 中國網:
您之前在接受其他媒體採訪的時候,我有在注意到,您提到過個人,還有社會的責任、理想,包括一種崇高感。在這種講述當中,我明顯能夠體會到您不管是作為一個自然人,還是作為一個企業的帶頭人,那種真的、發自肺腑的那種對於社會的責任感,包括自己的一種盼望。
2011-06-13 09:26:07
- 楊卓舒:
我説過,我希望自己能生活在一個充滿愛心、公正、陽光、合理、安全這樣的社會環境裏邊,我也希望我的孩子、孩子的孩子都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邊。當然,有人説你何必呢?如果你感覺到它達不到,你可以帶一些錢走啊,哪還不能去呢?但是我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産生了這樣一種不可更改的、不可動搖的東西,那就是我但有一口氣在,我就得不停地希望、不停地追求我自己所生活的國家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2011-06-13 09:26:22
- 中國網:
當您的這種個人的想法、理想、追求與現實當中的一些事情發生矛盾、衝突、不匹配的時候,您會如何去面對呢?
2011-06-13 09:26:31
- 楊卓舒:
一方面堅持,一方面逐步地調整。但是本質的東西是不能變的,是改不了的。時代不一樣,一個高速發展的經濟社會和英雄主義、理想主義不應該是矛盾的,我們也看到了,一些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完全市場機制的國家,在特定時代,它也有一大批英雄。比如説日本核電站泄漏,日本核電站泄漏那些志願者,那些自衛隊的成員,那些核電廠的工人、工作人員,奮不顧身,明知在輻射之後,有的是必死無疑,明知必死,但仍然非常從容、爭先恐後。招募志願者的時候排著長隊,是爭先恐後,這就是英雄。所以,這時候如果沒有英雄,老是按照我們原來教科書的思想,人民群眾,這時候人民群眾起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這時候只能是英雄在起作用,一種英雄主義在起作用。
2011-06-13 09:26:40
- 中國網:
評為“全國十大慈善家”也是社會對您的肯定。您和您的企業都為此做了很多的事情,做慈善現在很多有責任的企業和企業家有了餘力之後,都會來這樣做,但我不知道對於您來説,我想聽聽您的初衷是什麼樣的?
2011-06-13 09:27:23
- 楊卓舒:
也沒什麼初衷,就是覺得我沒能力,那沒有辦法;我要有能力,我覺得不做不應該,做是應該的,不做是不應該的。所以,這也不存在什麼崇高不崇高的問題。而且我也講了,我從來不因為自己做了,認為那些不做的人或者做得少的人就不崇高,我也從來不認為自己做了就有多麼崇高,我願意,你願意做,你有能力做。個人和個人的心理感受不一樣,我覺得我有能力,我要不做,我就覺得我很對不住那些需要我幫助的人。我是站在這樣一個底線上,我覺得我對不起人家,我要有能力。而且我一再講,這個慈善如果僅僅局限在靠企業家、靠有錢的人來資助,這個不行,整個社會都應該是慈善的、慈世的。
2011-06-13 09:28:08
- 楊卓舒:
愛、善是美好的,整個社會都應該如此,無處不在,這個慈善。我曾經講過,上電梯給別人讓出空間來,自己靠邊;到醫院踮著腳、側身,關閉手機,開門的時候輕開、輕關;吃完飯在餐廳,把椅子給推回到座位裏邊去,服務員來收盤子的時候,給服務員幫助遞一下盤子,方便一下,給提供一系列;走在路上,隨手扶別人一下;別人推車幫別人推一下;別人的孩子可能到了危險的地方,你先於父母到達的時候,你幫助引領、照顧一下,慈善無處不在。前天,我們在這兒熟悉考察項目,那邊正在開發建設,有一條比較窄的水泥路,沒有任何標識。尤其是夜晚,沒有任何標識,很危險。我看到路邊有石頭,就和工作人員,一起搬石塊都壘出一塊警示來,這樣人們在開車的時候,晚上和白天遠遠看到有石頭堆在那裏,他就會減速。這個需要你付出什麼?什麼都不需要付出,對不對?
2011-06-13 09:28:39
- 中國網:
確實。您提到這個,我感覺它更加親民化、更加的平易近人、更加的是每個人都能夠切實去做的一些細微的小事,一些細節,而可能更多我們聽到的所謂的慈善,它是戴著一個很高的帽子,甚至是只是有錢人的專利可以去做的,今天從您這裡面,我得到了不同的解讀。那另外一方面,我也在想,作為一個做實業的人來講,那我們可能對於慈善的理解,包括未來的發展,這種定位都是不同的。那您有沒有思考過,可能我們會以不同的方式,例如説像有的人那樣來成立基金會,或者某些慈善機構,或者以更好的方式去繼續這種慈善呢?
2011-06-13 09:31:49
- 楊卓舒:
也許會成立一個機構,但這個機構到底是以基金會的形式還是什麼樣的形式,還得需要細細地研究。我不希望用社會的錢,如果成立基金會,也就是做大自己,把專用的一筆慈善款拿出來,然後用它或者再投資、再擴大、再增值,然後讓它能夠永續利用,也包括可能要辦,或者將來三兩年後一定會辦養老院、孤兒院等等這些,辦慈善學校,包括醫院類的,這些一定會做的。但是,有人出主意説出一部分資金,然後經過國家批准以後,還可以吸納一部分社會資金,我還不想這樣做。
2011-06-13 09:32:18
- 中國網:
您是在做我們這樣一個實業之前,就會有想法説我將來要做什麼什麼樣的事情,例如説養老院、孤兒院,可能這是最終的目標。但是我通過我的其他方面的努力,去為我積累一定的,等於説積累一定的資本也好,或者一些基礎也好,讓我去最終實現我的目標,我不知道您是哪一種?
2011-06-13 09:33:04
- 楊卓舒:
都不是。我辦企業之初不是為了將來能夠辦敬老院、養老院和孤兒院、辦慈善學校,和大量的做慈善的事業,不是為了這個目的。但是本質上是一樣的,因為我自少年到青年,我的理想一直是從政,獻身給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然後再寫著千古不朽的文章,這是中國文人士大夫這種幾千年來“讀書做官為天下”這樣一種情結,畢竟已經成了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後來發現自己性格不適合從政,於是轉向做實業,去搞房地産。搞房地産也一直在探求,剛剛有了一些積累的時候,就想多辦些實業,能給國家在幾個方面做成一些樣板、模型,社會模型,能在全國推廣等等。
比如説我們實業上做過服裝産業園,現在又搞文化産業、養老産業、現代農業等等這一系列,包括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的高科技材料等等。説産業報國,報國,國是誰組成的?國也是老百姓組成的。社會,好人關心社會,這是我一句話,社會是誰?社會也是群體。所以説,做企業也是這樣一種初衷,這樣一種想法,而且一直唸唸不忘從政,老覺得企業不管辦得多大,這一生不能從政。
2011-06-13 09:33:33
- 楊卓舒:
這對於我來説也是很遺憾、很悲哀、很不成功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有了經濟力量,做一些慈善的事情,就是很自然不過的,它和自己的初衷、追求都是一致的。
2011-06-13 09:34:41
- 中國網:
我知道貴公司剛剛推出了一項低碳建材産品,以及産業化的新技術,由此産生的技術創造,可以使新型的住宅年限在百年以上。那您能不能給我們很簡單地來説一下,這到底是一項什麼樣的技術?
2011-06-13 09:34:55
- 楊卓舒:
這是由22種國家專利形成的一個綜合的技術,這個技術通俗講,就是它的全部成功的訣竅就是一種黏合劑,這種黏合劑不僅有極高的黏合強度,而且零毒素,沒有任何毒素,並且能夠釋放出來負氧離子,這是在全世界目前唯一的。它的極強黏合度能達到什麼程度呢?經過美國500次速凍、速溫實驗,就在瞬間降到絕對零度,零下271度,然後又在瞬間升到1000度,500次之後,我們所合成的材料不發生任何品質變化,沒有任何變化,1000度它不燃燒。
2011-06-13 09:35:12
- 中國網:
它主要應用在什麼上面?
2011-06-13 09:35:32
- 楊卓舒:
它無處不在,你比如説我們整體造的房子,墻板、屋面、屋外面,包括桌子、椅子,我們所能看到的,除了像皮革類的,它代替不了纖維品,代替不了導體,就是它不能導電,不能透明。此外,無處不在,什麼都能做,沒有它不能做的。我們已經在用,一開始主要就是國家發改委扶持的一個重點項目,前三年主要是在俄羅斯、在沙特、在南非生産房屋,現在已經在一些省,比如河北,它已經被省建設廳強制推廣。這樣一種新型材料,它是絕對低碳的。因為它的原材料是建築物的垃圾、石粉、秸稈之類的。它百分之百就是環保,百分之百就是低碳,完全符合國家的發展方向,是這樣的一個材料,是新型材料。在造價上與傳統的基本相等,但是工期大大縮短,房屋的抗震能力大大提高,空間由於它墻板變薄,空間變大。所以,效益也是非常顯著的。
2011-06-13 09:35:42
- 中國網:
您將來的目標是什麼樣的?發展到什麼程度算好呢?
2011-06-13 09:37:52
- 楊卓舒:
能辦到國際水準,非常優秀的企業,現代的大企業,這是我們的目標。在這個同時,能夠搞全國最好的慈善機構。要這樣聯繫起來看就是,辦好企業,多産生效益,然後用效益再去多做慈善事業。大體就是這樣。
2011-06-13 09:38:30
- 中國網:
您既是董事長也是企業法人,手下那麼多人,作為您來講的話,最想對他們説一些什麼?
2011-06-13 09:38:42
- 楊卓舒:
每個人都應該善良、高貴,這是成功和幸福的前提,也是養育孩子一代一代幸福的前提,這是我對我員工、對所有人的一種期望。如果你不善良、不高貴,你就要影響你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不善良、不高貴,無論他處在什麼社會,最壞的人他都反對、他都厭惡,最壞的人都喜歡好人,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好人也同樣能給壞人帶來好處,這是最基本的利益關係。所以,你善良、高貴,你還未必能夠成功;如果你要不善良、不高貴,你的生活也將一塌糊塗。常言講“積善人家必有餘慶”,我特別希望我們每個員工都能夠用自己的善心影響自己的孩子,影響自己的家庭,一代一代傳下去,這就是我對我員工的期望。
人之初,性本善也罷,性本惡也罷,這句話它本身不是為了要表達善和惡,這句話的目的是後來社會在使人變惡,後來社會也可以使人變善,這種教化的作用,教化特別重要。所以很多人在爭來爭去,都爭在到底是性善呢?還是性惡呢?沒有意義,之初什麼都有可能,也可能善,也可能惡,沒有任何意義,爭論這個問題。關鍵在後來的教育,在社會。所以説,這才是本質的東西,就是教化,而這個教化不但是這個東西,是生活本身在完成對人的教化。如果生活是醜陋的、骯髒的,人久而久之,很多人也將變得醜陋和骯髒,是生活本身。
2011-06-13 09:39:08
- 中國網:
卓達現在做得非常大了,您覺得最主要依靠的是什麼?
2011-06-13 09:40:32
- 楊卓舒:
卓達的發展模式已經形成自己的特色,那就是産業地産。所以,産業地産就是為地方政府帶來永遠長久的稅收、巨大的稅收,安置就業,拉動當地經濟,從而也發展我們的房地産,或者交換來我們的房地産,這就是卓達現在能夠做大一個最根本的原因。你看我們在山東,我們給政府建三十萬噸的大港和臨港工業園區,還有新型建材(項目)。我們在天津,就是北京東南五環外,大約二十分鐘的車程,我們給地方政府帶來了養老和養老産業、文化産業、現代農業産業、高科技産業,這在北京也是絕無僅有的,在京津這兒。這是我們的發展基本模式,這和卓達講的産業報國、社會理想,包括後來又做了一些慈善的事情,都是一脈相承的,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奉獻社會,先予後取。
2011-06-13 09:40:48
- 中國網:
目前為止,在您的生命歷程當中,讓您比較遺憾的和比較欣慰的事情是什麼?
2011-06-13 09:41:21
- 楊卓舒:
比較遺憾的就是沒從政。比較欣慰的是,我認為我是一個真正的人。真正的人應該是內心高貴的,不等於説沒毛病,我是一個時時內疚、時時批判和反省自己的人,但是這種時時內疚,時時批判、反省自己,恰好是這個民族所匱乏的。我幾十年來,不論對父母、對兄弟姊妹、對朋友、對我的下屬、對我的同事、對社會,我都竭盡全力往好了做,竭盡全力往好了做,所以我就特別累。但是每做完之後,我又反省自己做得還不夠,於是就老處在內疚、精神折磨當中,老覺得內疚。我非常非常孝順,我才是中國第一大孝子,我對我父母的孝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然後我又把這種孝推廣到養老當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才叫真孝。
但是我還是覺得我做得不夠,我覺得我做的對不起我父母,人們都説天下無雙,我對此,對父母的孝順,但是我還覺得我做得很不夠,而且我發自肺腑的感覺,我還後悔,我還是做得不夠。我父親臥在床上十年,我用16個人護理他,人能做到的一切都做到了,這時候他已經沒法感受了。我的母親現在還健在,用9個人在護理她,她已經不能交流了,她也無法表達什麼了。我記得我媽媽在過去生病的時候,我去看我媽媽,趕到醫院,我媽媽把弟弟妹妹趕出去了,我媽媽拉著我的手就哭了,説:“你不僅是我的兒子,我不僅是你媽,我們還是朋友,你不點兒,五歲就開始做飯,從小就幫著媽媽擔負家裏的責任。”所以,我覺得這些都是應該的。
2011-06-13 09:41:42
- 中國網:
其實您做的這些,您的孩子都會看到,您的員工都可以感受得到。在最後呢,我們也是送上我們的祝福,當然也希望您能夠越來越接近自己的理想。
2011-06-13 09:43:28
- 楊卓舒:
非常感謝!
2011-06-13 09:43:40
- 中國網:
謝謝您!我們今天很高興地和楊總聊了他對慈善的理解,當然在他的身上我感覺到了很多的理想和想法。好,歡迎您再一次地關注我們的《中國訪談》。讓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責編:王瑞芳)
2011-06-13 09:43:55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 http://mp4.china.com.cn/flv/olderDataft/olderDatasjmj/2011_05_27zhuoda_1306473778.mp4
圖片大圖:
-
希望能生活在一個充滿愛心、公正、陽光、合理、安全這樣的社會環境裏
中國網
-
慈善僅僅局限企業家、靠有錢的人來資助是不行的,整個社會都應該是慈善的。
中國網
-
卓達集團董事長楊卓舒做客訪談談他的慈善觀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