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大使:坎昆會議將是次艱難談判

   嘉賓:丹麥駐華大使 裴德盛
   時間:2010年11月29日10:00
   簡介:去年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留下一份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而談判各方都表示失望。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11月29日將在墨西哥坎昆舉行,氣候談判是否有新進展?坎昆會議又是否有可能達成有法律約束的協議?29日丹麥駐華大使裴德盛做客中國訪談節目,敬請關注!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訪談頁

活動標題

  • 丹麥大使:坎昆氣候會議將是一次艱難談判

活動描述

  • 嘉賓:丹麥駐華大使裴德盛時間:2010年11月29日10:00 簡介:去年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留下一份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而談判各方都表示失望。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11月29日將在墨西哥坎昆舉行,氣候談判是否有新進展?坎昆會議又是否有可能達成有法律約束的協議?29日丹麥駐華大使裴德盛做客中國訪談節目,敬請關注!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最近一年,丹麥受到了世人的廣泛關注,這份關注不僅來自2010年上海世博會當中丹麥國家館的精彩,來自於哥本哈根會議,更來自於丹麥高速發展的經濟。今年是中丹兩國建交60週年,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時刻,我們特別邀請到丹麥駐華大使裴德盛先生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請他與我們一起聊聊引人關注的國家—丹麥。

    大使先生你好,歡迎您做客中國訪談。首先先請您與我們中國網的網友打個招呼。

    2010-11-26 09:12:00

  • 裴德盛:

    我非常高興能夠接受中國網的採訪,我知道中國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網路媒體。我是丹麥駐華大使裴德盛,我到中國僅僅幾個月的時間,但是我非常高興來到中國工作,因為中國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國家。

    2010-11-26 09:12:31

  • 中國網:

    您上任已經一個多月了,在這個時間裏工作狀況怎麼樣?您對北京的生活還適應嗎?

    2010-11-26 09:13:02

  • 裴德盛:

    我是今年9月1號開始到丹麥駐中國使館任職的,大概9月份是所有的大使到使館任職的時間。我到中國工作已經第三個月了。因為我的工作領域涉及到中國,從80年代中期開始,在過去25年裏面我每年都有機會到中國出差,所以我對中國是非常熟悉的。

    2010-11-26 09:13:41

  • 中國網:

    在剛剛落幕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當中,丹麥館成為了最受遊客歡迎的國家館之一,尤其是其中的小美人魚受到大家的特別青睞。您認為丹麥在這次的上海世博會當中最大收穫是什麼?是不是達到了預期目標?您能不能給我們總體評價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

    2010-11-26 09:13:55

  • 裴德盛:

    我認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可以説是現代化的中國和世界進行交流的特別好的機會。正如兩年前北京奧運會一樣,今天整個世界都在關注上海世博會。而且這次的世博會展示了中國政府和上海市政府雄心勃勃的龐大計劃,其中中國各省都有自己的展廳,展示了他們最好的技術和文化。

    因此,丹麥也想在世博會當中展示丹麥最優秀的東西,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把小美人魚像送到世博會的原因,因為小美人魚像在丹麥已經有100年的歷史了。我們很高興小美人魚能夠在有生以來首次走出國門,來到中國。我們也很高興她可以到中國來,因為中國人民對安徒生童話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

    2010-11-26 09:14:09

  • 裴德盛:

    中國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有13億人口,中國可以説是在丹麥以外對安徒生的童話最為欣賞和最為理解的國家。我們也很高興的看到,小美人魚像在上海受到熱烈的歡迎,現在小美人魚像已經安全返回到丹麥了。

    丹麥人通過上海世博會學到了很多東西,我們看到除了歐洲、亞洲還有其他的國家都將自己獨特的東西,和最新的科技都展現在世博會。所以我認為2010年世博會即使在未來,它可能也會作為有史以來最為成功的世博會,永遠讓大家記住,因為它展示了最新的現代科技和建築成就,和各種新的産業。

    2010-11-26 09:14:22

  • 中國網:

    我在世博會當中看到也大量的遊客和像國寶級的小美人魚像進行合影,可以説這次丹麥館在上海世博會當中的展出非常成功,我也表達我的祝賀和恭喜。

    2010-11-26 09:14:35

  • 裴德盛:

    謝謝。

    2010-11-26 09:14:53

  • 中國網:

    今年是中國與丹麥建交60週年,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丹麥大使館安排了哪些慶祝的活動來推動兩國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呢?

    2010-11-26 09:15:03

  • 裴德盛:

    我們和中國領導有很密切的合作,我們舉行了很多活動來慶祝週年,因為兩國關係已經走過了60年的風風雨雨。我到中國才僅僅幾個月的時間,我已經接待了8次來訪,有兩次是王室成員到中國訪問,也有中國的代表團到丹麥進行訪問,這些都是政治層面的交流。明年我們希望兩國之間的互訪能夠繼續進行。

    在文化層面,我們也舉行了很多活動,比如説我們舉辦的騎回自行車活動,我們希望更多的中國人能夠重新騎到自行車。

    另外我們丹麥二王子約阿希姆來北京訪問的時候,和清華大學一起合辦騎自行車的活動,當時王子和清華大學的領導和200多位學生代表在他們的校園裏面騎自行車。

    2010-11-26 09:16:17

  • 裴德盛:

    我們今年4、5月的時候出版了介紹丹麥人辛德貝格的書,辛德貝格是丹麥的工程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南京大屠殺期間,他建了一個難民營,拯救了上萬中國難民的生命。

    在我們使館也舉行了很多慶祝性的活動。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1週年,而我們兩國的建交歷史已經有60週年了,所以説明我們兩國有一個長期悠久的歷史。

    今年可以讓大家記住的活動可能有辛德貝格的書,騎自行車活動,還有兩國的互訪。此外,我想中國人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小美人魚來到了中國。

    2010-11-26 09:16:48

  • 中國網:

    最近一年丹麥受到了世人的廣泛關注,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聯合國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您認為聯合國為什麼會選在哥本哈根舉行這次氣候大會?丹麥在應對氣候變化上的態度是怎樣的?

    2010-11-26 09:17:03

  • 裴德盛:

    之所以丹麥政府要在哥本哈根舉辦第15次世界氣候大會,是因為丹麥政府要促成加快各國之間能夠達成一個新的關於氣候變化的協議。由於丹麥首相拉斯穆森和當時的氣候大臣康妮的辛苦努力,在哥本哈根大會達成了哥本哈根協議,這是為全球達成氣候變化協議的最大的目的。

    在哥本哈根協議裏面,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國際性的協議,因為它表達了各國希望達成一項全球氣候變化協議的意願。同時,它也要求我們未來的氣溫增高不能超過2攝氏度。

    2010-11-26 09:17:16

  • 中國網:

    從哥本哈根會議到坎昆會議,您認為氣候問題有什麼樣的進展?您對於坎昆會議有什麼樣的期待?

    2010-11-26 09:17:28

  • 裴德盛:

    丹麥以及歐盟27成員國非常希望哥本哈根會議能夠為促進坎昆會議的成功做出貢獻。但是我知道坎昆會議將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會議。比如現在有幾個當前比較重要的話題,比如技術層面和金融層面。可能會對具體問題達成部分協議,之後才會討論達成一個綜合性的協議。

    我知道現在世界上許多主要國家在推進氣候以及能源政策方面都面臨很多困難,這是一個非常艱巨的工作,但是丹麥和歐盟將一起努力,為促進氣候協議的最後達成做出貢獻。

    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能源、環境、氣候、政策,這幾項是相互之間有關聯,但是它們又是不同的政策。

    2010-11-26 09:17:41

  • 裴德盛:

    在通過國際談判達成關於氣候變化的綜合性的整體協議方面,我們還是需要一個艱難和緩慢的進程。所以我們一方面要有現實的考慮,但是我也希望能夠制定一個宏偉的,可以達到的目標。

    我們希望在坎昆會議上我們能夠就更多的議題達到共識,最後達成一個全球性的協議,這個可能在南非的會議上才能達成。當然這些問題可能聽起來是非常複雜,但是它對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夠享有乾淨的空氣、水和美好的環境。

    我們想達到這個目的,必須要制定可持續發展的能源和氣候政策。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另外一個原則就是我們要知道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發展背景。所以,各國都要做出妥協,可以説我們是有共同,但是是有區別的情況。不然的話,各國就可能失去一個能夠戰勝氣候變化的機會,這樣帶來的惡果是更多的洪水、旱災以及更多的災害帶來的影響。

    2010-11-26 09:18:07

  • 裴德盛:

    出於以上原因,丹麥正在努力應對氣候變化。我們也知道這是一項代價非常昂貴的工作。如果我們努力就可以得到乾淨的空氣、水源、環境,以及一個穩定的氣候條件。

    丹麥作為歐盟成員國之一,我們希望歐盟能夠減排30%。在2020年以前我們希望減排30%,我們也希望其他國家可以效倣我們,做出他們的減排目標。中國現在也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所以在下一個五年計劃當中也制定出宏偉的目標,我認為這是中國政府做出的非常明智的選擇。

    2010-11-26 09:18:19

  • 中國網:

    您認為坎昆會議是否可以達成一種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條約?

    2010-11-26 09:18:31

  • 裴德盛:

    我不認為。但是我認為各國可以就一些複雜的問題達成一些部分性的協議,以便將來可以達成一個綜合性的協議。

    2010-11-26 09:18:45

  • 中國網:

    您做了五年丹麥駐美國大使,在此期間你到過美國很多大學進行講課,您講課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有沒有在中國大學進行講課的打算?

    2010-11-26 09:18:58

  • 裴德盛:

    我在美國五年期間,的確訪問了許多美國大學,和他們大學裏面的教授和學生見面,我認為大學裏面的教授和學生是這個國家的最優秀的人才。我認為從一個國家大學裏面的學生和教授的素質,以及他們的學術水準,就可以看到這個國家的未來。

    在美國他們有很多優秀的大學,裏面整合了許多非常好資源,所以這也説明美國的未來是很好的。我去的大學也是想聽聽大學的教授和學生對我們剛才探討的問題,他們有什麼樣的看法,比如説對環境、氣候變化和政治方面的問題。同時我也向他們介紹了丹麥的政策和情況,我希望和他們開誠佈公的進行談話。

    2010-11-26 09:19:10

  • 裴德盛:

    我也想在中國進行類似的講座,中國有很多優秀的大學,所以我期待著訪問這些大學。中國地大物博,各地的情況都不一樣,都有自己的特色,我希望能到中國各地訪問和講學,和各種社會層面的人進行交流和接觸。

    我上周去訪問了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可以説是中國最優秀的大學之一,也可以説它是中國的麻省理工大學。我還和清華校長顧秉林進行見面,他在丹麥奧胡斯大學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

    我很期待能夠訪問中國的各個大學,和學生與教授們就世界上的熱點問題進行交流。正如在美國的大學裏面感受的一樣,我認為中國的大學生和教授們也代表著中國的未來。

    2010-11-26 09:19:29

  • 裴德盛:

    當然,國家的發展也離不開軍隊、工人和農民的辛勤努力,但是在高科技非常發達的社會裏面,大學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未來。我們在丹麥也做了類似的事情,丹麥是一個很小的國家,所以我們更需要有這種創新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在全球立於不敗之地。更需要去好好學習,我們希望邀請中國學生來丹麥,同時我們要把丹麥學生送到美國、中國來學習,只有通過相互的學習我們才能獲得創新的靈感。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才能夠從其他國家學到東西,獲得靈感,才會獲得創新。我們丹麥的文化和歷史傳統就是習慣面對挑戰。

    2010-11-26 09:19:43

  • 中國網:

    以大使的身份來進行講課,是不是想通過這樣一種特殊的渠道,來與民眾進行溝通?

    2010-11-26 09:19:55

  • 裴德盛:

    我總是希望能有機會出去和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不同人見面,所以我不光會去大學,我還希望去了解更多中國各地和各領域的人。我認為這種文化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和商務上的合作和政治上的合作是同樣的重要。

    我雖然到中國幾個月,但是我深深的感覺到中國是一個非常開放的,非常有包容性的國家,所以我對此的印象非常深刻。

    在國際交流過程當中,我們應該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了解對方的觀點,這樣才能洞察對方,才能真正的帶來和平。我們花很長時間了解我剛才説的這幾點。

    其實現在全世界最大挑戰是全球化帶來的挑戰。我感覺社會上,和各個國家之間是相互開放和透明化,所以這樣就可以更好的進行科學領域和政治上以及商務上的合作。

    2010-11-26 09:20:08

  • 裴德盛:

    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對中國的未來是非常重要的,要想使各政策成功的話,也要知道國際社會在想什麼。

    比如丹麥是很小的國家,但是我們對世界也是非常的開放,比如我們駐中國使館就是丹麥駐外使館裏面最大一個,這表明我們想從中國學到更多的東西,想同中國進行更多的合作。

    我想強調,在各國之間相互密切接觸的過程當中,並不是説我們各個國家將來要變成同一種模式。比如丹麥有自己獨特的建築,和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我們也是在從其他國家獲取靈感以後才得來的。

    中國作為東亞擁有古老文明的國家,它也發明瞭自己獨特的建築和語言體系,所以這是中國的特色。我們必須,也要加快互相學習和交流的步伐,因為現在世界的大環境就是經濟技術在不斷發展。

    2010-11-26 09:20:23

  • 中國網:

    非常期待您能在中國的大學裏面進行精彩的講課。

    現在我們説一下丹麥這個國家,我們知道的丹麥是經濟發展水準非常高的國家,他的每人平均國民生産總值達到4萬多,國際競爭力排在世界第四。我們想知道,丹麥是如何達到這樣一種發展水準的?他的發展優勢是什麼?

    2010-11-26 09:20:37

  • 裴德盛:

    我認為丹麥的模式成功的地方是政府方面和民間的私人企業方面能夠共存,共同的繁榮發展。這是一個特點。一方面作為政府的福利模式就是讓所有的公民能夠享受到免費的醫療和教育,我們所有的公共設施都是對大家開放的。

    另外我們的公司是有現代化的競爭力的,因為我們把這兩個方面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樣公司可以輕易的解僱員工,但是政府可以讓他們在被解雇以後還可以有一個較高的生活水準,這是一個有機的結合。

    因為我們的國民付了很高的稅,所以他們對政府的期待也很高,我們每次選舉的時候,都是選那些可以給我們提供更好的教育和醫療政府。另外我想強調,丹麥社會是一個非常公平社會,大家都是人人平等的。我們非常強調人人平等這一點,我們現在的社會可以説只有一個社會階層就是中産階級。

    2010-11-26 09:20:56

  • 裴德盛:

    我認為不管是東方社會,還是西方社會,都應該時時刻刻記得社會的發展模式,怎麼能夠在世界上立於不敗之地,在丹麥我們也是時時刻刻牢記這一點。

    丹麥的公司國際化也是在不斷進行之中,這些公司一直在東歐、亞洲建立自己的分公司,我們也是要支援這些公司的發展。丹麥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非常注重自由貿易,所以我們的現代生活水準和社會發展是通過自由貿易獲得的。另外丹麥的一個特點就是沒有國營企業,因為我們這個國家太小了,我們負擔不起國營企業的花銷。我們的公司都是私營的小企業。

    但是我剛才説的,一直有一個平衡的機制,就是我們政府要做好政府的公共事務,而私營企業就是更好的提高他們的競爭力,從而達到一個很好的平衡,讓這個社會沒有窮人,人人平等。

    2010-11-26 09:21:15

  • 裴德盛:

    我們在西方國家也是很有名的,因為我們的稅特別高,雖然我們的收入也是很高的。我在美國大學做講座的時候,許多教授和學生問我,為什麼我們的稅那麼高,為什麼還有人願意工作呢?我的回答是,丹麥人工作是出於愛好和興趣。他們從事護士、醫生、農民的工作,他們不是為了發財、致富,是處於興趣才做這樣的工作的。所以我們國家沒有特別富的富翁,也沒有特別窮的窮人。

    我聽説一個世界機構的調查裏面,丹麥人被評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我想就是我剛才説的原因,就是政府的公平,和民間企業當中達成了很好的平衡。

    2010-11-26 09:22:33

  • 中國網:

    聽説丹麥被福布斯雜誌評為最佳商業國家,好像已經是三連冠了,在丹麥投資有哪些特殊的優勢?

    2010-11-26 09:22:51

  • 裴德盛:

    正如你説的,福布斯做的調查裏面,他們綜合各方麵條件和評比的規定,發現丹麥從事商務環境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且丹麥還有一個特色,就是中國的中小企業非常有創造力,非常有活力,所以如果中國公司到丹麥做生意,這些中小企業可以做中國企業的承包商,他們將會是非常好的組合。

    丹麥有許多一流的公司,比如説農業、工業、可再生能和提高能效的領域都做的非常優秀。如果中國企業到丹麥去,和這些公司進行合作或者是購買這些公司的股份,這對兩國都是雙贏的局面。

    我認為中國人的做商務的頭腦和丹麥人的賦予創新的精神可以有機的結合起來。雖然我們兩國的大小、規模相差很遠,距離也很遠,而且歷史背景各不相同,但是我想我們在商務方面進行合作還是很有前景的。

    2010-11-26 09:23:06

  • 中國網:

    今年是中丹兩國建交60週年,在這裡我們祝願中丹兩國的關係能夠越來越好。再次感謝您能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感謝您能接受我的採訪。謝謝。

    2010-11-26 09:23:19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ft/olderDatazfgy/101129dmds.wmv

圖片大圖:

  • 我認為不管是東方社會,還是西方社會,都應該時時刻刻記得社會的發展模式。

    中國網 楊楠

  • 清華大學可以説是中國最優秀的大學之一,也可以説它是中國的麻省理工大學。

    中國網 楊楠

  • 丹麥作為歐盟成員國之一,我們希望歐盟能夠減排30%。

    中國網 楊楠

  • 我們希望在坎昆會議上我們能夠就更多的議題達到共識。

    中國網 楊楠

  • 坎昆會議將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會議。

    中國網 楊楠

  • 兩國關係已經走過了60年的風風雨雨。

    中國網 楊楠

  • 2010年世博會即使在未來,它可能也會作為有史以來最為成功的世博會。

    中國網 楊楠

  • 小美人魚像在上海受到熱烈的歡迎,現在小美人魚像已經安全的返回到丹麥了.

    中國網 楊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