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國:用藝術的眼睛看世界

    時間:2010年11月9日14:00
    嘉賓:原北京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市文聯理事 程振國
    簡介:中國歷代的繪畫內容和詩詞內容都是畫家的審美及情緒的一種表達,也表現了不同的歷史環境下而産生的人生觀。那麼在當今社會,畫家通過怎樣的題材、用什麼樣的筆墨語言來述説內心世界和擔負的職責呢?請聽原北京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程振國老師談談他對畫家的責任感有怎樣的認識。
文字實錄 圖片實錄 返回訪談頁

活動標題

  • 程振國:用畫家的眼睛看世界

活動描述

  •     時間:2010年11月9日14:00     嘉賓:原北京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市文聯理事 程振國     簡介:中國歷代的繪畫內容和詩詞內容都是畫家的審美及情緒的一種表達,也表現了不同的歷史環境下而産生的人生觀。那麼在當今社會,畫家通過怎樣的題材、用什麼樣的筆墨語言來述説內心世界和擔負的職責呢?請聽原北京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程振國老師談談他對畫家的責任感有怎樣的認識。

文字內容:

  • 中國網:

    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我是主持人薇娜。中國歷代的繪畫內容和詩詞內容大都反映了畫家的一種審美和情趣的表達,同時也反映不同歷史背景之下畫家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在當今社會畫家通過怎樣的題材,用什麼樣的筆墨語言敘述他們的內心世界和責任的擔當呢?今天我有請到了中國美協理事,原北京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程振國老師來談談他對畫家責任感的認識。程老師您好!

    2010-11-04 14:56:48

  • 程振國:

    你好!

    2010-11-04 14:57:31

  • 中國網:

    我在很多報道中知道您有很多巨幅作品,比如説1997年參與了江澤民同志題詞的《錦繡中華》,這是12米×4米的巨幅山水畫,2009年也為中國駐美國使館創作了一幅4.5米×1米的《峽江一路雲》,名字非常好聽。我想請問您的巨幅山水的創作是不是比平常畫家篇幅小一點的創作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呢?

    2010-11-04 14:57:44

  • 程振國:

    是的。因為在歷史上創造大幅畫的不是很多,當今我們的建築,尤其是現代建築比較高大,按需要佈置一些篇幅比較大的。

    過去古人一是中長,二是小品,像手卷、扇面屬於把玩之物,篇幅很小,手卷都是很窄,很長,一般都放在案頭上,打開來欣賞它。今天我們這種大的篇幅就需要非常大的,比如人民大會堂,我們在電視裏報道裏看到有很多大篇幅的作品。

    2010-11-04 14:58:04

  • 中國網:

    巨幅的創作在西方見的早一些,像西方教堂繪畫的形式。

    2010-11-04 14:58:59

  • 程振國:

    對,他們以宗教形式比較多。

    2010-11-04 14:59:10

  • 中國網:

    我想您作為美術界公認的,有駕馭巨制能力的少數畫家之一,我想請您總結一下您的創作感悟是什麼呢?

    2010-11-04 14:59:18

  • 程振國:

    大畫需要把握大關係,你不能把整幅畫畫的沒有主題,畫得很碎,缺乏一種整體的效果,今天我們定名為“公共藝術”,它屬於公共場合大家欣賞的。首先,我們要從內容上把握大家讀得懂,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其實畫家和作家一樣,作家是寫出小説來要使讀者讀得懂。

    2010-11-04 14:59:27

  • 中國網:

    如果讀者讀不懂的話就失去它的價值了。

    2010-11-04 14:59:59

  • 程振國:

    是的,繪畫也是一樣,畫家是搞創作,創作出的東西就如同講故事,寫小説一樣。第二點是從形式的角度,一般畫大的境界的,因為大畫適合於表達大的境界,比如像北方畫家是長城的題材,南方像長江三峽的題材,像名山,如黃山、漓江,素材非常磅薄,而且大家了解,一提長城沒有中國人不知道的,一提桂林人中國人沒有不知道的。這樣大家比較熟悉的。

    2010-11-04 15:00:09

  • 中國網:

    這樣會容易産生共鳴和認同。

    2010-11-08 16:18:36

  • 程振國:

    是的。再有就是表達畫家的一種心境。這種心境就是看畫家你對大自然的理解,你從什麼角度來觀察它。

    2010-11-08 16:18:56

  • 中國網:

    可能每個人在面對長城有自己的想法,你怎麼樣把自己最獨特的東西通過繪畫表達出來。

    2010-11-08 16:19:36

  • 程振國:

    是的。有人問你畫長城哪一段,我説哪一段都不是。像北方長城,我們今天畫的長城基本都是明代修的那種長城,秦朝都是土長城。我去過很多地方,明代修的地方我幾乎都去寫生過。我把各個地區,就是在我眼裏認為最美的,最適合於繪畫,用繪畫語言藝術表達的,把這些東西集中在畫面上。無所謂是居庸關還是八達嶺,我是以這種角度來表達長城的。

    三峽也是如此,我們去過多次三峽,到實地寫生,而且也拍了很多照片,甚至我們都在那兒住很長時間。

    2010-11-08 16:19:42

  • 中國網:

    就是去認真地走近它,體會它,然後把它創作出來,它的靈魂就更鮮活,也讓大家更能看到很深的情緒,審美,一種感情的表達。

    我知道您師從很多名師學習山水畫的創作。我也想問問您,您幾十年的繪畫學習創作到發揚,您是怎樣從以前的東西傳承傳統的,又形成現在很獨特的風格?

    2010-11-08 16:20:09

  • 程振國:

    中國繪畫的學習,近幾十年主要是兩種形式,一種是院校,一種是拜師學藝,我走的是拜師學藝這條路,因為我的老師是梁樹年、白雪石、郭北巒先生,50、60年代北京很多名家我都接觸過。老師那一代人非常注重中國文化的傳承,而且傳承了中國很多詩詞、古文、史論,他們涉獵的面非常廣,這樣就影響了我們這一代。我們從小不單單是光學習傳統繪畫,在學習傳統繪畫的同時對中國的書法、金石、篆刻、詩詞等等這一切都共同來學習。

    2010-11-08 16:20:46

  • 中國網:

    是一種厚積薄發的概念。

    2010-11-08 16:21:11

  • 程振國:

    是的。到今天我們才深深地認識到,中國繪畫不是我單純地學習繪畫就能成為一個畫家,它可以説是在中國文化的基礎之上,必須要吸納很多綜合藝術,來承載著繪畫的發展,所以説現在我們依然在閒暇的時寫寫字,讀讀詩,這是我感覺到幾十年來老師對我們的教誨,一種影響,一直延續到現在。

    2010-11-08 16:21:29

  • 中國網:

    和老師在一起學習的時候,會吸收很多老師在思想上的精華。但我們可能都有這樣的感覺,我們學習老師,都有一種期望或奮鬥目標,就是青出於藍勝於藍,就是要形成自己的風格。

    2010-11-08 16:21:46

  • 程振國:

    是。當時梁先生已經去世,梁先生去世的時候已經90高齡。他們那個年代,繪畫在50年代還是受清朝繪畫的影響,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開始提倡繪畫要創新。在這口號影響下,中國涌現了很多優秀的畫家,南方的傅抱石先生,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名字了。北京當時像李可染先生、白雪石先生、梁樹年先生,他們都是走到大自然寫生,重新認識大自然。因為清朝的繪畫是延續古人。對大自然不是非常得重視,從60年代初提倡中國繪畫要創新,人們就走向了大自然。當時在南京的江蘇畫苑,錢松岩、宋文治、亞明、魏紫熙這四位畫家在當時南京是比較有名的,在新安江、工地現場去寫生,畫了很多素材,回來創作了一大批非常優秀的作品。

    2010-11-08 16:21:57

  • 中國網:

    所以那段時間可以説是中國繪畫從受清朝歷史的影響,開始有一些轉變了。您那時候是否受到了影響?

    2010-11-08 16:22:22

  • 程振國:

    那時候我們還小,但是我們已經默默地感受到了繪畫要繼承傳統,不能認為傳統裏都是有效的,而是怎麼把傳統裏優秀的東西挖掘出來,而且通過寫生,通過走向大自然,把最優秀的東西,我們眼裏所看到大自然的物象變成繪畫的圖形。當時我們潛移默化受到了影響,因為當時是有意識這麼來做,不是無意識的。

    2010-11-08 16:22:44

  • 中國網:

    我想繪畫想法的改變不是通過一個畫家的想法或者努力來實現的,而是一個時代的群體有這個意識,有這樣的覺醒來做這樣的事情。

    2010-11-08 16:23:06

  • 程振國:

    是的,它代表了一個時代。緊接著是文革,文革當中,畫家也基本上都擱筆了,很多老畫家都到幹校、農村去。文革之後,又有一個“八五新潮”,當時因為中國禁錮了十年,繪畫到底怎麼走大家非常茫然。那時候有一些年輕人剛剛看到了一些國外的東西,就誤認為國外的東西就是先進的。又過了若干年,人們慢慢又清醒了,大家冷靜思考之後,發現其實外國人認為優秀的東西未必適合於中國人藝術的發展。

    2010-11-08 16:23:45

  • 中國網:

    這是有一些文化和審美的影響在裏面。

    2010-11-08 16:24:03

  • 程振國:

    是的,因為文化不同,社會取向、價值觀都有不同。在這種情況下,在90年代中國繪畫可以説又走上了正軌。無論從人物畫、花鳥畫、山水畫,人們逐漸認識到中國的傳統裏頭有非常優秀的元素,就看你對這個優秀的元素怎麼理解,怎麼認識,怎麼運用。自然規律的發展,應該是延續發展,就是傳統應該延續發展,再創造新的傳統。其實我們今天認為很現代的東西,就拿服裝舉例,可能我們穿的很現代,再過二十年就跟我們今天看清朝馬褂的感覺是一樣的。

    2010-11-08 16:24:12

  • 程振國:

    所以總的來説,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審美理念,我們作為畫家來説,我們的眼睛不是光盯在我們自己的畫面上,要看中國現在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這三十年來,我們要看它整個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發展,對外開放的發展,這樣使我們的眼界開闊,心境開闊,這對繪畫來説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2010-11-08 16:26:18

  • 中國網:

    這是保證繪畫積極發展,形成自己特色很重要的元素。您剛才也提到,我們是畫畫的,但畫家不能只會繪畫,只知道繪畫。除了其他藝術門類,我們也要觸類旁通,也要有所了解。您説過中國的畫家必須對中國的金石篆刻有所了解,不一定要成為書法家,但對這方面一定要有涉獵,要有認識,您怎麼看待其他藝術門類和繪畫的相通相融。

    2010-11-08 16:29:40

  • 程振國:

    “書畫相融”是中國古人總結的經驗,因為中國的造型藝術是從象形文字開始的。實際象形文字也是繪畫。當時有它的實用價值,因為這些文字和圖形中有生活中所必需的東西。

    2010-11-08 16:35:09

  • 中國網:

    既通過圖像傳達了意思,又有文字內容的東西存在。

    2010-11-08 16:38:34

  • 程振國:

    今天中國的漢字其實非常規範,我們從楷書來説,楷書比較規範,我們從唐朝歐陽詢寫的九重宮可以看出來,中國的漢字裏頭規範很多,點劃、用筆。為什麼漢字講究一種美呢?今天中國漢字已經成為一種書法藝術。文字提升成藝術,就證明它裏面的知識面要非常廣,裏面一定有非常深了內涵,否則談不上是藝術。它的內涵是非常深厚的。所以,我們在學習繪畫的同時必須要對書法重視,因為中國繪畫裏很多用筆、用墨是從中國書法的用筆裏頭引申過來的。

    再有就是像詩詞,我們是畫山水畫的,對大自然比較注重一些,非常喜歡歷史上山水田園詩,中國的詩不管是七絕、七律還是散體詩,它用文字是非常簡潔的。七絕就那二十幾個字。

    2010-11-08 16:39:09

  • 中國網:

    您這麼一説,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情,我們通常讀一首特別好的、描寫景色的詩裏,腦子裏自然會浮現一幅畫,所以詩詞文學和繪畫真的是相輔相成,相融相通的。

    2010-11-08 16:40:06

  • 程振國:

    是的,比如王勃寫的《滕王閣序》裏頭中有兩句:秋水與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就這麼幾個字,它營造出一個非常大的境界。所以文字對中國的繪畫影響非常大。山水田園詩營造出一種超過人們想像很高的境界,繪畫同樣也是營造這樣一個境界,只是兩種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2010-11-08 16:41:04

  • 程振國:

    而且它裏頭也富有哲理性。唐朝詩人劉禹錫有這麼兩句話,“乘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其實都是非常富有哲理的,而且表達了大自然的一種自然規律。

    2010-11-08 16:41:33

  • 中國網:

    就像繪畫一樣,可能這個詩只有14個字,畫只有這麼大。但看到了,看懂了,看明白了,你就能看到這些之外的東西。

    2010-11-08 16:41:51

  • 程振國:

    是的。因為中國文化還講究一種心境,講究內在,講究內涵,雖然繪畫是這麼有限的一張紙,詩也是這樣,有限的這麼幾個字,但它能營造一個非常寬廣的境界。

    2010-11-08 16:42:01

  • 中國網:

    它對我們審美的靈性和悟性要求很高。我知道您除了繪畫工作之外,平時也做了很多公益和慈善的事情,我們在很多捐贈儀式上看到了您的作品。您參與這些活動或事情,您自己的想法是什麼?

    2010-11-08 16:42:22

  • 程振國:

    我們的想法其實非常簡單。作為一個中國公民,我們首先要對我們的民族、國家有責任感,不管從你自身所從事的職業,就是延續發展,教育我們的年輕一代角度,還是你從事的事業怎麼為社會服務的角度來説,我認為對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是應該的,是作為每一個中國公民來説不可推卸的一種責任。

    2010-11-08 16:42:38

  • 中國網:

    必須有一種責任、一種擔當。

    2010-11-08 16:42:52

  • 程振國:

    是的。比如汶川地震的時候,在電視裏我看到一個老人,他家裏很窮,而且他是靠賣冰棍掙錢,他捐出了100元,而100元沒法用份量來計算。它不是一個數目的問題。

    2010-11-08 16:43:06

  • 中國網:

    這100元裏的情和意太濃太重了。

    2010-11-08 16:43:40

  • 程振國:

    是的。尤其我們國家改革開放這三十年來,從經濟到整個大的環境,都在蓬勃發展。作為我們公民來説,可以説是一種非常自豪的感覺。

    2010-11-08 16:43:47

  • 中國網:

    我們很幸運。

    2010-11-08 16:43:54

  • 中國網:

    非常幸運。歷史上比較昌盛的大唐,我這麼想像,大唐也未必能比得上我們今天。在這種好的環境下,我們更應該珍惜。

    2010-11-08 16:44:12

  • 中國網:

    也想著為它做一些什麼事情。

    2010-11-08 16:44:33

  • 程振國:

    這就是我從內心想做這件事情。

    2010-11-08 16:44:46

  • 中國網:

    您在汶川地震的時候,很多像您説的非常樸素,發生在我們身邊這些小的故事,真的感動我們太多太多了。我覺得真是因為有這些小小的感動,小小的激勵,才使我們每個人心中充滿了愛,再用這份愛去為別人做些什麼,我覺得這是良性迴圈。只有大家都付出努力,都去做些什麼,我們的社會才會越來越強,越來越好。您之前提到畫家與當今社會有一種共融,對社會應該有一些擔當。

    2010-11-08 16:45:22

  • 程振國:

    這個共融包括我們對當今時代發展應該有所了解。歷史上很多隱居,所謂入世、出世,這是在歷史條件下産生的一種特定人生觀。今天我們可以説是入世,我們就要做入世的一種責任。因為我們的職業就是繪畫,通過這個繪畫,通過自己的眼睛,觀察大自然中最美的東西,把這些東西奉獻給社會,展示出來,讓大家都能了解,而且通過這個讓人們了解中國藝術它的高深,它的價值觀,對整體社會發展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

    2010-11-08 16:45:42

  • 中國網:

    可能這些説到最基本,最基礎的是每一個身處這個社會,這個國家的人都應該與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無論我們做的是什麼責任,這一份擔當和責任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的,這樣我們社會才會越來越好。

    2010-11-08 16:46:06

  • 程振國:

    是這樣的。

    2010-11-08 16:46:18

  • 中國網:

    在我們節目結束的時候我想用這麼一句話來概括:我們作為社會的一份子,雖然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但每個人都應該對社會有所擔當。希望我們大家每一個人都用不同的方式回報這個社會,回報這個大家庭。非常感謝程老師作客我們的節目!謝謝您,朋友們再見!

    2010-11-08 16:46:28

  • 程振國:

    再見!

    2010-11-08 16:46:51

圖片內容:

視頻地址:

    mms://wmv5.china.com.cn/VOD/olderDataft/olderDatawhmr/2010-11-01-chengzhenguo.wmv

圖片大圖:

  • 原北京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市文聯理事 程振國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

    中國網 楊楠

  • 在中國文化的基礎之上吸納很多綜合藝術,來承載著繪畫的發展。

    中國網 楊楠

  • 其實畫家和作家一樣,做出的東西要使讀者讀得懂。

    中國網 楊楠

  • 訪談現場與主持人交流

    中國網 楊楠

  • 中國訪談錄製現場

    中國網 楊楠

  • 原北京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市文聯理事 程振國在中國網演播室

    中國網 楊楠

  • 眼界開闊,心境開闊,這對繪畫來説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中國網 楊楠

  • 中國傳統裏有非常優秀的元素,就看怎麼理解,怎麼認識,怎麼運用。

    中國網 楊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