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農業部定於2018年2月23日(週五)上午10時,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發佈會現場 中國網 郭天虎攝
寧啟文:
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今天的新聞發佈會,首先問候大家新春愉快,對大家長期以來對“三農”工作的關心和支援表示衷心的感謝。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將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作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舉措。2016年以來,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農業部、財政部等十個部門和單位科學制定方案,協同合力推進。相關省份積極主動作為,狠抓任務落實,試點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今天,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主要目的是介紹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的重要意義、主要成效,以及2018年重點工作安排。出席今天新聞發佈會的有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曾衍德,財政部農業司副巡視員凡科軍,農業部財務司副巡視員王晉臣。今天發佈會的議程主要有兩項:一是請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曾衍德司長介紹一下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的意義、成效和重點工作安排,二是回答記者的提問。首先請曾衍德司長介紹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的有關情況。
2018-02-23 10:08:24
曾衍德: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上午好,今天是正月初八,給大家拜個晚年。
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是中央確定的一項重大改革任務。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黨的十九大又明確提出擴大輪作休耕試點。這充分展現了中央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決心。2016年以來,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農業部、財政部等10個部門和單位,勇於扛起責任,履職盡責落實,有力有序推進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成效。其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
2018-02-23 10:08:47
曾衍德:
一、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是我國農業生産方式變革的積極探索
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于我國農業發展突出矛盾和國內外糧食市場供求變化作出的戰略安排,目的是促進耕地休養生息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一)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是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過去,為增産量保供給保吃飯,耕地超強度開發、水資源過度消耗、化肥農藥過量使用,農業生態環境嚴重透支。當前,亟需改變粗放的生産方式,把農業資源利用過高的強度“降”下來,把農業面源污染加重的趨勢“緩”下來,改變資源超強度利用的現狀、扭轉農業生態系統惡化的勢頭,實現資源永續利用。
(二)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開展輪作休耕試點,探索華北地下水漏斗區、湖南重金屬污染區和西北西南生態嚴重退化地區的有效治理方式,使污染的耕地逐步得到治理,使退化的生態逐步得到改善,讓水變清、山變綠、地變肥,美化農業農村生態環境,助力生態宜居。
(三)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是提高農業供給體系品質的重要途徑。我國糧食和農業生産連年豐收,農産品數量快速增長,倉滿庫盈、供應充足,但結構性矛盾突出,資源錯配和供需脫節的問題亟待解決。輪作休耕就是要壓減庫存壓力大的玉米和稻穀,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種植結構,減少無效供給,增加有效供給。
(四)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是鞏固提升糧食産能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現在糧食供求狀況改善了,負重的耕地、透支的環境也該“歇一歇”了。輪作主要是實行玉米大豆輪作,發揮大豆根瘤固氮、養地培肥作用,實現種地養地結合,農業可持續發展。休耕就是減少耕地水資源利用,使耕地得到休養生息,同時加以治理,確保急用之時耕地用得上、糧食産得出。
2018-02-23 10:11:56
曾衍德:
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取得積極成效
2016年輪作休耕試點面積616萬畝,主要在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湖南、貴州、雲南、甘肅9個省(區)實施。2017年輪作休耕試點面積1200萬畝,試點省份不變。兩年來,輪作休耕試點的內涵不斷豐富、路徑逐步清晰,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技術模式成熟適用,生態效應初步顯現。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生産與生態相協調。冷涼區建立了“三三輪作”模式,重金屬污染區和生態嚴重退化地區建立了“控害養地培肥”模式,地下水漏斗區建立了“一季雨養一季休耕”模式。河北省200萬畝季節性休耕,年壓采地下水3.6億立方米。另一個是,適區與適種相一致。選擇豆科、茄科、禾本科等養分利用互補、病蟲發生規律不同的作物進行搭配,提高光溫水利用效率,減少病蟲危害損失。吉林東部山區輪作大豆後,化肥使用量減少30%以上、農藥使用量減少50%左右。
(二)産業結構趨於優化,經濟效應初步顯現。主要體現在“三增”:一是作物産量增加。通過作物間的輪作倒茬和季節性休耕,給下茬作物提供了良好的地力基礎和充足的生長髮育時間,提高了産量、改善了品質。河北小麥冬季休耕後,將一年兩熟夏玉米改為晚播春玉米或早夏播玉米,畝産提高10%以上。二是有效供給增加。在輪作休耕帶動下,兩年全國調減籽粒玉米5000萬畝,增加大豆1900多萬畝,增加雜糧500多萬畝。三是農民收入增加。比如,黑龍江省海倫市輪作種植富硒、高蛋白大豆40多萬畝,通過精深加工轉化,成為農民增收、財政增稅的“金豆子”。
(三)管理方式規範有效,監督手段初步建立。種植面積變化“天眼”察。採用衛星遙感技術,對輪作休耕區域進行遙感監測,輪在哪、休在哪,輪了多少、休了多少,一掃就知、一目了然。耕地品質變化“地網”測。針對輪作休耕區土壤類型和集中連片情況,按照“大片萬畝、小片千畝”的原則,科學佈置近800個土壤監測網點,定點跟蹤耕地品質和肥力變化,為客觀評估輪作休耕成效提供依據。
總的看,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效果顯現,受到農民歡迎,正成為地方政府引領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措施,江蘇等一些省份主動作為,自主開展輪作休耕試點,初步形成了上下聯動、多方參與的良好態勢。
2018-02-23 1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