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人的山

發佈時間:2017-10-19 16:44:31 | 來源:光明網 | 作者:劉超 | 責任編輯:孔令瑤

關鍵詞:金滿村,山下,人畜,山中

“我們考慮過這種情況,在建設巴尼小鎮的時候就為後續發展做了規劃,不是只蓋了房子就完了。”羅建國介紹,巴尼小鎮除了定位為旅遊小鎮將來會發展旅遊相關産業外,還將建設合作組織,以集體經濟的形勢促進村民的增收,同時還將加強對村民們的勞動技能培訓,讓每個人有起碼的“一技之長”。“我們的目標是爭取達到戶均有1人在不同領域中務工。”羅建國表示。

現在,離搬入新房幾個月的時間,門才科已經在考慮下山後去學點什麼、做點什麼了。雖然還沒見過山下的新房,但是他對工作隊員的話很放心。

“他們説好,就差不了!”

出山

“只要她行,就供她上到大學”

相比于門才科一家對下山感到欣喜,還有很多人在琢磨著怎麼走出大山。

“我們村這些年走出了8個大學生。”金滿村村長忠三鄧告訴光明網記者。從小也是在山里長大的他對村裏的每戶人家都很熟悉,但是對於那幾個“有本事”考出去的娃他反倒記不太清了。

“都不回來了咯,就算回來也就在山腳下轉轉,沒人願意上去看看了。”忠三鄧印象最深的是一對兄弟,兩人都考上了大學,弟弟現在在外面做生意,事業小成,但也就偶爾過年回來一趟,“他的名字我都記不得了,見太少。”

事實上,不僅是這些大學生,金滿村的多數青壯勞動力都在廣東一帶打工,大概有300多人。這300多人每年會寄錢,但是不少人已經在打工的城市紮根,把孩子也都接了過去。

五代人的山

  望著遠來的車輛,山中的孩子也渴望走出去

總的來看,學歷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走出去”順利與否。

門才科的兒子今年25歲,上到小學三年級就輟學了,現在跟著門才科一起在山上務農。提到這個門才科倒是沒太大反應:“娃不喜歡,他自己選的。”他唯一遺憾的是當年自己只上到小學五年級。

“條件不允許啊。”門才科盯著記者手中的筆感慨到,多年不寫字的他已經將學過的一點漢字忘得差不多了。

現在門才科把自己當去年上學的希望都寄託在了三歲的小孫女身上:“讓她上吧,只要她行,就供她上大學,最起碼上完高中。”

九年義務教育開始推行後,學齡兒童基本都可以入學了,還有一些地區為了保證貧困地區的再教育問題,還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推行了更長時間的免費教育。金滿村所在的怒江州從2016年秋季學期實施了覆蓋從學前教育到高中階段的14年免費教育,另外農村戶口的貧困家庭學生可以拿著自己的大學或大專錄取通知書到村委會提出申請,每年都可以享受補貼。

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家庭的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品質的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播的有效手段。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後,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成為下一步的攻堅重點。今年3月下旬,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了《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提出要在到2020年,全國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其中,中西部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革命老區等教育基礎薄弱、普及程度較低的地區是此次攻堅的重點。

3年以後,也正是門才科孫女開始上學的時候,到那時,他也許不再用為孫女能否完成高中教育而擔心,可以展望一下大學了。

鍋裏的稀飯已經沸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光明網記者還沒看到門才科的孫女和兒子兒媳上來吃午飯。工作隊的隊員提醒到,村裏人一般一天吃早晚兩頓,這一頓興許是專門為客人準備的。臨走前,記者嘗了嘗這苞谷稀飯,有一種穀物的清香在裏面,很稠味道卻也很淡。


1  2  3  4  5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