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蕪的山包披上了綠色,依山而建的農家“小洋樓”在陽光下格外耀眼,水泥路、自來水通到了農牧民家門口,家家戶戶有電視、電話……如今,這樣的景象在青海偏僻農牧區曾經的貧困村已不足為奇。
每人平均收入曾經不足幾百元的農牧區貧困村,經過黨和政府多年的幫扶,特別是通過整村推進和遼寧扶貧援助項目、特色産業開發等辦法,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農牧區貧困群眾收入年年有提高,日子越過越紅火。
扶貧:先要扶智
牧業區群眾陷入貧困的首要原因是失去了牲畜,牧民沒有牲畜可養,猶如農民沒有土地可種。2000年以來,變“輸血”為“造血”、“扶貧先扶智、扶貧先扶腦”逐步從概念變成了觀念,並以“整村推進”的方式在黃河源頭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加以實施。
東澤和維日埂村是瑪多縣花石峽鎮的兩個貧困村,兩村共有“無畜戶”150多戶。長期以來,這些群眾依靠民政救濟生活。整村推進項目實施後,集中用12.3萬元扶貧款購買了母牛、牛犢567頭,分發給150多戶貧困牧民,並簽訂責任書,嚴格規定這些牲畜只能用於發展生産,不得變賣或屠宰。之後,又爭取資金986萬元,修建總里程達493公里的14條鄉村公路。幾年來,花石峽鎮的“無畜戶”大部分已擺脫貧困,有的牧民成了養殖能手、務工好手和運輸專業戶,年每人平均收入達2860元。通過項目資金在鎮上開雜貨舖的維日埂村牧民桑吉高興地説:“過去我們只能靠救濟勉強生活,多虧黨的扶貧政策和整村推進項目,使我們能夠靠自己的勞動脫貧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