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採購商
發展要聞  -"法輪功"敲鑼打鼓干擾紐約華人賑災募捐 虛假捐款賬戶曝光(名單) -民政部:確保所有善款用於救災 不鼓勵網路捐款 災區急需帳篷 -國內柴油批發價上7500元 2季度鋼價高位運作 08年增速或超7% -央行今起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將回籠資金2111億 人民幣升破6.98 -萬科員工:捐款無10元限制 不接受王石表態 馬雲辟謠再捐2500萬 -投資者眼中已無股市 股民倡議"鎖倉三天" 地震重創部分川渝公司 -日本搜救隊大營救 "從沒見過這麼慘的" 回良玉慰問俄羅斯救援隊 -地震不會影響北京奧運賽程 國際奧會支援哀悼日暫停聖火傳遞 -央行等對災區實施特殊政策 個人在地震中遭受重大損失可減個稅 -地震孤兒學費由政府承擔 包括讀職校 四川高考取消外語聽力考試
地震遇難者遺體處理深埋逐漸代替火化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5 月 21 日 
字號:    列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地震遇難者遺體處理深埋逐漸代替火化
尊重遇難者遺體也是對遇難者家屬的安撫。本報記者曾強攝

網路公祭 為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獻花

國務院公告:5月19日-21日為全國哀悼日

最新播報:四川汶川8級地震 I級應急響應 [親歷/目擊/感人故事] [捐助熱線]

四川汶川地震各地傷亡匯總(實時更新)  何時能預測地震

[如何收養地震孤兒]  [怎樣獲得保險救濟] [不可抗力致民事違約怎麼辦?]

截至20日18時汶川大地震已造成40075人死亡 受傷247645人

民政部副部長姜力介紹地震災區群眾生活安排情況(實錄)

直播:抗震救災通信保障/設備工具保障情況和救災保電情況

軍隊救援人員無一例死亡 解放軍、武警部隊抗震救災情況實錄 [“救災語錄”]

成都首批災區住院傷員尋親(名單) 溫家寶總理的72小時:我只要10萬群眾脫險

專家解讀四川地形變化 會否發生洪災 堰塞湖會否潰決

在這片悲情大地上,幾乎每一個角落都滲透著淚水,淚水中又都摻糅了生者對逝者深深的眷戀與不捨:路上,騎摩托車的載著妻子屍體往老家去;瓦礫中,母親緊緊握著孩子冰冷的小手;新土前,白頭人捶著胸口送黑頭人……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假若得不到妥善處理的話,逐漸腐爛的屍體就容易引發災後疫情。

怎樣保護生者?怎樣關懷逝者?連日來,政府在尊重逝者和防治疫情中漸漸找到了平衡點;人們也從悲情的釋放中漸漸回歸到對現實的理解。

[親情難捨]

月入300元花千元葬妻

一提起大哥熊金明死時的慘狀,5秒鐘前還微笑著的李善菊,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

“地震時,我們跑了出來。他被一塊水泥梁壓了6天,等到挖起來,頭被壓扁了,屍體變臭了。全家好難過,跪在地上喊老天。他和幾十個人的屍體灑了消毒粉,一起被埋進大坑裏。我們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唉!活了一輩子,連個墳都沒有,只是用棉絮簡單地裹了一下。”

當然,如果不是政府出於防疫需要,李善菊一家一定會堅持讓熊金明土葬,不會顧忌其時屍體已臭。熊是北川擂鼓龍口村人,羌族,土葬合法,也是傳統規矩,“有兒有女的,要裝棺材,埋墳燒香,立墓碑,還要請上樂隊吹打祭奠一番”。而當地漢族,則實行火葬,選公墓體面埋葬。

大地震中,親人對逝者的依戀之情,總是通過令人感動的場面反覆顯現。

月收入只有300來元卻花過千元請4個鄉親,幫妻子抬屍,運到外面火化埋葬;綁背著妻子屍體,發動摩托車,將其運回老家安葬……

尊重死者,讓他們得到一個體面的埋葬,幾乎成為災後親人的最大寄託與安慰。綿陽市殯儀館的張師傅看過不少活人難捨逝者的悲痛現場。而同時,他也認為,一個有尊嚴的體面埋葬,對於活著的親人是一個很大的心靈安慰。

此外,很多災民不願放手是擔心“一旦撒藥深埋”,政府就不再進行大規模的拯救,因此有的災民拿著小錘子在挖,有的不願離開災區,有的則堅持“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但人們無可奈何”,成都醫學院四川應用心理學研究中心抗震心理救助站是第一個進駐災區的心理救助站。心理救助專家梅挺説,“越來越多鄉親也意識到,逐漸腐爛的屍體會給防疫帶來極大的隱患或困難。因此,這兩天開始有災民不再背屍,不再獨自埋葬。”然而,放棄這一倫理中看似十分合情合理的舉動背後,卻隱含著災區倖存者的“絕望心理”。

“他們願意放棄,其實是不忍心目睹、觸及,甚至不肯去相信親人過世的事實。”梅挺説,“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説,願意聽從政府安排,讓屍體做深埋處理的這部分生者,其存在的心理傷害還未能得到釋放,存在著深層次的隱患。”

[屍體處理]

深埋已經逐漸代替火化

親情的不捨、逝者的尊嚴……儘管存在著種種的惻隱,但隨著天氣的時濕時熱,必須儘快處理遇難者遺體,才能對災區的衛生防疫安全形成有效保障。

記者了解到,從12日至16日,遇難者的處理主要是分區、分批送往殯儀館進行火化。以綿陽地區為例,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市在地震中死亡11874人,受傷67579人,其中,遇難者已被火化約2200人。當中除了安縣自行消化遺體的火化任務外,北川縣的主要運載到綿陽市,平武縣的主要運載到江油市。“機器一天24小時不停地轉,51個職工就按12小時輪班,有的師傅已經三天三夜沒有合過眼。”綿陽市殯儀館副館長曾明錫告訴記者,日常殯儀館的火化量大約為每天20具,但在12日至16日五天期間就火化了超過600具遇難者屍體。

“我們的冷凍設施的容量只有50具,所以只有不停地加緊處理,在很多時候都是採取特事特辦的方式。”曾明錫説,根據殯葬有關法例,意外死亡(地震災難造成的死亡,也為意外死亡)需要公安部門進行屍檢、死者家屬認屍,如果有需要的話還要進行整容等,才會進入火化程式。但這幾天,由於從前線轉送來的遇難者太多,一般化程式只能是改為公安部門拍照、DNA鑒定、編號、存檔這樣的特殊程式,然後進行火化。“只有十分特殊的情況才會作冰凍保存處理”,他説,“也有家屬很堅持再放些時候,再等其他親戚從遠方回來見一面,但我們都盡可能地做好勸慰工作。因為一等的話,屍體就會腐爛,給防疫帶來壓力。”

此外,考慮到對死者的關懷,未確認身份的死者骨灰,被逐一保存在一處陳列館,並有明確的標號、照片及取樣。“至少未來一年,死者骨灰都將會在這裡等待前來認領的親人。”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遇難者遺體的處理方式不得不面臨調整。“因為來不及送往火化的屍體肯定逐漸腐爛,加上天氣濕熱,瘧疾、霍亂、甲肝和傷寒等疫症都有發病的潛在危險。”江油市殯儀館內一位師傅説。

5月16日,就此成為了節點。

在四川省政府近日向各地政府下發的“關於地震遇難者遺體處置的通知”中,明確5月16日以後屍體處理的方式是“消毒之後,就地深埋”。對於災區一線挖掘出的屍體,原則上不再運往殯儀館。“怕運載的路途污染環境”。

於是,在汶川、北川、平武等重災縣,開始將遇難者就地消毒深埋,盡可能地一人一坑,遇家屬有特殊要求的,將會以特殊參照物或標識做記號。“對於合埋的情況,今後政府或將修建紀念碑,不僅用來緬懷遇難者,也可以警示後人。”綿陽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説。以映秀鎮為例,有關方面已經將附近的漁子溪村定為遇難者的公墓選址。

據悉,目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各地抽調的240位應急衛生防疫隊員,已經分派至各個災區,與救援隊伍配合對屍體進行衛生防疫處理。廣東省第三批防疫支援隊伍也于昨天晚上啟程前往支援。

來源: 南方日報
1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北川羌族在地震中損失慘重
北川中學高一男生的最後字跡:爸爸 媽媽 對不起
震災中的80後和90後:在災難中學會感恩和承擔
圖文:汶川大地震泥石流掩埋村莊
地震摧毀四川北川全部工業系統
民政部:3個月內對孤兒孤老孤殘每人月供600元
國務院借鑒唐山經驗緊急部署災後安置
北川縣城已封城 救援人員穿防化服暫時撤離
圖片新聞:
點燃心中的希望 災區中小學生陸續復課[組圖]
中國的孩子在面對災難時如此堅強[組圖]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全球糧食危機與中國對策/ 中國經濟博弈高油價
· 聚焦拉薩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
· 中國推行大部制改革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08年 07年) / 數字報告/ 農業發展 統計報告/ 農業投資政策及項目
· 中國社會統計數據大全(中英文版)
· 中國環境統計數據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