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新聞嘉賓觀點教育官員教育名家教育名企
對話胡敏:如何以終為始促進學生能力的增長?
低齡化留學生所面臨的三大問題,即社會交往能力差、團隊協作能力差、批判性思維弱,你深層次去看的時候,實際上核心問題是其語言能力問題。因為他不具備語言的表達能力。

查看詳情>>

對話美國大山一家:如何讓孩子擺脫原生家庭的不良影響?
他們是海外版的“我的父親母親”,他們的家庭故事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感染和影響了很多人。他們是中西文化結合下家庭教育的縮影,是千千萬萬海外華人家庭的典型代表。(主持人/王曉霞 視頻/劉昌 編輯/周繼鳳)

查看詳情>>

對話著名演員田少軍:用靜聽呼吸般的方式教授每個孩子
著名作家梁曉聲説,當今影視界沒有第二個人像你這樣神采飛揚的敘述。他是中國著名演員,2009年走進教育領域,創造了藝術與教育的傳奇。(文/王曉霞 視頻/劉昌)

查看詳情>>

國家開放大學校長楊志堅:2020年一個新型的大學形態將會出現
國家開放大學是一所沒有圍墻的新型學校,這個“新”,我認為新在她的價值追求與其他普通大學不完全一樣。都叫大學,但是開放大學辦學的理念、辦學宗旨、辦學任務,這些內在的深層的價值取向不一樣。(文/王曉霞 視頻/劉昌)

查看詳情>>

王文湛:核心素養是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所在
要培養學生終身發展、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具備最主要的素質是什麼,就是核心素養。這對培養國家需要的人才,對人才的成長至關重要,是我們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所在。(文/王曉霞 視頻/劉昌)

查看詳情>>

更多>> 嘉賓觀點

孩子都渴望成長,只要幫助孩子找到內在動力,就保住了孩子永遠積極向上的狀態。我很慶倖孩子帶給我的閃光時刻,我也在反思,擁有什麼才有閃光的時刻?擁有謙卑之心,所有的答案都會得到的。(文/王曉霞) [詳細]
我認為核心素養框架裏所提到的每一項都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怎麼讓學生具備這些素養。但是相關的文件和理論框架,往往只會告訴我們方向和目標,不會告訴我們具體落實的過程和方法。(文/王尚喆) [詳細]
任何教育都是一種科學和方法,家庭教育不是講道理,更多的是靠體驗。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的氛圍,例如讀書的氛圍和習慣等。"家裏可以沒有衣帽間,但一定要有書房。"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做好榜樣,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文/肖遠騎) [詳細]

往期回顧

更多>> 教育官員


安徽省教育廳副廳長 李和平
    1978年考入合肥工業大學力學專業,1985年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後擔任任講師、副教授、教授,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7年到2007年任合肥工業大學教務處處長,2007年調任安徽省教育廳任副廳長。
    負責各類高等教育和學位工作,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工作和教育資訊化工作,各類教育招生考試工作。
    2012年2月15日補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安徽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民解讀教育改革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民 [詳細]

更多>>教育名家


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葛劍雄
    葛劍雄,教授,歷史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曾任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現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會常務委員。
    葛劍雄建議國家恢復和發展中等專科和職業學校,如普通師範、幼兒師範、護士學校等各類職業學校,實行免費或全額獎學金,與義務制教育對接,使畢業生合理分流,為社會提供高素質的普通勞動者中級人才。

北師大經管學院副院長崔學剛:塑商界領袖思維

第一個方面商學院教育或者MBA教育與社會發展是高度契合,實際上無論是工業革命時代還是以貿易為基礎的時代,以及現在的新經濟創新創業時代,MBA教育在整個社會發展中,在教育體系中是處於不可或缺的地位。哪個國家經濟發展速度快,他們商業教育一定是更優先的,更佔據重要的地位。 [詳細]

更多>>教育名企


4D英語創始人 李嘉玉
    1989年,27歲的李嘉玉到美國做訪問教授,當時的他收入不多,但願意為孩子支付學習相關的費用,故此對美國的教育了解比較具體。他認為,美國的教育服務更有經濟性、更細微。利用非盈利機構的服務每年需適當捐款,從而促進這個機構運營得更好。
    “中國現在的增長模式比較粗放,國內的收益無限大”,李嘉玉説,“等消費推動再細化,再提高服務品質,教育的成長模式也是這樣”。

麥可思王伯慶:我們的盈利模式別人看得懂但做不到

麥可思目前為700多所大學提供基於實證的專業諮詢服務,涵蓋就業、教學、教師發展、招生、專業建設等各個方面,由麥可思公司編寫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成為舉足輕重的中國就業藍皮書。此外,基於良好的口碑,得到了政府教育機構的信任,承接了人社部、司法部、教育部的重要研究課題,為一些省市教育部門長期提供專業服務,成為每年的《中國高等職業教育品質年報》主撰稿單位之一。 [詳細]

中國網教育頻道熱線:010-88824912 商務合作:010-88824981 傳真:010-88824989 合作QQ:2408728501 電子郵箱:edu@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