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新聞中心 | 中國網首頁
要聞    政務    民生    社區
中國網東北振興  >  新時代東北振興

“黑燈工廠”的智慧之光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image.png

20噸重的鍍鋅卷材,無人天車搬運起來快、準、穩;會掃碼的AGV搬運機器人馱著塗料自己上下電梯,分毫不差送至指定位置;機器人熟練地更換機械手,貼標簽、粘膠帶、套紙筒……在3萬多平方米的鞍鋼冷軋廠涂鍍分廠彩涂工區,看不到一個工人。

作為鞍鋼股份打造的第一家“黑燈工廠”,彩涂工區的智慧化水準顛覆大眾對一家工業企業的認知:年産能30萬噸的大廠,過去一條生産線班用工17人,現在兩條生産線班用工只有7人。

坐在集控中心的電腦前,陶建達和同事遠端監控著生産線運作狀態,只是有故障提示時安排處理,其餘時間無須進入生産區。他説:“我們生産區平常都不用開燈,因為你們到訪才破的例。”

“黑燈工廠”顧名思義,即不需要開燈就能自動生産運營的工廠。彩涂工區實現了從原材料到最終成品,所有生産、搬運、儲存、檢測環節均由自動化設備和智慧機器人按照系統指令自行完成。

“‘黑燈工廠’成效顯著,除了把人從繁重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還有就是安全和節本。”工區作業長王科鋒説,比如塗料屬於危化品,過去要有專人來分類、統計庫存、搬運,現在幾台機器人就替代了人工,而且每桶塗料都有專屬碼,從進廠到空桶離開,系統全週期跟蹤、定位,前端儲備僅用原來的1/4就能滿足生産運營需要。

這家工廠的彩涂産線始建於2003年,産品已先後開發出氟碳、自清潔、高強及各種特色表面效果的彩涂板45個品種600余種顏色,廣泛應用於工業建築、民用建築、家電、門業等。

涂鍍分廠廠長鄭昊説,自2021年啟動數智化改造,全工序設備具有了計算、通信、精確控制、遠端協調等功能。模型化操作更加便利,在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改善作業環境的同時,也大幅提高了生産效率,當初30萬噸的設計産能,現行生産方式擴能至40萬噸以上並無壓力。


責任編輯:郭春蕾
本網專題  
關於我們
版權説明
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