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新聞中心 | 中國網首頁
要聞    政務    民生    社區
中國網東北振興  >  大圖焦點

不毛之地變“綠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image.png

“鹼地白花花,一年種一茬。小苗沒多少,秋後不收啥。”大安市是世界三大蘇打鹽鹼地分佈區之一,早年間,當地流傳的順口溜裏,透著農民的辛酸和無奈。然而,在這片撂荒了幾十年,所有農民都認為再也長不出莊稼的鹽鹼地上,近年來卻神奇地長出了水稻等作物。白茫茫的鹽鹼地逐步變成了生機盎然的“綠洲”,引來全國各地農業專家和農民朋友前來觀摩和考察學習。

鹽鹼地水土改良是個大課題

6月7日,在大安市四棵樹鄉一望無邊的鹽鹼地上,大量的農用機械正在鹽鹼地上作業,拋撒酸性磷石膏和有機肥。中標企業採用吉林大安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暨中國科學院大安鹼地生態試驗站(以下簡稱:大安鹼地生態試驗站)的“三良一體化”技術,正在對該鄉的鹽鹼地進行水田土壤改良。

站長梁正偉率領一支團隊,在這片昔日寸草不生的重度鹽鹼地上,建設了佔地1500畝的鹼地生態試驗站。在這片荒蕪的鹽鹼地上,他們默默耕耘、精心鑽研,提出了“良田、良種、良法”6字方針改造鹽鹼地的基本理論,率先創建了“良田+良種+良法”三良一體化高效治理與綜合利用技術模式。

“三良”,即良田、良種和良法。第一,良田是基礎。他們主要採用風沙土、酸性磷石膏和有機培肥等土壤物理化學和生物等綜合改良技術“以地適種”快速實現鹽鹼地變良田;第二,良種是關鍵。在良田的基礎上,通過挖掘作物自身耐鹽鹼潛力,重點選育和種植耐鹽鹼、抗病、抗倒伏的適生品種實現“以種適地”,進一步提高作物單産、降低種植成本;第三,良法是手段。只有良田、良種,沒有配套的機械化作業工具和良好的種植管理與病蟲草害防治技術,也無法實現作物最大增産潛力。

“三良一體化”實現鹼地變良田

去年,大安市紅崗子鄉的“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大安鹽鹼地萬畝核心示範區水稻迎來豐收,中度鹽鹼地改良後畝産達633.18公斤,重度鹽鹼地改良後畝産達421.2公斤。誰能想到,十幾年前這裡還是當地農民看不上的“不毛之地”。2014年,武在洲和武再新兄弟在這裡承包了300多公頃鹽鹼地。兩兄弟之前對鹽鹼地改良毫無經驗,試過用牛糞等改良土壤,結果一公頃地只産五六千斤糧食,搭進去不少錢。武在洲兄弟到大安站到府取經並採用了“三良”技術,沒想到當年每公頃就增産1000多公斤,如今良好的水田每公頃産量可達7500余公斤。

多年來,大安鹼地生態試驗站在利用“三良一體化”基本理論和技術治理鹽鹼地方面成績斐然,先後攻克了“以草治鹼”和“以稻治鹼”關鍵技術難題,取得顯著社會經濟效益,獲得兩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大安站團隊培育的“東稻系列”多個耐鹽鹼水稻品種,入選我省主導品種並得到大面積推廣。同時,大安鹼地生態試驗站首創鹽鹼地“三良一體化”模式,在大安萬畝核心示範區應用效果顯著,成本低、效果好、可複製、易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真正將論文寫在鹽鹼地上

在建站之初,梁正偉雖然家住長春但很少回家,一年中,在站工作時間最長達230余天。他“20年如一日”帶領團隊潛心鑽研“鹽鹼地”這一件事,每年都佈置大量長期定點定位觀測以及技術效果驗證實驗,對深入解析障礙土壤改良機理、改善作物生長環境、提高耕地品質和作物産能均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看到,大安鹼地生態試驗站內每一塊田地都是試驗田,如水鹽運移、水量平衡、土壤改良、植被恢復、灌排洗鹽脫鹼、水稻品種選育、土壤培肥、精準施肥與密植栽培、作物耐鹽鹼性篩選鑒定等所有試驗的設計佈局均科學規範。在試驗站內西側,一個玻璃溫室格外引人注意,這裡有一套作物、牧草等耐鹽鹼閾值精密鑒定池。梁站長説,每一個鑒定池的土壤pH、鹽分含量梯度不同,主要用於篩選不同耐鹽鹼作物品種的最大耐鹼潛力。在治鹼過程中,良種也尤為關鍵,目前,大安站研究員楊福等已培育和審定水稻新品種13個,並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

大安站建站20多年來,現已晉陞為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和國家鹽鹼地綜合利用創新中心東北蘇打鹽鹼地分中心,梁正偉的頭髮早已從烏黑變成花白,他將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這片荒蕪的鹽鹼地。而大安站也成為“博士流動站”,整齊標準的試驗田為年輕研究生提供了一個實踐平臺。多年來,大安站培養了40余位“鹽鹼地”博士,他們在各位導師的指導下不僅在學術上取得成果,更重要的是將理論研究轉化為實用技術,真正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目前,中國科學院提出的“三良一體化”模式已在大安市、鎮賚縣和乾安縣等典型蘇打鹽鹼區大面積示範推廣應用。畝産不足100公斤的地塊,經過3至5年“三良”治理後,畝産可達500公斤以上。該成果已被遴選為“2024年吉林省農業十大重點主推技術”。

在梁正偉看來,鹽鹼地治理關鍵一定要低本高效、可持續、易推廣,“三良一體化”模式為昔日不毛的鹼地快速變良田帶來了新希望,必將為我省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工程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如今,大安市昔日“沉睡”的鹽鹼地已被激活,泛白龜裂的鹽鹼地上農作物競相生長,一片片鹽鹼地已變成“綠洲”,一張張農民的笑臉寫滿幸福,他們正在一起奮力書寫著“昔日鹽鹼地,今朝米糧川”的時代篇章。


責任編輯:郭春蕾
本網專題  
關於我們
版權説明
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