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新聞中心 | 中國網首頁
要聞    政務    民生    社區
中國網東北振興  >  頭條區

遼寧省上下聯動打好防汛抗旱主動仗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連日來,省委、省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抗旱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並作出安排部署。各地各部門提高政治站位,強化風險意識、底線思維,壓實責任、加強統籌,紮實做好防汛抗旱、搶險救災等各項工作,為確保全省人民安全度汛夯實基礎。

6月以來,全省平均降水量34.7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三成;全省平均氣溫22.6℃,比常年同期偏高1.5℃,為2008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省氣象部門預計,今年夏季全省平均降水量為450毫米至49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一至二成。其中,初夏降水偏少,盛夏降水偏多。太子河、鴨綠江流域降水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多,暴雨過程較多,發生洪水可能性較大。

在責任體系構建上,遼寧省嚴格落實五級包保責任制,落實防汛抗旱責任人3.89萬名,先後對市縣245名關鍵崗位責任人、2000余名崗位責任人進行培訓。各市縣累計培訓229期4萬餘人。全省743座水庫全部落實“三個責任人”,630座小型水庫全部落實庫管員,68座尾礦庫“頭頂庫”落實340名責任人,基層水管員、農田排澇、農村水電站等方面均建立責任名冊。

在隱患排查整改上,通過屬地自查、行業檢查、省防辦抽查等形式,排查點位7380處,發現問題534個,整改完成率91%,剩餘問題6月底完成整改。聯合水利、應急、自然資源、交通運輸、住建等部門排查各自領域防汛風險,299處未達標堤防、142處險工、787個薄弱臨河村屯等均落實安全度汛措施。建立13.99萬人的防汛高風險區域轉移人員臺賬,確保精準轉移、不漏一人。

此外,遼寧省突出抓好“四預”措施,強化氣象、水利部門資訊共用,逐小時推送流域、水庫庫區降水數值預報成果。各地編制防汛預案13447項。在強化河湖水庫防洪過程中,推進遼河干流堤防全線達標,加快實施12座水庫、18座水閘除險加固,開展繞陽河等主要支流、54條中小河流和79個重點山洪溝治理,汛前完成174項水毀工程建設。

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表示,做好下一階段防汛工作,需進一步強化底線思維,夯實防汛責任,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有效落實防範應對措施。要密切監測雨水情,強化資訊共用和聯合會商,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嚴格落實臨災預警叫應機制,廣泛發佈預警資訊。繼續排查風險隱患,緊盯薄弱堤防、臨河村屯、低窪易澇區、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尾礦庫等重點部位和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

為切實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省防指成員單位各司其職。省氣象局圍繞組織、制度、裝備、技術、人員、應急“六到位”要求,對市、縣級氣象局和省氣象局直屬單位的汛期氣象服務準備情況進行現場檢查。建立健全以氣象預警為先導的應急聯動機制。進一步完善氣象災害預警叫應業務規範,重大天氣前逐級開展“叫應”。研發省內精細到757座水庫和中小河流流域面的雨量精細化預報産品。應用人工智慧方法建立雷雨大風、強降水、北上颱風監測預報預警模型。

為統籌全省救災物資儲備佈局,提高調撥效率,省糧食和儲備局將錦州市、葫蘆島市物資儲備庫納入省級救災物資儲備庫,加強了遼西方向救災物資應急保障力量。為進一步增強救災物資儲備實力,今年還將增加採購單帳篷、野戰折疊桌、取暖爐等12類救災物資、47924件套,增強我省應急救災物資保障能力。

救援力量在防汛救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著眼生命救援、工程搶險、排澇救災三類防汛救援應急任務,省應急廳強化了與消防救援隊伍和解放軍、武警、民兵等救援力量的對接,並加強與駐遼央企工程搶險隊伍應急聯動,協調中國安能集團在遼寧部署工程搶險力量,全面做好抗洪搶險應急準備。在重點行業安全防範方面,組織各市開展礦山、危化品、冶金等涉汛高風險企業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對存在的問題、隱患已按要求進行整改。

目前,遼寧省制定了應急隊伍預置規則,實名制落實搶險救援隊伍4524支、26.9萬人。梯次儲備防汛抗旱和應急救災物資6.93億元。各地開展演練2596次,並針對“斷路、斷電、斷網、斷水、斷氣”等極端情況,出臺了應急處置工作指引。


責任編輯:郭春蕾
本網專題  
關於我們
版權説明
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