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新聞中心 | 中國網首頁
要聞    政務    民生    社區
中國網東北振興  >  小圖展播

來遼東半島,看不一樣的海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image.png

看碧海藍天,觀潮起潮落。海岸線漫長的遼東半島,旅遊資源豐富。記者調研了解到,為適應旅遊業高品質發展需求,當地推動設施提質升級、創新旅遊業態、加強文旅融合,打造濱海遊新體驗。

植被青蔥,海水湛藍,燈塔矗立……四面環海的遼寧丹東孤山鎮大鹿島,盡顯秀美的北方海島風光。

從普通漁村到生態綠島,新的發展模式帶來全新變化。孤山鎮鎮長左志仁介紹:“大鹿島以前以水産養殖、捕撈産業為主,近年來全力推動特色旅遊業發展,確定以旅遊産業為主體,帶動養殖産業、捕撈産業、外貿出口融合發展的産業模式,實現了生態環境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在面積為6.6平方公里的大鹿島上,旅遊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齊備,從環山公路、濱海景觀大道、木質站亭,到電動觀光車、快艇、摩托艇,一應俱全。

如今,大鹿島3600多名村民中,旅遊業從業人數達1000余人。2023年,進島遊客24萬人次,旅遊收入達1.2億元,並帶動相關産業發展。以海洋食品為例,村辦企業陸續開發了即食海參、小銀魚幹、鹽漬梭子蟹等10余種海鮮即食産品,受到遊客歡迎。

在遼寧營口市,白天在海邊玩沙戲水,傍晚觀夕陽入海,晚間在遼河老街遊覽,是不少遊客的選擇。

徜徉在遼河老街,古色古香的建築,訴説著百年曆史,為老街賦予更多文化內涵。在位於老街的營口大醬園內,數十個碩大的壇子裏裝滿了香氣濃郁的大醬,工人師傅正在攪拌大醬,展示傳統制醬工藝。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區,技藝傳承者們現場展示,一幅幅刺繡、剪紙作品栩栩如生,引得遊客讚嘆。在擁有100多年曆史的銀舖,歷代工匠的銀飾作品、歷史資料被集中展示,仿佛一座小型博物館。店舖還設置了銀飾製作體驗區,由工匠師傅指導遊客製作簡單銀飾。

陸海聯動,文旅融合,營口旅遊新業態新模式的探索,為遊客帶來更多新體驗,提升滿足感。

在遼東半島南端的大連市,“老虎灘”號遊船上的遊客一邊觀賞海上風光,一邊品嘗海鮮大餐。眾多海鷗穿梭其間,引得不少遊客拍照留念。

“老虎灘”號遊船是大連市為打造“海上游大連”項目而投放的大型高端觀光遊覽船。船長55.8米、寬13.6米,上下分為三層,可同時容納300名遊客。

“以前,大連海上項目雖然發展多年,但總體品質、運力、遊客體驗均不太理想,價格體系也較為混亂。”大連文旅集團副總經理周凱説,“為解決這一問題,大連市著力打造‘海上游大連’重點文旅項目,由大連文旅集團具體組織實施。”

按照“統籌資源、統一策劃、統一管理、統一行銷”原則,大連文旅集團牽頭組織成立大連市旅遊協會海洋旅遊分會,吸納海洋旅遊從業企業25家,制定海上旅遊客運服務規範和遊船票價管理規範,對各遊艇碼頭進行升級改造。增加運力,開闢新航道。

同時,集團加強智慧旅遊建設,逐步實現全市海上旅遊項目服務、運營、票務、調度、行銷、效益6方面的統一規範運營管理。項目運作以來,遊客人數明顯增多。

周凱説:“下一步,大連文旅集團將深度開發海上研學遊、海島婚紗攝影、海島露營、潛水、槳板、垂釣等海上娛樂服務項目,打造海上文旅組合産品,助力構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現代海上文旅産業體系。”


責任編輯:郭春蕾
本網專題  
關於我們
版權説明
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