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新聞中心 | 中國網首頁
要聞    政務    民生    社區
中國網東北振興  >  新時代東北振興

瀋陽以服務“誠心”換企業發展“信心”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6月19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推動企業高品質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會上,瀋陽市政府副市長李剛介紹,瀋陽樹立支援企業做大做強的鮮明導向,全力打造支撐全面振興的一流企業“方陣”,截至目前,全市實有經營主體132.6萬戶、同比增長12.2%,企業總數突破40萬戶,數量位居全省首位。

瀋陽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發展壯大民營企業、引育發展外資企業,全面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一批混改新模式在全國推廣。持續加深央地合作,簽約項目87個、總投資4766億元。出臺促進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行動方案,用17條“真金白銀”的政策助力民營企業發展、提振企業家信心。多措並舉為外企保駕護航,“行政服務管家”為1900余戶外企提供全生命週期服務。持續優化外資政策,出臺吸引外資22條獎勵措施,支援外資企業提質擴量,真正做到讓國企敢幹、民企敢闖、外企敢投。

今年,瀋陽先後出臺了提升營商環境品質42條、助企紓困20條等政策,形成政策助企“組合拳”,還對市本級政策全面梳理,形成11大類、207條政策彙編,在全市企業大會上送到每位企業家手裏。持續擴大政策免申即享、直達快享範圍,搭建了瀋陽“好政策”平臺,已經為1.6萬餘戶企業高效兌現政策。去年以來,瀋陽市落實上級減稅降費資金、市級財政支援企業資金均超百億元。

企業是推動創新創造真正的主力軍。瀋陽63.2%的研發經費來自企業,51.8%的研發人員集聚在規上企業,49.7%的有效發明專利由企業創造。瀋陽把企業作為培育新質生産力的“動力源”,加大力度培育一批核心技術能力突出、整合創新能力強的創新型領軍企業。目前,全市科技型企業已突破2.4萬戶,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2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56戶,數量均位列東北第一。現有國家和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32戶、獨角獸企業2戶、瞪羚雛鷹企業2219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5000戶。

瀋陽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相繼榮獲全國2023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桿城市、全國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城市。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只提交一次”或免於提交事項佔比達到90.2%。在全國首創投標保證金“信用保函”制度,全省首推對政府採購項目免收投標、履約保證金,為企業減負2.3億元。設立87個“找茬”窗口,舉辦340場“親清會客廳”,多渠道解決企業訴求困難2.38萬件,當好“店小二”。值得注意的是,瀋陽在東北地區率先成立移民事務服務中心,實現外國人來沈學習、工作、居留等“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次”辦結。

下一步,瀋陽市將推進“三企聯動”“三資齊抓”,以“用心”服務、“貼心”政策、“暖心”溝通、“舒心”措施、“公心”交往,千方百計推動國有企業煥發新機,民營企業跨越發展,外資企業積厚成勢,政企攜手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瀋陽新篇章。


責任編輯:郭春蕾
本網專題  
關於我們
版權説明
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