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新聞中心 | 中國網首頁
要聞    政務    民生    社區
中國網東北振興  >  新時代東北振興

大連:向“新”而行 “質”勝未來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image.png

只爭朝夕、力爭上游。大連向“新”而行,以“質”致遠,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高品質發展;牢牢扭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搶跑新賽道,佈局新領域,培育新動能,正成為大連的新風景。大連市統籌推進傳統産業升級、新興産業壯大、未來産業培育;突出重點園區、高校院所、科創平臺的引領帶動作用,加快科創成果本地轉化和産業化,以新質生産力為推動“兩先區”高品質發展提質升級添薪蓄力。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

推進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

立式數控車床上,刀頭正對著數噸重的曲拐進行切削。工人通過耳機接收指令,提前幾分鐘來到車床旁等候,待上道工序完成後對機器更換刀頭。這是大連華銳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大連華銳船用曲軸有限公司的生産場景。擁有7台立式數控車床的生産現場,僅有4名工人操作機器,這歸功於車間裏的“智慧大腦”——集控系統。除了對生産實時監控,集控系統可以整合生産數據,用以分析機床的有效使用率,計算産能。通過這套智控系統,産能得到提升,整支曲軸配套生産能力提升10%以上。

“智”造升級後的這家企業,不僅徹底打破國外大型低速船用曲軸的長期壟斷,更成功躋身世界超大型船用曲軸製造行業前列,把“卡脖子”變成“仰脖子”。砥礪奮進、步履不停,我市推動産業轉型升級步伐實現再提升。其中,在向智慧化發展轉型方面,將加快製造業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改造,再建設一批數字化車間、智慧工廠和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引導企業開展生産系統改進和工藝革新。

位於高新區的大連華邦化學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工人們忙著組裝、調試氣體純化設備,封裝打包準備交付的産品。從春節到現在,企業一直處於超負荷運轉,在手訂單早已經排到了今年7月。其生産的高純度氮氣、氫氣、氧氣等氣體純化設備,在超大型積體電路、平面螢幕和半導體器件等生産領域是不可或缺的關鍵配套設備。

“我們生産出的氣體純化器,最高水準的産氣純度能達到99.999999%即9N,超出國家氣體最高標準3個數量級,技術水準已達到國際一流。”華邦化學總經理助理劉皖南説,在行業領域內,華邦化學實現了國産替代進口同類産品的突破,打破了長期以來由國外進口氣體純化器壟斷國內半導體行業市場的局面。

華邦化學的氣體純化器,在國內細分賽道上實現領跑。去年,華邦化學全年出廠500余臺設備,出貨量穩居全國第一、全球第二。企業所生産的高端氣體純化設備已為多項積體電路國家重點項目進行實際配套,産品在國內氣體純化細分領域中的覆蓋率達85%以上,市場佔有率超過五成。堅持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去年9月,國內最大的氣體純化設備生産研發基地投入試生産,幫助華邦化學再上新臺階。物理空間的擴大、硬體設施的升級,讓華邦化學有了大展拳腳的空間,給企業邁向“世界第一”的目標注入動力。

大連市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積極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謀劃佈局未來産業,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家,累計81家;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9家,累計435家;累計培育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産品)17家,佔全省53%。電子資訊製造業不斷做大做強,SK海力士三期、海外華昇高端微/奈米級電子材料産業化、恒坤積體電路前驅體二期、科利德高純電子氣體及半導體前驅體二期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地拓精密新研發的主動防微振系統和精密並連線構取得突破性進展,解決國外“卡脖子”難題;達利凱普積極開拓市場,在MLCC(多層片式陶瓷電容)領域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五、國內第一。大連昂起新質生産力“龍頭”,向新向實向未來。

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

為大連高品質發展增添強勁動能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創新平臺作為創新體系的核心要素之一,被視為突破科學前沿和關鍵核心技術的關鍵擔當,支撐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堅實底座。

位於高新區西部的英歌石科學城,一間間高能級實驗室正拔地而起——大連先進光源大科學裝置項目主體工程完工;能源催化轉化全國重點實驗室、高性能精密製造全國重點實驗室、工業裝備結構分析優化與CAE軟體全國重點實驗室、遼寧濱海實驗室、遼寧黃海實驗室等近30萬平方米實驗室項目實現封頂;首批238個細分領域實驗室(科研團隊)1891名科研人才確定入駐……英歌石科學城是大連市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連面向未來謀劃科技創新新思路、激發科技合作新動能、構建科技發展新格局最重要的高能級科創平臺,將帶動大連創新能級、産業能級、城市能級的大幅躍升。

科技創新,平臺先行。近年來,大連市錨定“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戰略目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加大對市級以上創新平臺的支援力度,加速構建配置合理、功能層次清晰、創新鏈條完整的科技創新平臺體系。截至目前,大連市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115家,市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635家。聚焦科技優勢、産業優勢,高水準建設遼寧濱海實驗室、遼寧黃海實驗室,組建大連淩水灣實驗室、大連金石灣實驗室,培育省市級科技創新平臺,2023年大連市組建認定市級科技創新平臺46個,新獲批省級科技創新平臺19個。科技創新策源能力不斷提升,為大連“兩先區”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讓更多科技成果走向“貨架”

推動科技創新“關鍵變數”轉化為新質生産力

推動更多原創性和顛覆性科技成果從科研院校走進企業、從實驗室走向生産線、由“書架”走上“貨架”,是推動科技創新“關鍵變數”轉化為新質生産力“最大增量”的“關鍵一躍”,是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必由之路。而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根基。

當下,長興島恒力科技産業園區,兩套3萬噸/年——乙醇胺臨氫氨化製備乙撐胺工業裝置均已投料開車試運作,且運作狀況良好。這一項目由遼寧濱海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開發的乙撐胺清潔綠色生産全套技術通過技術許可方式落地轉化。以科技創新引領産業創新,推進精細化工産業發展,培育形成新質生産力,該技術打破了跨國公司在乙撐胺行業長期壟斷局面,預計年産值超過10億元,為大連市延伸高端精細化工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石化産業作為資源型和能源型産業,在高品質發展的新時代,必須堅持高端化、終端化、綠色化、智慧化的方向,才能走出一條新質生産力的發展新路。大連化物所研究員嚴麗介紹,作為重要的精細化工中間體,乙撐胺在有機合成、醫藥、染料、農藥、化學助劑、橡膠塑膠助劑、有機溶劑和環氧樹脂固化劑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乙醇胺臨氫氨化製備乙撐胺是綠色環保的新工藝,主産物乙二胺的純度99.9%以上,且産品品質長期穩定性好,受到市場的青睞。恒力石化(大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有完整的産業鏈,企業也很認可我們這套技術,而且已具備生産乙撐胺所需原料和化工園區的場地。經過多輪洽談,達成合作共識。”

近年來,大連化物所圍繞大連市重點發展的石化、新能源、新材料等産業,加強與本市企業開展技術合作,積極推動重大科技成果實現突破。以甲醇制低碳烯烴、甲醇制乙醇、全釩液流儲能、鋰硫電池、氫燃料電池技術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在連落地,為相關産業的做大做強作出了重要貢獻。2023年,大連化物所全年在連成果轉化65項,合同金額達2.9億元,同比增長251%。


責任編輯:郭春蕾
本網專題  
關於我們
版權説明
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