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新聞中心 | 中國網首頁
要聞    政務    民生    社區
中國網東北振興  >  大圖焦點

創新向深藍 “大船”摘“明珠”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image.png

造船業的皇冠上,有三顆明珠:航空母艦、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豪華郵輪。

多年前,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第一艘國産航空母艦山東艦,先後從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駛出,奔赴萬里深藍。日前,隨著17.5萬立方米大型LNG運輸船的順利出塢,大連造船即將摘取皇冠上的第二顆“明珠”。

“這是我們承建的首制LNG運輸船,標誌著企業正式進入大型LNG運輸船建造領域。”6月15日,由中宣部部署開展的“高品質發展調研行”採訪團走進大連造船,大連造船LNG運作部負責人毛海波為團員自豪地介紹。在他身後的碼頭上,一艘總長295米、型寬46.4米、型深26.2米、設計吃水11.5米的巨輪,巍巍矗立。

LNG運輸船是國際公認的高技術、高附加值、高可靠性船舶,需要創造低於-163℃的液化天然氣儲存環境,還要確保遭遇海浪顛簸、極端天氣等情況時不發生泄漏,建造難度極大。船出塢後進入貨物圍護系統製造安裝階段,正是LNG運輸船建造過程中的最大難點。

其中,焊接是關鍵工序。“主遮罩1.2毫米厚不銹鋼波紋板焊接總長度達4.7萬米,誤差不能超過0.3毫米。”LNG運作部計劃工藝科科長秦明介紹,任何微小的漏點,都可能造成整船LNG泄漏爆炸。

技術要求高,對專業技能人才的素質要求就更高。為此,大連造船專門建造了LNG綜合培訓中心,涵蓋粘連培訓區、焊接培訓區、低溫試驗室等多個功能區域。“按照實船標準,經過培訓中心3個月的系統培訓,嚴格考核後學徒才能上船進艙作業,一名工人的培訓費用在20萬元左右。”在焊接培訓區,LNG運作部培訓主管王思聰結合學員的畢業“成績單”——一張張焊點平滑的鋼板介紹。

“按計劃,這艘LNG首制船明年9月就可以交付客戶。”秦明説。截至目前,大連造船手持LNG運輸船訂單數量達到15艘,其中6艘正在建造中,LNG運輸船批量建造能力已經形成。


責任編輯:郭春蕾
本網專題  
關於我們
版權説明
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