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新聞中心 | 中國網首頁
要聞    政務    民生    社區
中國網東北振興  >  公安

推進便民利企提質增效吉林省公安機關十五項突破任務公佈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3月22日,吉林省公安廳召開新聞發佈會,據悉,為貫徹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項目建設大會精神,服務保障全省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省公安廳制定出臺全省公安機關推進便民利企提質增效十五項突破任務。

線下政務服務“一窗辦”。計劃新增117項治安、戶政、出入境、交管等領域政務服務事項進駐政務服務中心公安窗口,實現“全科民警”“一窗通辦”;利用“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為群眾提供查漏補缺、答疑解惑、疏解情緒等兜底服務;同步將戶政、出入境、交管等領域141項高頻事項納入派出所綜合服務窗口,實現群眾“就近可辦”。

線上政務服務“一網辦”。依託吉林“網際網路+公安”綜合服務平臺,計劃新增72項公安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諮詢、申請、受理、審批以及證照製作、寄遞、支付等環節全流程網上辦理。

限定時限事項“提速辦”。計劃將6周歲以上補報往年出生、變更更正民族、變更更正性別、更正出生日期、更正公民身份號碼、戶口遷入鄉村地區等6項戶政業務辦理時限由5個工作日縮短至1個工作日;將大型群眾性活動申報時間由活動前20個工作日放寬至15個工作日,審批時限由7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將往來港澳個人旅遊、商務、探親、逗留簽注和治病、訴訟等其他簽注辦理時限由5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交管非檔案審核類牌照業務限定10分鐘內辦結,普通國産小客車查驗業務限定30分鐘內辦結。

材料不全事項“容缺辦”。制定發佈《全省公安機關政務服務容缺受理事項清單》,允許在主要材料具備、次要材料欠缺且符合法定情形情況下,企業群眾作出規定時間內補齊相關材料的書面承諾後,對清單事項實行容缺受理,有效節約企業群眾辦事時間和經濟成本。

高頻服務事項“簡化辦”。按照“應減盡減”的原則,全面梳理精簡高頻政務服務事項申請材料,能夠通過公安內網查詢驗證的資訊免於群眾提交,能夠提交電子材料的免交紙質材料。

更多服務事項“異地辦”。計劃對出生登記、居民身份證首次申領等25項戶政業務,中國公民出(國)境類共26項出入境業務實行“省內通辦”;對戶籍類證明開具、居民身份證補換領等14項戶政業務以及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等15項出入境業務實行“跨省通辦”。

個人證件類業務“一照辦”。正在建設全省公安證件照片庫,群眾可依託“吉林公安”APP自助上傳證件照片,經人像比對與規格檢測合格後,自動歸集至證件照片庫,窗口民警為群眾辦理戶政、出入境、交管業務時,可即時調用證件照片,實現“一照通用、全警共用”。

企業員工駕駛證業務“專場辦”。擬為物流運輸、學校等重點企事業單位開設重點駕駛人審驗“週末專場”,解決企業駕駛人參加審驗學習與工作時間安排衝突的實際困難;為外賣、快遞企業開設摩托車考試“週末專場”,進一步滿足企業員工申領摩托車駕駛證需求。

輕微交通事故處理“視頻辦”。擬借助視頻通話技術,交通事故當事人通過“交管12123”APP一鍵報警即可與事故視頻快處中心接警員視頻連線,在接警員的引導下完成事故資訊採集、證據固定、事故認定,快速引導事故車輛撤離現場,減少交通擁堵,提高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和保險理賠效率。

電子駕駛證應用“線上辦”。駕駛人可以通過“交管12123”APP線上申領電子駕駛證,在配合交警執法查驗,辦理車駕管、處理交通違法和交通事故等交管業務時,無需再提交紙質駕駛證。同時,駕駛人在保險理賠、租賃車輛、職業招聘時,可出示電子駕駛證,相關單位線上核驗駕駛資質,更加便利群眾駕車出行,服務企業行業發展。

城市貨車通行“放寬辦”。充分考慮群眾搬家、市場保供等日常需求,計劃放寬民生物資運輸車輛通行限制,賦予整車長度不超過6米、寬度不超過2.2米、高度不超過2.8米的中型廂式貨車享有輕型貨車同等通行管理政策,對車輛外廓尺寸符合上述條件的新能源中型廂式貨車原則上不限行,持續提高城市貨車通行管理規範化、精細化、便利化水準。

居住證申領認證“拓展辦”。擬允許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外來流動人口可直接申領居住證,不受在公安機關登記滿180天限制:本人通過購買、租用、借用等方式,在居住地具有合法穩定住所,能夠提供物業、供熱、燃氣、水務、電力繳費記錄或社區證明等實際居住滿180天證明材料的;父母或子女在居住地具有合法穩定住所且所有權滿180天,通過公安機關資訊核驗或提供證明材料能夠證實相關直系親屬關係的;在居住地具有合法穩定住所,符合人社部門A、B、C、D、E五類人才認定標準並持有吉林省高層次人才評定證書的。

海外企業保護“跟蹤辦”。建立海外企業警務聯絡員制度,為我省在海外企業和項目一對一安排聯絡員,提供證件辦理、風險提示、政策諮詢等服務;建立境外華僑吉林商會常態化服務機制,發揮駐外警務聯絡官作用,為經濟糾紛、勞務糾紛和侵害人身財産權利等事項提供法律支援和服務保障。

輕微行政違法行為“包容辦”。落實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動態調整不予行政處罰事項、從輕行政處罰事項、減輕行政處罰事項、免予行政強制事項“四張清單”;推行“首違不罰”清單,通過説服教育、勸導示範、警示告誡、指導約談等方式,鼓勵和引導違法行為主體改正輕微違法行為,促進企業守法誠信經營。

接報案與立案監督“碼上辦”。群眾通過掃描接報案與立案“碼上監督”二維碼填寫到府報案資訊,督促基層所隊和法制部門對接報案與立案和“五個當場”落實情況開展核查,持續糾治有案不受、有案不立等執法頑疾,打通接報案與立案監督“最後一公里”。

據介紹,目前,電子駕駛證應用“線上辦”和接報案與立案監督“碼上辦”已經全面推行,輕微交通事故處理“視頻辦”和城市貨車通行“放寬辦”在長春市主城區試點已經完成,計劃于下半年在全省推廣應用,其他措施將於今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相關事項清單也將在措施落地後及時公佈。



責任編輯:郭春蕾
本網專題  
關於我們
版權説明
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