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新聞中心 | 中國網首頁
要聞    政務    民生    社區
中國網東北振興  >  智庫解讀

20年後東北新一輪全面振興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image.png

今年是東北振興戰略實施20週年。新一輪東北全面振興的思路日漸明晰。

10月2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關於進一步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會議指出,新時代新征程推動東北全面振興,面臨新的重大機遇,制定出臺所有支援政策,對於進一步堅定信心,充分發揮東北比較優勢,推動東北走出一條高品質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新路,具有重要意義。
此前9月份召開的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強調要堅持加大支援力度和激發內生動力相結合,對新時代推動東北振興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多個具體措施,包括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施國有企業振興專項行動,提升對內對外開放合作水準,以人口高品質發展支撐東北全面振興等。
“東北迎來了一輪前所未有的新機遇。”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特約智庫專家李洪彪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比此前的東北振興,新一輪東北振興目標更清晰,路子更寬闊,導向更明確。頂層設計的出臺,將為東北發展注入更強勁的動力,預計未來東北將在全方位對外開放、産業升級、吸引人才、區域經濟一體化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尤其是遠東市場蘊含的巨大經濟能量將被進一步挖掘釋放。
過去二十年為何振而不興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是中央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開始。這也是世紀之交,國家為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提出的三大區域發展戰略之一,另兩個是2000年的西部開放戰略和2004年的中部崛起戰略。
北京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王明遠認為,這些投入對於國企脫困、改善下崗工人民生、緩解資源枯竭城市和工礦區衰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東北農業産業化能力和少數重點國企經營水準也有明顯提高。但是總的來説,國家希望實現的塑造內生經濟增長力、恢復經濟發展動能、使基礎良好的東北成為中國經濟“第四極”的目標並沒有實現。
國家發改委原發展規劃司司長徐林去年12月也撰文分析,過去雖然實施了東北振興的相關政策舉措,但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相對於其他地區非但未有提升,而且進一步下降,很多城市繁榮度下降、吸引力下降,人口外流。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在2010~2020年這十年間,東北地區人口流失達到821萬,平衡流入人口後凈流出354萬,除遼寧省外,吉林和黑龍江都是人口凈流出。東北地區經濟總量佔全國經濟總量的比重也從2003年的8.5%下降到2021年底的4.9%,出現了對東北經濟塌陷的新擔憂。
在徐林看來,如何進一步促進東北地區經濟振興,可能不是簡單地投入多少資源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需要從體制機制、商業文化、政策激勵、對外開放、産業優化等多方面持續發力才能解決的問題。
王明遠稱,面面俱到的大水漫灌最終不能根本改變局面,必須借鑒改革開放的經驗,拿出一些關鍵性的改革措施,讓東北人民、全國人民看到實質的變化,才能慢慢增加社會對東北發展的信心。比如,實行第二波國企國資改革,解決世紀之初國企改革沒有處理好的問題;再比如,東北必須抓住新的産業浪潮,打造一兩個産業亮點或一兩個産業中心城市(可以借鑒德國魯爾區、美國匹茲堡復興的經驗),這樣才能逐漸聚集産業資源。
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
今年9月,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在哈爾濱召開,強調要堅持加大支援力度和激發內生動力相結合,咬定目標不放鬆,敢闖敢幹加實幹,努力走出一條高品質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新路子。
上述座談會對新時代推動東北振興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資訊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施國有企業振興專項行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升對內對外開放合作水準,以人口高品質發展支撐東北全面振興等具體思路。
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認為,東北經濟一體化存在著統籌産業佈局、開放佈局、構建統一大市場的現實需求,破題東北經濟一體化,關鍵在於形成安全穩定的區域産業鏈、供應鏈,提升東北産業的整體競爭力,要推進空間佈局、基礎設施、産業發展、區域市場、生態環保多方位一體化。新時期東北全面振興,要抓住未來3~5年的戰略窗口期,以邊境口岸為重要平臺打造國內市場東北延伸帶,推動東北建設面向東北亞的交通運輸網路,以東北地區産業佈局一體化深化與日韓的重點産業合作。
李洪彪也建議,在東北裝備製造業方面提供更完備的配套政策支援,儘快提高本地産業的配套率,逐步形成就近就便、互惠互利、節約成本的完整産業鏈,使之更好地發揮東北工業的基礎優勢。為了落地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他還建議,要建立像京津冀協同發展那樣的機制,深化東北三省一區合作交流,推動區域內的經濟一體化發展。打造中國向北開放的新高地,促進東北地區與鄰國的資源共用,實現經濟互補、共同發展。
無論是9月的座談會還是10月份的政治局會議,都強調了以人口高品質發展支撐東北全面振興。李洪彪認為,人才的振興是東北振興的關鍵。東北應瞄準國際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為涉及國家戰略的“五大安全”提供人才保障,為東北振興發展需要的機械與裝備製造、種植業與畜牧業、新能源及新材料等産業提供人才支撐。建立精準、務實的人才激勵競爭機制,吸引更多的高端化、複合型優秀人才,為新時代東北振興服務。

責任編輯:郭春蕾
本網專題  
關於我們
版權説明
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