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新聞中心 | 中國網首頁
要聞    政務    民生    社區
中國網東北振興  >  世界看東北

東北振興戰略實施20週年 龍江“蓄力”重振雄風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隆冬時節,這裡是白雪皚皚的童話王國,黑龍江被“南方小馬鈴薯”“團寵”,成為全國旅遊目的地的“頂流”,也把一直“默默付出”的“東北老大哥”推到了“聚光燈”下。不僅是在旅遊等服務業中,“東北大哥”的大氣、擔當看得見,在國家發展大局中,也是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産業安全的“擔當者”,形成對國家重大戰略的堅強支撐。

image.png


黑龍江省經濟振興“綜合力”

東北振興戰略實施20年來,黑龍江省牢牢把握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戰略地位,貫徹落實國家系列政策,經濟發展不斷應變局、開新局,在做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調整産業結構、推動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

2003年3月國家提出“東北振興戰略”,高度重視東北地區的發展。二十年來,在“振興東北”的強烈號召下,黑龍江省的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和階段性成果。

從2003年到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這是探索東北振興之路的第一個十年。這個十年,龍江不曾懈怠退縮,篳路藍縷開創了嶄新的龍江新局面。

第一是經濟實力顯著提升。十年間,黑龍江省地區生産總值從2003年的4433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13692億元,增加了兩倍還多。

第二是體制機制改革成效突出。國有企業逐漸突破了計劃經濟體制的限制,市場化程度明顯增強,政府和市場關係更加協調。2012年,黑龍江省民營經濟增加值佔經濟總量比重半數以上,比10年前提高19.3個百分點。

第三是區域協調發展勢如破竹。2003-2012年間,黑龍江在哈大齊工業走廊等區域內重點建設11個國家級開發區,依託“八大經濟區”佈局,輻射力度顯著增強。另外黑龍江省在産業結構調整、對外開放聯動、科技創新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等諸多方面均取得了明顯成果。

黨的十八大召開後,黨中央開啟了新一輪東北振興,黑龍江省進入全方位振興新階段。

第一經濟綜合實力明顯提升。2022年,黑龍江省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5901億元,增長2.7%。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8346元,增長4.4%,經濟高品質發展已見成效。

第二産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化。2022年,黑龍江糧食總産量1552.6億斤,連續13年居全國首位,持續發揮穩産保供“壓艙石”作用,在傳統老工業升級改造上,黑龍江省加快傳統産業智慧化、數字化、綠色化改造,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

第三對外開放發展態勢良好。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開發開放平臺獲批並加快建設,對外開放水準不斷增強,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培育黑龍江向北開放新高地。在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實施下,黑龍江省在經濟增長、産業調整、科技創新、綠色低碳和民生保障等方面都邁上了高質高效可持續發展新臺階。

制約黑龍江省振興發展“壓力”

在東北振興視域下,黑龍江省經濟發展取得穩中有進、整體向好的發展態勢,但體制性、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體制機制問題尚未解決,黑龍江省經濟振興發展仍然任重道遠。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孫浩進説,當前,龍江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在長期粗放型的發展模式下,黑龍江省産業結構相對失衡,産業結構偏重且單一,新舊動能更疊換代相對遲緩疲軟,民營經濟偏弱。

“黑龍江省民營經濟發展偏弱,歸根到底是體制機制弊端導致,東北地區國有經濟佔比巨大,黑龍江國有經濟比重更是接近70%,且在重點行業與關鍵領域,國企的擠出效應較為明顯。”孫浩進説,同時,創新人才偏少、投資增長後勁不足都是振興發展的問題所在。

“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龍江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指出,東北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産業升級,新時代黑龍江省著力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篇章。

築牢現代化龍江的實體經濟根基

“黑龍江省政府需高度重視發展先進製造業,堅持製造業在實體經濟中的核心地位,聚焦國家發展戰略需求,不斷推進生産要素向先進製造業聚集,整合龍江科教創新優勢聚力攻關‘卡脖子’的技術問題。”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孫浩進認為,要有效發揮放大服務業對製造業的融合拉動效應,從生産端提升生産效率,從而實現供給與需求更高水準的動態均衡,不斷壯大實體經濟發展。相關部門需持續優化並動態調整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配套政策,鼓勵支援銀行這一融資主要來源建立聚焦服務實體經濟的監管原則,將金融活水有效引入實體經濟,增強實體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提升現代化龍江的科技創新動能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孫浩進表示,一要加快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統籌發展,不斷優化龍江人才引進政策,增加人才政策吸引力度,構建以人才為引領、以科技為基礎、以金融為支撐的産業生態體系,積極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氛圍,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扶持力度。二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實現數字産業化與産業數字化協同並進,傳統産業實現數字化、智慧化、網路化改造升級,推動“龍江製造”向“龍江智造”邁進。三要以制度管理創新為市場化改革開闢路徑,有力破除科技創新桎梏,政府簡政放權,持續深化“放管服”體制改革,建設數字型政府。

優化現代化龍江的産業升級路徑

“著力發展具有龍江特色的現代化産業,整合優勢資源,擺脫單一工業結構限制,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電子資訊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及未來産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孫浩進認為,要做好“三篇大文章”實現産業結構優化升級,以數字資訊技術賦能“老字號”智慧化轉變;以強鏈補鏈延鏈推動“原字號”深度開發;以發展新興科技型企業為動力源培育壯大“新字號”。要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越性,以現代化農業發展為主攻方向,以綠色農業為鮮明導向,大力發展特色文旅,實現良好生態與文旅産業深度融合。

築建現代化龍江對外開放新格局

孫浩進認為,一要進一步強化前沿意識與開放意識,大力發展中俄“東北—遠東”互利合作,深化對俄交流合作,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二要持續深化改革,深入實施新時代促進高水準開放發展的意見和新時代沿邊開放開發專項行動,不斷擴大內需,暢通龍江地區流通機制。三要加快現代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統籌規劃立體化開放大通道,加速實現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標準“軟聯通”齊頭並進。四要加快推進對外開放平臺創新發展,助力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有力提高龍江地區對外開放水準。

1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1億多人口,東北振興事關國家發展全局,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相信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中,東北一定能夠重振雄風、再創佳績。”新時代、新征程推動東北全面振興,龍江必將承載著中國經濟舊顏換新容的重托。


責任編輯:郭春蕾
本網專題  
關於我們
版權説明
聯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