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要聞 名山宮觀 高道訪談 問道之旅 道家書畫 慈善公益

 

江南茅山:李白結“道緣”,葛洪曾“煉丹”

發佈時間: 2023-09-15 |來源: 中國網道家文化 |作者: 朱旭東 |責任編輯: 曹洋

很多人都知道詩仙李白愛尋仙問道,卻可能不知道這位“謫仙人”,曾是位“茅山道士”;很多人津津樂道《西遊記》中神通廣大的各路神仙,卻不一定知道這些神仙,可能是茅山道士重新整理並排定座次後,才決出法力高下的;很多人知道已故香港演員林正英最經典的角色是以“九叔”為代表的茅山道士,卻不一定知道茅山在哪;很多人都知道屠呦呦是第一位獲諾貝爾科學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卻未必知道,她成功提取青蒿素治療瘧疾,曾受一位茅山道士著作的啟迪……

江南多聖地。位於江蘇鎮江句容市和常州金壇市交界處的茅山,在歷史上曾經顯赫一時。茅山道教文化遺存主要在句容境內,被譽為道教“第八洞天,第一福地”。

李白的茅山“道緣”

暑期熱映的動畫影片《長安三萬里》,再次喚起人們對盛唐的追憶,而追憶的重要媒介,就是李白等偉大詩人流芳百世的詩篇。影院裏不時有小朋友大聲跟誦唐詩,便是例證。

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李白之所以能夠成為世人眼中那個骨骼清奇帶有仙氣的詩人,與道教有莫大的關係,因為他一直傾心於遊仙訪道。他曾在《感興八首》一詩中坦言:“十五遊神仙,仙遊未曾歇。”

而茅山道士,對他有助力之功。

道教與道家思想在唐朝非常興盛。唐朝建立之初,追認道家始祖老子李耳為李唐宗室的祖先,將道教定為“國教”。李氏王朝尊崇茅山宗,在唐玄宗時期達到頂峰,三山五嶽遍佈茅山上清派傳人,豪門公卿、文人學士也深受影響。茅山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師司馬承禎,就時常被禮請入京,或問道,或建醮,備受皇室禮遇。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這首《渡荊門送別》,正是年輕的李白離開四川時所作。行至江陵時,偶遇年長他62歲的司馬承禎。

二人雖然年齡差距巨大,卻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司馬承禎連連稱讚李白有“仙根”,並邀其一同修道……李白詩興大發,出口就是《大鵬遇希有鳥賦》,將自己比作志向遠大的大鵬,將司馬承禎比作崑崙山上的希有鳥,一起俯瞰凡間的燕雀。

開元十五年(西元727年),為方便隨時召見、請教,唐玄宗命司馬承禎在王屋山選地修建道觀,始名“陽臺觀”。

天寶元年(西元742年),李白又結識了與司馬承禎同修于茅山上清派第十一代宗師潘師正門下的吳筠。吳筠同樣深得玄宗器重,新舊唐書的《李白傳》中説,李白由吳筠推薦進京,兩人“俱待詔翰林”。

隱居王屋山的司馬承禎因為修仙奉道聲名大噪。但當李白再次來到王屋山陽臺觀,想見一見這位老朋友時,卻被告知道長已經駕鶴西去。

李白感慨萬千,作《上陽臺帖》,“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何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這也是李白留在世間的唯一真跡,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中國道教協會副秘書長、句容市道教協會會長楊世華説,李白不僅與幾位茅山道長有緣,還是一位茅山道士,正式在茅山受過法籙。“受法籙,類似于頒發博士學位證書。”

李白終身學道,孜孜不倦煉丹、受籙,甚至“余嘗學道窮冥筌,夢中往往遊仙山”。在他求仙問道的生涯中,結交了很多道友,除了司馬承禎、吳筠、賀知章,還有元丹丘、胡紫陽等人,他們都是茅山上清派的宗師或傳人。這些道友,頻頻出現在李白的詩作之中,其中最著名的一位,當屬《將進酒》中的元丹丘。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青蒿素與葛洪

李白和杜甫被譽為盛唐詩歌的“雙子星座”,年長的李白成名在前,同為道友的杜甫對李白敬仰有加,一生涉及李白的詩歌,多達15首。在一首《贈李白》的詩中,杜甫寫道:“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這幾乎是杜甫為李白刻畫的一幅肖像——懷才不遇、求仙問道、狂歌度日、瀟灑不羈。“未就丹砂愧葛洪”,或是當時李杜二人共同的心聲。修道煉丹,又怎麼能繞得開葛洪?

葛洪何許人也?

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朴子,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人,東晉道教理論家、著名的醫藥學家。葛洪早年曾在茅山抱樸峰修煉,所著《抱朴子》繼承和發展了東漢以來的煉丹術,為研究中國古代化學史提供了寶貴的史料。

葛洪還撰有醫學著作《玉函方》一百卷(已佚),《肘後備急方》(意思是放在手肘衣袖裏面,隨時可以拿出來使用的救急簡易手冊)三卷,內容包括各科醫學知識,其中有世界上最早治療天花等病的記載,也包括青蒿汁的提取方法。

青蒿在中國有兩千多年的藥用歷史,用青蒿治療瘧疾就是古人總結的寶貴經驗,最早就能追溯到葛洪的《肘後備急方》,其中記錄的關於青蒿汁的提取方法,為後人提供了靈感。

屠呦呦是第一位獲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她的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2015年10月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該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但青蒿素的發現,頗費週折。

1969年1月,中國中醫研究院接受抗瘧藥研究任務,組建科研團隊,由屠呦呦擔任組長,收集和解析中醫藥防治瘧疾的資訊,不斷進行中藥實驗篩選,研發抗瘧中藥。

1969年2月至4月,屠呦呦團隊系統收集、整理歷代中醫藥典籍和訪問名老中醫,編寫出640種方藥為主的《瘧疾單秘驗方集》,作為研究工作的依據,並油印成冊轉贈國內相關研究機構,共同發掘。

團隊歷經380多次失敗,利用現代醫學和方法進行分析研究、不斷改進提取方法。屠呦呦重溫葛洪《肘後備急方》時,發現其中有關“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的截瘧記載未提及煎煮,意識到提取過程需避免高溫,由此取得了青蒿抗瘧篩選的突破,也是發現青蒿素的關鍵一步。

為紀念葛洪,突出歷史文化主題,提升城市品位,句容市2002年3月將華陽公園更名為葛仙湖公園,異地復建大聖塔、葛仙觀等古建築。葛仙湖的功能由天然蓄水溉田的水庫轉變為集行洪、排澇、景觀功能于一體的城市休閒娛樂觀光湖。

在葛仙湖公園西北側,新建一座葛洪紀念館,館名即由屠呦呦題寫。紀念館三樓的玻璃櫃中,陳列著一本屠呦呦親筆簽名的《青蒿抗瘧研究》(1971-1978)。這本書,由葛洪研究會會長胡曉峰轉贈而來。屠呦呦在封面上寫道:“葛洪的《肘後備急方》給青蒿素的發現帶來啟迪和靈感。”

中國的神仙體系與茅山

葛洪除了道教理論、煉丹術以及醫藥學之外,還整理出一部古代中國誌怪小説集《神仙傳》,收錄了中國古代傳説中92位仙人的事跡,如今一些成語和神話人物即源於此。比如,成語“滄海桑田”,即出自《神仙傳·麻姑》。

《神仙傳》的仙人世界,打開了後人的想像空間,包括“山中宰相”陶弘景。

陶弘景,南朝士族出身。南齊永明十年(492年),他辭去朝廷食祿,隱居句容句曲山(即句容茅山),傳上清大洞經籙,開道教茅山宗。

與那些隱居終南山隨時準備復出的人不同,隱居茅山的陶弘景可算是位真正的隱士。梁武帝蕭衍即位後,多次派人禮聘陶弘景,希望他出山輔佐自己,均被婉拒。陶弘景還特意作了一幅畫,畫中有兩頭牛,一頭套著金籠頭,被人牽引著行走;另一頭散養于茂密的草野中,顯得悠閒自在。

梁武帝讀畫後,明白了陶弘景的真實心願,不再強其所難,只好不斷派人入山問政。《南史·陶弘景傳》有記載:“國家每有吉兇征討大事,無不前以諮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為‘山中宰相’。”有人推測,熱播劇《瑯琊榜》中“梅長蘇”的原型,很有可能就是陶弘景。

陶弘景隱居茅山45年,潛心修道之餘,還為後人構建了一個比較完備的神仙體系。據傳,陶弘景10歲便看葛洪的《神仙傳》。在陶弘景之前,已經出現不少神仙傳記,如《列仙傳》《神仙傳》等,記述神仙和他們所居住的仙山聖境。但這些神仙既多也雜,互不相屬,不能構成一個有序的神仙世界,讓信徒無所適從。

為了彌補這個缺陷,陶弘景編寫了《真靈位業圖》,把人間諸如君尊臣卑,夫尊子卑,夫尊妻卑等門閥士族等級制度引入神仙世界,將道教信仰體系內的天神、地祇、人鬼、諸仙等龐大群體,用七個等級組織排列起來,構成一個等級森嚴的神團體系。

在《封神演義》《西遊記》等神魔小説中,各路神仙比拼的不是力氣和武功,而是法術和法器。説直白點,比拼的就是神仙等級。等級越高,法力越強大,法器也就更厲害,能夠實現降維打擊。

至今還有很多專家學者在爭論《西遊記》的作者到底是吳承恩還是李春芳,這是關涉哪可為“聖地”的關鍵因素。吳承恩是淮安人,李春芳則是寄籍興化的句容人。最早版本的明代《西遊記》沒有具體明確作者,只署“華陽洞天主人校”。李春芳,明朝內閣首輔,早年在句容城區崇明寺藏經院內月潭僧房讀書,晚年隱居茅山,在茅山建玉皇閣,自號“華陽洞天主人”。相傳西漢時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與後來的陶弘景等人,均在華陽洞隱居修煉過。道教中的“第八洞天”,也是源自華陽洞。

茅山最高海拔只有372.5米,與其他名山相比,很是微不足道。站在茅山頂峰的“九霄萬福宮”,能看見山下的村落、街巷。這個高度,可以俯視眾生,看得見人間煙火,聽得到民間疾苦。茅山的高度,讓隱居修道之人出世入世都很方便,就看能否修煉成高深道行,有無為世人降妖伏魔之心。

拋開誰是“華陽洞天主人”之爭,西遊記中的各路神仙,並沒有脫離陶弘景編撰的神仙體系,哪個神仙更厲害?在這體系中已有界定。有所參照,才能煞有其事、自圓其説,才會讓人將信將疑。這或許是茅山道士對《西遊記》等神怪小説最大的貢獻。

影視劇的“無心插柳”

憑藉金庸在《射雕英雄傳》中丘處機的形象,全真教名揚天下;影視演員林正英出演的“九叔”等角色,茅山道士形象深入人心。這兩個人物,代表的恰是道教中的兩大派別。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傳統宗教,由漢朝末年張道陵所創立,已經存在2000多年,是中華文明的一個重要載體。道教創立以後,幾經浮沉,一直尊奉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為祖師,尊其為“太上老君”。

一個宗教的興衰,與封建統治階級的喜好相關。先吳文化博物館館長翟忠華説,自南北朝以始,形成世襲的特權階層總希望長生不老,即使不能永生,也想長壽。道教為適應他們的精神生活和肉體生活的需求,向他們推廣養生、服食、煉丹等修道內容,得到上層貴族特權階層的信奉和支援。南朝時期的達官顯貴紛紛拜于陶弘景門下,世人皆稱其為“山中宰相”,就是一個例證。

隋唐時期,尤其是唐朝,是我國道教全面發展的繁榮時期之一。李氏家族為了鞏固政權,宣佈自己是道教祖師老子李耳的後代。因為皇帝的重視,茅山道士司馬承禎和吳筠才可能接近皇室,才有機會向皇室推薦李白。

據元朝劉大彬編纂的《茅山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記載,元朝帝王多次在茅山進行崇道活動。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元室封38代天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也就是説,在皇室的干預下,原並行于江南的上清、天師、靈寶等道派逐漸合流,歸併於以符籙為主的正一派。從此以後,茅山成為以正一為主的道場,但各派別還是按各自傳承延續道脈。

全真派是後期道教最大的派別之一,其創始人是王重陽。翟忠華説,元朝以來,全真派與正一派一起延續至今——北方以全真派為主,南方以正一派為主。全真派以清修苦修、獨身素食、蓄髮練武為主要特徵,更多強調個人修為。正一派則以降神驅鬼、祈福禳災的符籙活動為主,經常要與民眾互動。

“茅山道士的形象,在歷史上並不完全一樣。”楊世華説,自從張道陵創立“五斗米教”後,道士就是要為百姓“捉鬼降妖”。李唐王朝奉老子李耳為祖先,道教上升為國教,道士更注重個人修為,追求仙風道骨。明朝時期,茅山道教開始衰微,清朝皇帝最初信奉薩滿教,最後多信仰佛教的分支喇嘛教,茅山道教地位日趨下降。

因為統治者的冷落,道教只好將目光轉向社會下層,迅速走向世俗化和大眾化。明清時期的道士,已經無法繼續隱居深山、超然世外,他們不得不移駕就屈,深入民間,通過畫符念咒、驅魔降妖、祈福禳災等道教人員的傳統技能來獲取財物,勉強度日。因此,很多明清筆記小説中的茅山道士形象,並不高大。

香港演員林正英因出演“九叔”一角而走紅,他在影視劇中出演的道士會用茅山術驅邪避鬼,的確是明清兩朝茅山道士的形象。這個形象,不僅70後80後耳熟能詳,連很多00後,也印象深刻。

對於這頗為尷尬的“形象代言人”,茅山景區講解員戴左香直言:“我不喜歡‘九叔’的形象,但很多人的確是通過林正英,才知道茅山的。”

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

茅山,地處風光秀麗的江南平原,並不高聳的山峰,分流江南兩個水系——東側之水,流入太湖流域;西側之水,匯入秦淮水系。轄區面積126平方公里,營造了一個空氣清新、植被豐茂、生態優美的勝境。

據《茅山誌》前言所述,茅山,古稱句曲山,古來就有隱居修道的傳統。特別是西漢景帝時,陜西咸陽人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行成道,道門內因三人之仙職分別為司命真君、定錄真君、保命真君,故又合稱“三茅真君”。後人為紀念三茅真君,便改句曲山為茅山。

如今的茅山,已是國家5A級景區,不僅因茅山道教成為傳統的“第八洞天,第一福地”,還因陳毅率軍進駐成為著名的六大山地抗日根據地之一。但我多次走訪茅山,卻只能是走馬觀花,因為很少有地方能讓遊客停下來,更別説沉思、冥想。

連導遊都説:“一般的遊客來茅山,半天就夠了。”

句容當地人自我解嘲説,這估計跟他們的性格相關,謙虛,不張揚。

大茅峰北側的仙人洞,全長200多米,洞有三層,層層相通。洞中流水潺潺,怪石嶙峋,石筍、石柱、石花四週環繞,是講故事的好場所。

從仙人洞出來,拾級而上,看到一幅經歷風雨略顯陳舊的道旗,上書“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上的這句話,似乎有點為茅山開脫——利萬物而不爭。(圖/文 朱旭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