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社會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産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遊 悅讀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首頁> 産業供銷>

激發“氫”動力 氫能産業點燃綠色新引擎

2024-04-26 16:16:59

來源: 人民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近年來,我國氫能産業步入發展“快車道”,可再生能源制氫勢頭強勁,應用場景加速拓展,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

陜西研發首條氫燃料電池系統裝配線,填補當地燃料電池系統生産的空白,産品性能全國領先;北京氫能産業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三級跨越,提前完成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等關鍵零部件的自主化應用;四川實現“制儲運加用”氫能産業鏈全覆蓋,不斷拓展氫能在分佈式能源、飛行器等領域的應用,打造“成渝氫走廊”……

多位專家表示,在全球能源向清潔化、低碳化、智慧化發展的趨勢下,氫能産業已經成為當前能源技術變革的重要方向,要不斷完善産業生態,形成“虹吸效應”,推動氫能産業強鏈、補鏈、延鏈。

綠氫是實現“雙碳”目標和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基礎。通過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直接制氫,可實現全生産流程基本不産生溫室氣體,有效降低碳排放。

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我國規模最大的光伏綠氫項目“中石化庫車綠氫示範項目”已全面建成投産,制氫規模達到每年2萬噸。在佔地9700多畝的項目園區,太陽光正以最佳角度照射到50多萬塊光伏板上。這些光伏板的傾角均通過專業輻照測算,確保全年接受的太陽輻射最大化,年發電量近6億千瓦時,平均每天發電159萬千瓦時。綠電被輸送到綠氫工廠制取氫氣,實現“綠氫”替代“灰氫”的綠色降碳生産。

“這是綠氫煉化首次實現規模應用,對煉化企業大規模利用綠氫實現碳減排具有很好的示範效應。”業內專家表示,隨著技術和産業創新,綠電綠氫一體化生産、氫能基礎設施和氫基碳中和解決方案等將逐步走向成熟,預計未來10-15年將是綠氫産業發展的關鍵階段,並有望實現綠氫在主要應用領域的規模化部署。

綠氫技術為氫能産業上游的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而産業下游的延伸則有賴於氫能與交通運輸業、製造業、建築業等領域的“跨界聯動”。

近年來,氫能的應用場景加速拓展,産業鏈中下游實現“多點開花”。我國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成功達速試跑,實現全系統、全場景、多層級的性能驗證;全球首個氫氣品質移動檢測車公開亮相,攻克可移動化氣體痕量高精度分析技術的“卡脖子”難題;國家能源氫儲運創新平臺組團上陣,推動我國氫儲運關鍵技術自主化和産業鏈自控……

據國家能源局科技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氫能示範應用在交通領域有序推進,在工業、建築、儲能等領域積極拓展。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銷售量新增5791輛,同比增長約72%;已建成加氫站407座,其中綜合能源站已經成為主要建站方式,佔比達到58%。

在常規領域之外,未來産業加速賦能,氫能産業與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深度融合,探索“AI+氫能”的行業智慧化之路。

在上海,我國首個外部環境感知、整車整合優化控制的人工智慧系統正式發佈,為氫能物流車提供了更節能、更長途的解決方案,實現發動機壽命提高15%,續航里程增加20%;在天津,全球首臺氫電混合動力人工智慧運輸機器人公開亮相,搭載港口全面數字孿生技術底座,依託5G通信技術、北斗導航技術,無需借助任何標記物,即可實現自動駕駛。

“氫能與人工智慧的融合,將有效拓展氫能市場應用的新空間,助力我國實現‘2035年形成多元氫能應用生態’的戰略目標。”中國産業發展促進會氫能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宇表示,人工智慧與氫能的跨界融合創新有著重大的示範效應,隨著人機協同時代的到來,人工智慧與氫能的“兩能”融合將助力達成“雙碳”目標,推動氫能産業高品質、可持續和智慧化發展。(王紹紹)

【責任編輯:曹洋】
聚焦
産業調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