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普利策獎作品《晚安,媽媽》將登台北京人藝

發佈時間:2023-06-14 15:57:4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秦金月 | 責任編輯:謝榮宇

中國網北京6月14日訊(記者 秦金月)記者從北京人藝獲悉,7月5日起,又一部小劇場新戲《晚安,媽媽》將與觀眾見面。該劇導演唐燁、龔麗君,主演張培、孫翌琳。

《晚安,媽媽》是美國劇作家瑪莎·諾曼的代表作,1983年獲得普利策獎,以一對相依為命的母女在一個晚上的交流對話為串聯,將作者最擅長的嚴肅女性題材創作風格進行了淋漓盡致的展示。作品從女性的角度出發,對家庭、婚姻、生活進行了一番嚴肅認真的探討。全劇只有兩位女性角色的話劇並不多見,在北京人藝的舞臺上也是首次出現。“作家是女性,我們幾個人都是女性,也都是母親和女兒,會對劇中的題材有共鳴。”導演唐燁介紹道,雖然劇中探討的問題有些沉重,但是此次排演不希望用沉重的方式去展現。“媽媽愛女兒,這種愛女兒真的需要嗎?我想這部作品打動了我,也會打動觀眾。”導演龔麗君同時作為該劇項目人認為,這部作品的現實意義會讓觀眾産生共鳴。

《晚安媽媽》此次排演力求原汁原味呈現原著精神。由於是一部外國作品,為了不讓中國觀眾在心理上産生距離感,在語言表達上對演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原文的基礎上,把語言儘量捋順,將文本中黑色喜劇般的幽默表達出來。”導演唐燁表示,這樣的語言能夠傳遞出作品本身的精神力量。同時劇中背景並沒有進行特意的“本土化”處理,“對於觀眾來説並不會因為文化差異對理解這部作品産生障礙。不同年齡段和不同經歷的觀眾,都會對這對母女有不同的理解”。導演唐燁介紹稱,作品雖然是在講親人之間的關係,但更深層的是去探討生命的意義,“作品探討的不只是親人們在同一屋檐下,心理的疏離感,還有對生命的意義,如何有尊嚴的活著等問題。”

一間客廳,一對母女,在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裏,通過兩個人的對話來展現生活和人物,《晚安,媽媽》為觀眾展示出一對母女錶面波瀾不驚實則暗流涌動的生活真相。如何讓觀眾看起來不疲憊,跟著演員深入劇情,導演和演員們下了很大功夫。通過演員表演,將每一句話的潛臺詞表現出來,讓觀眾能夠與演員的內心世界同頻共振。這對演員提出了很高要求,需要整個過程高度緊張、全情投入,不能有一刻的鬆懈和分神。而為了接近生活、還原生活,該劇在排演過程中,演員們每天都將自己的生活感受帶入其中,“我們對親人能不能真的理解,人和人之間能不能溝通?”劇中飾演母親的張培,將自己的思考帶入到作品中,希望與觀眾一起去探討。“怎麼從一開始交代了結局,後面還吸引觀眾看,這就是對演員的考驗。”飾演女兒的孫翌琳也不斷對自己提出要求。兩位演員希望能夠展示出立體的、生活化的鮮活舞臺形象,讓觀眾跟著演員一起進入到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

6月14日,北京人藝《晚安,媽媽》舉辦媒體見面會(北京人藝供圖 攝影:李春光)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