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銅梁:朵朵金絲菊 綻放“致富花”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11-14 16:35:30 編輯:李柯佑

立冬時節菊繽紛。這個季節,走進銅梁區西河鎮金絲皇菊種植基地,一陣清甜香氣撲面而來。連畦成片的菊花正值花期,鮮黃花蕊一簇簇、一叢叢競相綻放。視線可及處,村民們趁著晴好天氣,在花田裏忙碌著採摘。

在一系列政策引導與幫扶支援下,西河鎮近年來發展起千畝金絲皇菊種植。朵朵綻放的菊花,成了當地帶動村民增收的“致富花”。

image.png

閒置土地上發展特色種植

“金絲皇菊不僅觀賞性好,還是藥食兩用,經濟價值很高。”站在花叢中,西河鎮雙永村黨支部書記蔣源秀臉上露出笑容。

西河鎮位於銅梁區最南端,與大足區、永川區接壤。雙永村是市級脫貧村,主要種植作物包括水稻、玉米、紅苕等。前些年隨著大部分青壯年外出務工,勞動力逐漸減少,不少田地被閒置。

為盤活閒置土地,2019年,西河鎮黨委政府邀請專家考察論證後,引進重慶市半畝花田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半畝花田”)落戶。

為何選擇將菊花種植産業落戶西河?半畝花田總經理何平解釋:“這裡的氣候、環境和土壤都比較適合種植菊花。”

何平先在雙永村試種了100多畝金絲皇菊,首年就獲得成功。隨後種植面積增加到400多畝,範圍也擴大到臨近的新四村、龍嶺村,並在花田中套種胭脂脆桃提高土地利用率。

為了配套做好菊花深加工,雙永村還成立起專業合作社,建起烘乾車間,購置先進的專業設備,並雇傭當地村民務工。除土地租金收益外,金絲皇菊特色種植已實現群眾勞務增收40萬元以上,村集體經濟增收20萬元以上。

image.png

發展“菊花經濟”助力村民增收

據何平介紹,金絲皇菊的産量每畝大約在1000斤,10斤鮮花能烘1斤幹花。因為藥用價值較高,産品做成中藥和花茶産品後,銷售根本不愁。

如何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帶動更多的群眾增收?今年,西河鎮出臺激勵政策,引導民營企業與村集體、村民精準對接,鼓勵農戶和半畝花田公司簽訂協議,由公司供應菊花苗給農戶,農戶自行栽種管護,公司根據協議收購農戶花朵。

“為增加農戶種植積極性,對積極參與的農戶、大戶,根據種植畝數給予不同程度的獎勵。”西河鎮副鎮長黎有志介紹,對脫貧戶等特殊群體採取直接發放菊花苗的方式,確保每戶不少於200株,有穩定收入渠道。

在此激勵下,200多戶村民加入了種植金絲皇菊的隊伍,全鎮種植面積也達到了千畝。

雙永村4組脫貧戶謝連志不僅有地直接入股到村裏的合作社參與金絲皇菊種植,今年也領取了菊花苗種植。“公司承諾一等生花七塊錢一公斤給我們收購,到時候能收三四茬,有多少收多少。”謝連志説。

除了200多戶脫貧戶和監測戶,還有二十多戶村民與半畝花田簽訂合作協議,每戶領到了3000株菊花苗。“以前閒置起的三畝地都拿來種菊花了。”雙永村村民楊光富説,種植菊花勞動量不大,自己一個人就應付得過來,而且還不耽誤種大豆和胡豆。

依託菊海打造“一鎮一主題”

更讓楊光富高興的是,在今年西河鎮首屆金絲皇菊賞花季上,她和另外兩名金絲皇菊種植戶共同登上了領獎臺,獎勵他們管護到位、成活率高。

作為銅梁區“一鎮一主題”鄉村節會之一,今年西河鎮依託千畝菊海的觀賞價值首開賞花季,並圍繞“菊”文化主題策劃了攝影、書法、繪畫、現場詩詞創作、古典樂器表演大賽等十多種活動,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光打卡。

賞花季一邊進行,金絲皇菊新一季的收購和烘乾工作也一邊展開,預計將持續一個月。同時,西河鎮依託“萬企興萬村”行動,在賞花季期間引導鎮商會積極回報家鄉,開展消費幫扶,促進金絲皇菊、金蕙大米、花椒等西河集體經濟産品銷售,預計將實現銷售收入300萬元以上。(李慧敏/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