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西部金融中心 重慶幹得如何

【新時代 新征程 新重慶——建設西部金融中心 重慶幹得如何】系列報道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9-04 11:01:36 編輯:李柯佑

【編者按】建設西部金融中心,是中央賦予重慶的重大使命。2021年12月印發的《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規劃》明確提出,加快推進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到2025年初步建成,2035年地位更加鞏固。中央科學佈局,重慶奮力行動。近年來,重慶在推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深化金融改革創新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市金融業持續向上生長,拉動金融中心指數上升至全國第7位。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建設中,金融發揮了怎樣的力量?建設西部金融中心對於重慶有何意義?數字金融、普惠金融、産業金融、貿易金融、綠色金融,如何全面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等重大戰略實施?西部金融中心的未來宏圖是什麼樣?即日起,重慶市委網信辦、重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中國網新重慶外宣平臺隆重推出“建設西部金融中心 重慶幹得如何”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1ad86ced260f31a06b112d21322d69e.jpg

西部金融巨輪,借力揚帆起航

我國傳統金融中心以上海、香港、北京、深圳為核心。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廣闊的內陸腹地也需要一個新的金融中心,同時兼具安全備份與帶動西部發展的雙重作用。“建設立足西部、面向東亞和東南亞、南亞,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西部金融中心”成為黨中央、國務院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一項重大決策。

2021年12月,西部金融中心正式公佈“路線圖”。

12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聯合印發《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規劃》,目標到2025年,西部金融中心初步建成,到2035年,西部金融中心地位更加鞏固。

重慶作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直轄市、國家重要中心城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核心城市、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向北連通“一帶一路”、向南成為東南亞新通道、向西向東輻射廣闊的內陸腹地。建設西部金融中心,重慶當仁不讓。這既是國家的戰略選擇,也是重慶産業升級的需求。

正在建設的重慶“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亟需對電子資訊、新能源汽車、新材料、智慧裝備製造等重點産業的綜合金融支援;“1361”數字重慶整體佈局需要借力各大金融機構;中小微企業、基層群眾需要更為精準的金融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經貿物流,需要更加高效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務;科技創新“416”體系建設,希望建立更加專業化、多元化、跨區域的科創投融資體系;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第一城的重慶,綠色産業的發展催促著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的步伐……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是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關鍵要素,對推動經濟穩進增效具有乘數效應。”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認為,建設西部金融中心是構建現代化體系的關鍵變數,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撐。

中央科學決策,重慶落地行動。

近年來,重慶統籌推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等重大任務,西部金融中心建設實現了良好開局。

金融巨輪,開始在重慶揚帆起航。

81d0bfa96fe40dc77164ffe351974c2.jpg

多個金融“第一”,踐行重慶擔當

“下有陸家嘴,上有江北嘴”,江北區、渝中區、南岸區作為重慶金融核心承載區,如今摩天大樓拔地而起,境內外大型銀行、保險、證券、法律機構密集入駐,國企央企金控集團區域總部集群效應凸顯,對國內國際各大金融機構和其他行業企業的虹吸效應逐步彰顯。

從一張“路線圖”到一系列腳踏實地的行動,重慶對建設西部金融中心高度重視,腳步鏗鏘有力,發展碩果纍纍,獲得多個“第一”。

小貸公司實收資本、貸款餘額全國第一。7月下旬,人民銀行發佈《2023年二季度小額貸款公司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重慶小額貸款公司實收資本約為1189.56億元、貸款餘額為1588.74億元,均在全國31個省份中排名第一,在全國的佔比分別達到約16%和約19%。同時,重慶還是全國僅有的兩個貸款餘額在千億元以上的省份之一;全國註冊資本超過50億元的12家小貸公司中,有7家在重慶。人民銀行公開數據表明,重慶小貸公司的資本和業務規模已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持續保持全國領先優勢。

外資銀行分行數量中西部並列第一。2022年8月25日,南洋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重慶分行在江北嘴揭牌開業,開啟了其在重慶的戰略佈局。自此,在渝外資銀行分行數量達16家,躍居中西部並列第一。

金融租賃企業數量西部第一。2020年6月,隨著註冊資本超過100億元的中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在渝中區開門迎客,重慶金融租賃企業數量達到4家,位居西部省份第一。

擁有全國最大的農商行——重慶農商行,2020年6月,由其全資設立的渝農商理財有限責任公司在江北嘴成立,成為全國首家農商行理財公司、西部首家銀行理財公司。

消費金融全國第一。擁有3家消費金融公司,整體業務規模全國第一。

保險法人機構數量西部第一。擁有保險法人機構5家,保險業上半年累計實現保費收入超710億元,同比增長9.4%,全國險資入渝餘額超過4900億元。

上市銀行西部第一。2021年2月,重慶銀行在上交所上市,成為西部地區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自此,全市“A+H”股上市銀行達到2家,數量為西部省份第一。

與此同時,重慶金融機構還具有數量多、門類齊全的優勢。據統計,截至2023年6月末,全市共有“銀證保”金融機構475家、地方金融組織600余家、私募投資基金800余家,實現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和消費金融等20余類金融機構牌照全覆蓋。

除了令人矚目的多個“第一”,重慶在數字金融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效也讓人驚喜:

8月15日,農業銀行重慶大足支行通過線上渠道,為易貿供應鏈(重慶)有限公司成功辦理了一筆市場採購貿易出口收結匯。這是重慶首筆市場採購貿易線上收匯和結匯業務。從提交資料起至完成收匯、結匯,僅用了3個小時,比之前在銀行網點辦理相關業務節省了整整一天時間。

“現在通過線上收結匯,我們既節省時間,也能騰出精力去做其他事。”企業負責人表示,現在他們僅需通過“渝採通”跨境服務平臺綁定收款銀行賬戶,即可實現全流程線上辦理收匯、結匯業務。

這是重慶的數字金融創新成果之一。

近年來,重慶把推進金融改革創新作為發展引擎,大刀闊斧地推進改革——在産業服務方面,“渝企金服”、“長江渝融通”普惠小微線上融資服務平臺、“信易貸·渝惠融”平臺、“渝普金鏈”等多個線上金融服務平臺陸續問世。在普惠金融方面,5000億普惠貸款支援製造業、小微企業,惠民醫療險“渝快保”為超620萬重慶市民的醫療保障兜底。在金融機構方面,工商銀行重慶市分行運用農擔e貸、種植e貸向359戶涉農市場主體發放貸款1.73億元;中國銀行重慶市分行、建設銀行重慶市分行、重慶銀行等眾多銀行,也紛紛面向中小微企業推出線上信貸産品,僅7月11日重慶首次發佈的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創新産品就有140餘款。數字金融一路向前,在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方面,重慶也在積極推進,成效初顯。

2022年8月,重慶成功獲批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目前,全市金融機構已陸續設立了20余個綠色金融專營部門或支行,創新推出了超300款綠色金融産品。金融支援經濟綠色低碳發展,動力十足。

重慶金融的改革創新,既明顯帶動西部地區發展,又積極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多式聯運“一單制”等創新性金融服務在西部陸海新通道中的推開,減少貨物運輸換單環節,沿線省市參與通道物流效率得到極大提升。重慶市金融監管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重慶市金融機構已累計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基礎設施項目、貿易物流企業發放貸款近5000億元。

重慶四川國資匯聚合力,川渝地區國有企業和優質民營企業債券融資獲得更大支援。截至2023年4月末,川渝兩地金融機構累計對川渝合作共建重大項目授信9953億元,今年年初以來累計發放貸款765億元,高於全國水準。

一步一個腳印,西部金融中心在巴山渝水間,正在加速崛起。

45a3dbebaa138224a090ee151d804f6.jpg

實施“智融惠暢”,釋放金融力量

6月21日,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前往渝中區和江北區,調研西部金融中心建設並強調,要以推動高品質發展為首要任務,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數字賦能為基本手段,以普惠可及為基本導向,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大力實施“智融惠暢”工程,努力打造西部地區現代金融高品質發展標桿,高水準建設西部金融中心,助力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邁出新步伐。

8月30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與21家金融機構集中簽署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戰略合作協議。通過深化央地合作,金融機構將全力參與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等重大戰略實施,其中8家金融機構還將在渝設立一批功能性中心和分支機構。

這是新重慶建設的重大時刻,更是迄今為止新重慶金融發展的最重大時刻。

金融機構的在渝“量”起來了,服務企業及民生的“質”如何有效保障?

今年以來,重慶市委、市政府領導牽頭,全面推進實施“智融惠暢”工程,按下了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的“加速鍵”。

“智融惠暢”是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的系統抓手,將有效提升金融集聚輻射、服務實體經濟、金融數智創新、金融開放引領、金融風險防控等能力。

智,是數字賦能科技驅動。利用大數據、數字化、雲計算、AI大模型等新興技術,能夠有效突破地域限制、行業壁壘,讓金融數字化智慧化變得更加“聰明”。比如中國銀行綜合運用“貸、債、險、租、投”多種金融服務,重點支援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助力重慶深化金融領域數智化轉型;華夏銀行構建“網際網路+金融+場景”的綜合化金融服務生態,推進産數模式創新和數字生態圈建設。

融,是服務實體服務大局。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推行金融鏈長制、金融顧問制、科創專家顧問團隊等三項創新服務機制,服務重慶打造“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比如,中國工商銀行發揮“新市場特色支行”等專屬金融服務機構作用,為先進製造業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機構,加大對電子資訊、新能源汽車、新材料、智慧裝備製造等産業的綜合授信支援,等。

惠,是普惠價值共同富裕。金融當聚焦薄弱環節,推動金融資源向中小微企業及基層群眾精準服務。比如,中國農業銀行創新“鄉村人居貸”“土地整治貸”特色農村産品;中國郵儲銀行推廣“極速貸”“小微易貸”等線上金融模式,加快建設鄉村振興金融工作室和整村授信。

暢,是運作順暢提質增效。金融“血脈”運作通暢,才能消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群眾生活的“痛點”“堵點”梗阻,保證服務實體經濟效率。比如,打造“信易貸·渝惠融”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整合全市114個大類超1300項涉企政務數據,發佈110餘款特色信貸産品,首次在重慶市實現“政、銀、保、企、監”信用資訊對接、使用和監測;推動已故存款人小額存款提取“一件事一次辦”,銀行機構在“渝快辦”線上審核,辦事群眾線上提取。

如今,21個家全國大型金融機構與重慶戰略簽約,重點圍繞落實國家戰略部署、參與“智融惠暢”工程實施、重慶特色金融體系建設等領域深化務實合作,將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帶來更多機遇。

建設西部金融中心,央地攜手,同題同答。

新重慶前景光明,未來可期。(中國網新重慶特別策劃 郭輝 曾麗/文   王正坤/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