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重慶修文物 對話歷史 修復時光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4-19 16:33:27 編輯:李柯佑

靜,是這裡的主調。

走進位於重慶市渝中區枇杷山正街的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腳步自然放輕;步入辦公樓過道,兩側修復室裏的竊竊交談聲、砂紙窸窣聲“穿墻而出”,清晰入耳。

此時,陽光透過玻璃窗鋪灑,灑滿安寧,眼裏的點點塵埃漂浮空中,也倣若靜止。

千百年來,時光的沙漏漏出歲月的痕跡,凝成一件件古老物件。它們被驚奇地發現、小心地挖掘,然後交到文物修復師手中。也許正因它們身上擁有太多的光陰故事,才讓大多數文物修復師認為,“靜”是讓文物“活”過來的必要條件。

這個“靜”,包含太多。有不浮不躁、不驕不餒的寵辱不驚,也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的細心與恒心……

image.png
金屬器修復師呂國瓊正在對文物進行潔除處理。王歡 攝

擇一事,終一生

叩開金屬文物修復室的房門,呂國瓊一身“白大褂”出現在眼前,此時的她正戴著手套埋頭修復,工作桌上放的是2007年從忠縣烏楊鎮將軍村墓地出土的鐵釜、鐵支架,目前她正在為它們矯形。工作桌不遠處的墻壁上挂著10多件工具,大多為器物矯形使用。“有時候矯形好了,放置一段時間又反彈,反反覆復是常有的事。”她伸直手臂,更換了一個矯形工具,繼續為器物矯形。

金屬文物的保護修復,技術流程嚴謹,先是資訊記錄、檢測分析,再是保護修復,最後整理歸檔、驗收項目。“保護修復”自然是最考功力的一環,潔除、脫鹽、矯形、去除有害銹、拼對粘接、補配打磨、緩蝕封護、作色……雖然青銅器和鐵器的保護修復有所不同,可相同的是,每一步都需要足夠的經驗值和專業度。

“畢竟文物不可再生,誰也不能怠慢。”呂國瓊説話語氣總是淡淡的,哪怕談話間她在面對分層嚴重且每一層碎成渣的鐵器、面對本應由鐵環環環相扣的鎖子甲中的“難”。每當她陷入停滯不前的境地時,她會選擇先修復其他文物。“不能浮躁,必須要保證自己能足夠的靜,它需要一坐就是一整天、一修就是很長一段時間。”期間,整個時空只有自己和文物,在此之前,她也把那段修復“回避期”稱之為修復“靜止期”。

呂國瓊不是“科班”出生,幹這行緣于“田野”。2000年至今,轉眼23個年頭。“這也是緣分,當時家鄉來了一支考古隊,出於看熱鬧的心態去附近看稀奇,正好當時人手不足,有個認識的人就問我有沒有興趣,我説‘跟著師傅學試一試’。”這一試,就成了呂國瓊一生的事業。

就這樣,師傅帶徒弟,徒弟跟師傅,一個一個考古地跑,一輪又一輪進行考古修復,長期默默苦練,技術慢慢積累。雖半路出家,也愛得深沉。

如今,呂國瓊自己也成為了別人的師傅,向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修復新人”們傳授起她的經驗。“一路走來,行業前景越來越好,自己也感覺路越走越光明。”呂國瓊説,我們在一步步認真傳承,也在一步步摸索創新,希望讓文物更好地“活”起來。

image.png
文物修復室中,文物修復師聚在一起研究文物修復工作。王歡 攝

修文物,即修心

守正創新,是呂國瓊深耕細作的工作理念,也在潤物無聲中,感染著32歲的“後來者”龍傑。在歷經陶器修復的歷練後,龍傑負責起瓷器文物的精修工作,目前他正在進行的是6件瓷器文物修復工作,已完成拆分、清潔、拼對、粘接、補配、打磨等階段,進入作色和上釉階段。

都説文物修複路漫長而艱苦,技藝的求精是一場時間堆疊的修行。龍傑年紀不大,已經從業10年,是一個身體力行的創新者,專注于修復材料的思考。日常,他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收集、去取經、去研究修復材料的運用,“拿來主義”和“改良主義”並舉,將留心觀察到的各領域所使用的材料,根據個人經驗將其轉化為文物修復的適用材料,也常常做些工藝品對自己改良後的材料進行試驗,這也讓他有了更多的文物保護修復“個人色彩”。

在龍傑看來,瓷器文物的保護修復,各流程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唯有慢工才能出細活。龍傑認為:“修復文物的過程,很奇妙,很治愈,它更像一個修心的過程,讓人變得平和、安然、自省。”

這個“修煉”的過程,也是“95後”文物修復師趙鑫宇正在經歷的。目前,她正在為一個陶釜犯難:它有口,也有底,但它的碎片缺失,就是拼不起來……

對於趙鑫宇而言,陶器的拼對耗費心力,如果中間的關鍵部位沒有缺失,依經驗拼對,只需小心翼翼不造成變形即可,但大多數遇到的情況是關鍵部位缺失面積太大或太多,需要面對拼不完整的懊惱。

別無他法,唯有竭盡全力。這個過程甚至會讓她“感覺懷疑人生”,實在坐不住了,心浮氣躁了,就站起來去陽臺看看,吹吹風,然後再回到修復室,和文物面對面,告訴自己再努努力。這個過程甚至會讓她感覺沮喪,就自我調節去抵抗這種挫敗感,這是趙鑫宇的“修心”。

當下,時代發展的洪流裹挾著人們專注于向前衝的追逐,而這名24歲的女孩因為喜歡,所以選擇了文物修復這一為數不多的回望的藝術。此時,趙鑫宇又坐在修復臺前,再次嘗試拼對……

此刻,整個修復室,又回歸靜的主調。車窗外鳥叫聲、車鳴聲、交談聲傳來,證明著世界的熱鬧。

在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像呂國瓊、龍傑、趙鑫宇這樣的文物修復師共有12位,“靜”是他們共同的內心主題。靜下來,才能和眼前的、手中的文物好好對話;靜下來,才能更好地感知它們、認識它們、理解它們、讓它們“重生”。(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