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長篇小説《催眠師甄妮》分享會在渝舉辦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4-17 16:44:25 編輯:李柯佑

4月16日下午,重慶市作協主席冉冉受邀攜最新力作《催眠師甄妮》做客精典大講堂,與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李永東、重慶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楊姿、心理諮詢師陳欣、心理諮詢師湯朝千以及現場讀者一起,展開了一場關於文學與自我療愈的深層次對話。此次活動由重慶南岸區圖書館主辦,精典書店、重慶知聯會承辦。重慶市作協副主席譚明、李燕燕,吳景婭等近300位作家、詩人、文學愛好者參加了讀者見面會。

image.png

《催眠師甄妮》是冉冉歷時10年,反覆深入鄉村、社區、醫院、心理諮詢工作室進行調研,接觸多位催眠師、心理諮詢師、醫護工作者和睡眠障礙患者,溝通交流,蒐集一手素材,數易其稿,苦心打磨而成。她借助催眠、心理治療的窗口,生動展示了世紀之交城市化進程中的豐富世相。本書為當代社會提供了一面鏡子,既映照了人們的缺失和遺憾,也為個體進行自我療愈以及精神覺醒提供了範本。書中眾多難以想像的鮮活細節,以及精練簡潔的表達,呈現出一種詩性與智性相融合的美感。

image.png

讀者見面會上,冉冉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歷程,“我從官方公開數據中得知,中國失眠及抑鬱疾患人數接近1億,全球近1/3人口存在睡眠問題,這讓我很吃驚,失眠已成為當下的流行病”調研中,面對活生生的個體生命及其沉重的身心負載——焦慮壓抑恐懼無望,作為調研者心情也難以平靜。“訪談範圍的擴張迫使我閱讀相關專業書籍,去琢磨患者的生理心理病理和工作生活環境存在的問題,”正是對這個人群的長期關注使她産生了創作衝動。

“我的第一稿很多內容都來自調研中獲得的鮮活人事”,冉冉坦言,“自己對第一稿不太滿意,原因在於自己雖做了大量調研,但並未透徹理解失眠與催眠,並未構想好筆下的人物及其命運。在第一稿中,甄妮主要是自己和其他患者的見證傾聽者,尚不具備助力他人的精神能量和專業支撐。而在定稿中,愛與催眠的因緣使甄妮得以重構並融入他者的體驗,獲取了自救和救人的信力,走上了尋求踐行人生意義之路,不再被現實的喧囂混亂裹挾,實現了心靈的救贖。”救贖心靈,正是冉冉這部新作意義生成的一個關鍵指向。冉冉笑言,“這本書看似寫的是催眠師甄妮的故事,卻又不只是甄妮的故事。作品還潛藏著自己從女性視角出發,更為宏觀地關注社會轉型與人物精神嬗變的意圖。”

image.png

冉冉以詩歌創作享有盛譽,詩性是這部小説明顯的特質。對小説文本的詩性追求,對人物內心的逼視呈現是她在文本中自覺追求的,她認為詩性不是詩歌腔調,而是如昆德拉所説“是超越一切之上尋找美的意圖,每個特殊字詞的重要性,文字強烈的韻律,適應每個細節的獨特性要求”也是寫作者情感見識境界達成的一種整體氛圍氣度力量尤其是“思”的穿透力。“寫出一個人,一個時代一群人的心靈史生命史精神是我努力趨近的理想和願景。”

在見面會現場,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李永東表示,冉冉的創作非常有雄心。在他看來,這部小説並不只停留于失眠催眠都市病這一個題材,催眠只是進入她所表達的精神世界的一個通道。他認為,冉冉是站在大地上,是在遙望浩瀚的宇宙,人類的精神的廣闊世界。

image.png

知名作家李燕燕談到自己讀《催眠師甄妮》的閱讀感受時直言,從普通讀者角度看,這部長篇小説因為語句帶著詩性特徵,讀的時候必須思考,但這樣的存在恰是“純文學作品”“文學性”的特色!  

image.png

冉冉:重慶市作協主席,一級作家。著有長篇小説《催眠師甄妮》、中短篇小説集《冬天的胡琴》,詩集及長詩《暗處的梨花》《從秋天到冬天》《空隙之地》《朱雀聽》《和誰説話》《望地書》《霧中城》《群山與回想》《大江去》等。曾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艾青詩歌獎等多種文學獎。

(羅曉紅/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