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西部科學城將建成綜合性科學中心

來源:重慶日報 時間:2023-04-13 10:46:32 編輯:珍珍

4月12日,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為貫徹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支援成渝地區以“一城多園”模式加快建設西部科學城,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民銀行、國資委、海關總署、智慧財産權局、中科院、工程院、重慶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制定了《關於進一步支援西部科學城加快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到2025年,西部科學城“科教産城人”融合發展體系將基本建立;到2035年,西部科學城將建成綜合性科學中心,科技綜合實力邁入全國前列。

構建“核心帶動、多點支撐、整體協同”的發展態勢

《意見》提出,將以西部(成都)科學城、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西部(重慶)科學城、中國(綿陽)科技城作為先行啟動區,加快形成連片發展態勢和集聚發展效應,有力帶動成渝地區全面發展,形成定位清晰、優勢互補、分工明確的協同創新網路,逐步構建“核心帶動、多點支撐、整體協同”的發展態勢。

具體目標包括:到2025年,西部科學城將建成若干國際領先的重大創新平臺和研究基地,集聚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校、科研機構、創新型企業,在物質科學、核科學等基礎學科領域實現原創引領,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科教産城人”融合發展體系基本建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超過5%,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達到80件以上,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000家以上,高技術産業營收年均增速8%,技術合同成交額年均增速5%以上。到2035年,西部科學城將建成綜合性科學中心,科技綜合實力邁入全國前列,集聚世界頂尖科學家群體,重點領域實現全球領先原創成果突破,主導産業邁入全球價值鏈高端,營造全球一流創新生態,引領成渝地區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新建一批全國重點實驗室,支援川渝共建聯合實驗室

為實現上述目標,《意見》提出從以下四個方面發力。

打造戰略科技力量,合作共建國家級創新平臺。比如,構建高水準實驗室體系,支援優勢科技力量參與國家實驗室“核心+基地+網路”建設,在西部科學城新建一批全國重點實驗室,支援川渝共建聯合實驗室。集中佈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加快培育超瞬態實驗裝置儲備項目,加強大規模分佈孔徑深空探測雷達、空間太陽能電站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等探索預研。聯合共建重大創新平臺,圍繞綠色技術、智慧技術相關領域,整合成渝地區創新資源,培育創建成渝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臺。

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增強戰略性産業競爭優勢。比如,建立部省(市)協同的科技聯合攻關機制,支援實施部省(市)聯動項目,鼓勵成渝地區設立聯合攻關基金,合力推動項目、人才、基地、資金一體化配置。規劃建設成渝中線科創走廊,聯合開展産業共性技術攻關。攜手打造成渝地區世界級汽車、電子資訊、裝備製造産業集群及相關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産業集聚區。

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持續優化創新生態。比如,在西部科學城試點實行更加開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吸引集聚政策,允許中央企事業單位科技人才按有關規定在西部科學城兼職並取得合法報酬,實行專業技術人才落戶“零門檻”。推動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支援有條件的地方開展科創金融改革試驗,高水準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支援成渝地區發展“數據驅動”的科技金融模式。

強化區域交流合作,建設西部內陸開放新高地。比如,深入對接京津冀協同、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重大戰略區域,共同實施重大科技項目,聯合開展重大科技攻關。高水準建設“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國際技術轉移中心,佈局“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國別合作園區,國際國內雙向建立聯合實驗室、全球研發中心、國際科技園區等平臺,高水準舉辦“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打造國家級科技交流品牌。

探索跨行政區域合作共建重大創新載體、聯合資助重大科技項目的組織模式

《意見》提出,將深化西部科學城協調會議機制,在園區協同管理、項目稅收分成、指標統計協調、利益爭端處理等方面先行先試。

國家有關部委將結合西部科學城建設需求,在科技體制創新試點、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創新人才培養引進、創新金融支援等方面給予支援。同時,探索跨行政區域合作共建重大創新載體、聯合資助重大科技項目的組織模式,探索自主出題、定向委託和自主管理等新型項目管理方式,更好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意見》還提出,將在研發投入強度、産業創新發展、創新要素集聚、創新生態營造、兩地協同聯動等重點方面,建立科學實用、系統規範的一體化發展評估指標體系,及時定期動態監測評估西部科學城的建設進展及成效。 (張亦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