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重慶造”無人機,此前在國內首次完成了載荷負重200公斤級的海上超遠距離物資運投任務;一款由渝企自主研發的麻醉深度監測儀,不僅實現全組件國産化配套,還突破了以往該類産品被國外“卡脖子”的技術難題……
3月28日在渝舉行的2023年重慶市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新産品發佈會上,亮相的27個“重慶造”新産品讓人眼前一亮。
首臺(套)裝備是經過技術創新取得重大突破且具有智慧財産權,但尚未取得市場業績的裝備、系統或核心零部件等。如果説重大技術裝備是製造業的“脊梁”,那麼首臺(套)裝備則是“先頭部隊”。
在重慶建設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進程中,如何通過壯大首臺(套)裝備陣營繼而推動全市裝備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在發佈會上,重慶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政企研人士。
降低創新風險
首臺(套)裝備保險讓企業創新動力更足
在首臺(套)裝備發展推廣中,近年重慶實施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是一大亮點。
市經信委裝備工業處處長趙陽介紹,企業是創新的主體,然而在産品研發中,由於企業投入首臺(套)裝備研發的成本高、週期長、風險大,創新成果又尚未市場化,很可能會出現虧損,企業的創新動力也會因之減弱。
對此,作為國內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的試點城市之一,重慶形成政府部門牽頭,通過保險公司設立險種,由産品生産企業投保、政府財政予以補貼、用戶企業承保的方式,提高用戶企業對産品的購買和使用信心,促進這些創新型産品更好地投放市場。
“將企業重大技術裝備創新産品‘扶開工、送一程’,可以克服産品投放市場初期的應用瓶頸,有助於企業闖過技術關又闖過市場關,讓它們的創新動力更強勁。”趙陽表示。
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實施以來,産生了積極效果,一大批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在渝企“開花結果”——
比如國家電投遠達環保是工業煙氣綜合治理的領軍企業之一,通過與中國人保重慶分公司簽訂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協議,對“煙氣超低排放改造裝備”進行投保後,企業將新技術、新裝備推向市場的底氣更足了,並持續推動後續創新研發。
又如賽迪熱工是冶金行業熱工環保工程技術的龍頭企業,該公司與中國人保重慶分公司簽約首臺(套)裝備險後,企業累計獲得1.25億元風險保障,解決了後顧之憂,從而持續加大創新研發投入。
方便申請認定
重慶給出“官方指導版”
當前,重慶正處在從“製造大市”邁向“製造強市”,建設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中心的關鍵時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正是實現從“0”突破到“1”,再拓展到“N”的重要載體,發展前景廣闊。
那麼,重慶應如何持續提升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供給能力和市場認可度?
對此,市經信委和市財政局聯合印發《重慶市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對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申請認定給出了“官方指導版”。
按照《管理辦法》,每年市經信委都將牽頭制定《重慶市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目錄》(下稱《目錄》),它是企業享受市級保險補貼政策、申請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的依據,符合《目錄》的産品可申請認定為首臺(套)産品並申報後續政策支援,包括申請首臺(套)保險補貼等。
“重大技術裝備是製造業的脊梁,是衡量區域製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市經信委副主任涂興永表示,近年來我市通過推動首臺(套)裝備在研發端和應用端兩端協同發展,以市場需求帶動裝備研發,以示範應用促進技術創新,打好“研發、認定、應用、推廣、保險”等政策組合拳,推動了首臺(套)設備實現市場化、規模化、産業化應用。
截至目前,全市重大技術裝備新産品銷售超過700台(套),銷售金額超過40億元。
未來發展重點
院士建言圍繞高端裝備和儲能産業“做文章”
在推動首臺(套)技術裝備發展中,哪些行業領域和産品需要渝企重點關注?發佈會上,院士專家建言:可以圍繞高端裝備和儲能産業“做文章”。
“高端數控機床設備直接決定了工業産品的精度、品質和附加值,是高端製造技術的重要標誌。”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校長王樹新認為,隨著新一代資訊技術與機床裝備深度融合,數字化智慧化新技術將加速應用於高端機床領域,發展高端綠色機床裝備關鍵技術將是推動重慶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助力。
王樹新建議,面向新能源汽車、大兆瓦風電設備和深遠海船舶等本地製造業優勢産業,重慶需要加速研發一批高精密機床産品替代進口,增強産業鏈自主可控和核心競爭力,通過主動佈局高端綠色專用機床設備,更好地服務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
“缺乏低成本、安全可靠的儲能技術,是當前能源産業轉型的最大瓶頸。”中國工程院院士、市科協主席潘復生表示,目前國內外對於加大儲能容量的需求極為迫切,但現有儲能技術在儲存、應用等方面都遇到了瓶頸。
“相比鐵、鋁、鋰等資源短缺的礦産,我國鎂礦資源極其豐富,佔到全球鎂礦資源70%以上。”潘復生介紹,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鎂礦存儲、應用和研究的主要國家,發展鎂礦儲能産業正逢其時。例如,鎂電池能量密度與鋰電池相當,但成本最低只有後者的1/50,並且使用年限更長,安全性高,還有鎂及其化合物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發展儲能産業應成為兩地産業合作重點之一。”潘復生表示,川渝發展新型儲能材料及裝備産業既有技術優勢及産業基礎,又有巨大市場需求和地理區位優勢,川渝合作發展儲能材料及裝備産業潛力巨大。(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