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中流,折衝千里。過去一年,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複雜多變。過去一年,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渝中金融業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總基調,堅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與初心,堅定扛起責任擔當,迎風搏浪立潮頭,用金融“暖流”助推高品質發展,抒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鞏固核心地位 現代金融體系加速構建
10天,完成1.2萬方土石方開挖外運;15天,完成1.7萬方銀監樓裝飾和二次結構拆除;45天,完成項目二標段2#、3#、5#樓主體結構封頂……從項目進場到完工,耗時僅118天,2832個小時。
2022年9月28日,這個地處新華路與打銅街交叉口,總建築面積超3萬平方米,由“兩樓兩中心兩館”建築群組成的成渝金融法院揭牌,正式履行起服務國家金融戰略需求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使命。
有關方面多次表示,得益於渝中的全力支援,成渝金融法院項目建設從計劃選址到正式揭牌,整個過程進行得十分順利和迅速,令人印象深刻。這是渝中速度、渝中效率,最終也將會是渝中效益、重慶效益。
成渝金融法院的順利落地,讓渝中建設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載區的步履更加堅定而自信。
引進“招大引強”項目10個,新增市級以上金融機構6家。金融業增加值380億元,增長0.5%,佔GDP比重24.3%。12月本外幣存貸款餘額12711億元,同比增長4.12%,佔全市12.8%。保費收入204.7億元,佔全市22.1%。綠色金融規模1140.8億元,佔全市20.1%。跨境結算量4183.5億元。金融業增加值、保費收入、跨境結算量、綠色債券等各項指標均列全市第一。
從2022年的金融成績單裏,足見渝中區持續領跑全市的金融核心地位。
過去一年,渝中穩步“調結構”“去杠桿”,加快從金融大區邁向金融強區,基本構建起以銀、證、保三大主流金融機構為基礎,金融要素市場為亮點,外資金融機構為特色,新興金融機構為補充,功能完善、協調發展,輻射長江上游地區的現代金融業服務體系,配置資源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提升,成為城市飛速發展的強大內驅力量。
穩住經濟大盤 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並舉
當把金融業的2022年置於區域經濟發展的歷史長軸和現實坐標中去觀察時,更能體會它的不平凡。
這一年,經濟總體呈現“V”型復蘇曲線,一場世紀疫情成為經濟社會發展面對的一次“大考”。如何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助力穩住宏觀經濟大盤,是擺在整個金融系統面前一項現實而緊迫的任務。
2022年,一場政銀企融資需求對接會在渝中區舉行。會上,渝中區金融辦負責人向15家金融機構負責人表示:“在場都是轄區的優質企業,希望大家充分溝通對接。同樣的1元錢,投在哪有更好的回報,考驗金融業的智慧,更是眼光。”
類似這樣的融資對接會、紓困金融産品説明會等活動,去年渝中區共成功舉辦了13次,涉及小微企業專場、智慧財産權質押專場、民企僑企專場以及建築、文旅、數字軟體等各重點行業類別,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更有針對性、更有效地配置到産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上來,助力實現民生托底、産業迴圈、安全保障,促進經濟企穩回升、冬盡春來。
小微企業貸款難?渝中區打造17家金融服務港灣和8家金融消費者教育中心,開發5款政銀合作金融産品,累計為3412戶區內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近32億元。
貸款到期,可錢一時還不上?渝中區鼓勵金融機構綜合運用金融惠企貨幣政策工具,通過貸款展期、延期支付本息、減免利息金額、無還本續貸等方式,緩解企業資金壓力。截至去年12月,累計給予企業支援118.1億元。
餐飲、文旅行業受疫情衝擊大?區內融資擔保機構為餐飲業企業提供無抵押擔保、再擔保增信支援,部分擔保機構對擔保金額100萬元以下的企業免收擔保費。推動設立全市首家文旅支行“重慶銀行洪崖洞支行”,助力文旅商家申請批量“租金貸”、文創企業申請無實物抵押“文旅貸”。
與此同時,渝中區還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目標精準鎖定在大力支援企業進入多層次資本市場,助力企業做大做強上。
2022年6月,千葉眼鏡連鎖股份公司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在掛牌過程中,我們得到了渝中區很多的支援和幫助,例如組建了工作專班全程跟蹤服務,及時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並兌現了相應的扶持政策。”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千葉眼鏡將加大眼鏡零售店主業拓展,同時也專注視光發展之路,打造一站式眼視光服務終端。
近年來,渝中區深入實施提升經濟證券化水準行動計劃,分類分行業建立擬上市企業儲備庫,推動北交所、全國股轉系統重慶服務基地在渝中揭牌,與重慶股份轉讓中心簽訂資本市場工程合作協議,支援舉辦“2022創投成渝·發現金種子”企業評選活動,對後備企業實施“一對一”診斷輔導,組織轄區企業參加各類專題培訓、上市沙龍、上市公司董事長經驗分享等活動。
從政策方面來看,制定《鼓勵企業掛牌上市扶持辦法》,出臺“真金白銀”的獎補政策,對在境內外上市、新三板及重慶OTC掛牌的企業給予最高600萬元扶持。
雲厚者,雨必猛;弓勁者,箭必遠。一系列政策實施成效明顯。2022年,渝中區成功推動千葉眼鏡在新三板掛牌、海科保溫材料在OTC掛牌,推動太陽能完成增發募資60億元。截至2022年,全區共有上市掛牌企業87家,其中,全市新三板企業中凈利潤排名前兩名的均為渝中企業。
貫徹新發展理念 綠色金融發展蓬勃有力
越是發展承壓,越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推動高品質發展的信心與決心,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2022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等六部委印發《重慶市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總體方案》,標誌著重慶正式獲批成為我國首個全省域覆蓋的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也意味著渝中正式啟動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核心區建設,將先行先試、全力探索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渝中經驗”。
深刻洞察大勢,準確把握趨勢,渝中著眼長遠。顯然,以綠色金融為媒介,渝中區金融業又找到了新賽道。
2022年,重慶綠色金融大道納入全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改革試點城市首批重點項目清單,全區首家零碳5G+智慧銀行順利建成。綠色貸款餘額實現1049.6億元,佔全市21.1%,綠色債券餘額125.5億元,同比增長18.4%,佔全市35.1%,渝中綠色金融發展的大動脈蓬勃有力。
深化改革開放,是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産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金融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路徑。渝中區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積極鼓勵金融機構加強跨境金融業務拓展,2022年累計開展中新合作金融服務項目125個、融資規模超180億美元;跨境結算量3551億元,同比增長26%,拓寬了重要金融領域的中外合作,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動能、增添了活力。
凜冬雖寒,春歸有期。面向嶄新的2023年以及更長遠的未來,渝中金融業將堅持以改革促升級,打造金融“新樣板”;以集聚促能級,提升産業規模“含金量”;以服務促融資,跑出發展“加速度”;以專業促轉型,當好配套服務“助推器”,為重慶加快建設西部金融中心聚勢賦能。(袁僑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