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璧山:老小區煥發“新活力” 老居民過上“新生活”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2-14 17:06:34 編輯:李柯佑

小區是城市的細胞,但隨著城市的發展,有的小區歷經風雨的洗禮後變得老舊,難掩建築破損老化、功能設施不完善的瑕疵。為使老舊小區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得到提升,從2019年起,重慶市璧山區有計劃、分批次地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

如今三年過去了,有多少老舊小區煥然一新?有多少居民得到實惠?璧山區給出的答案是:共1200個新停車位、2218套電氣火災預警系統、377部電梯被加裝在老舊小區,累計改造面積238萬平方米,涉及890棟房屋、18217戶,惠及6.8萬群眾。

image.png

扮靚小區“面子”

“現在每次路過小區施工區域,遠遠看一眼都覺得很開心,相信過不了多久就能看到煥然一新的小區了。”提起小區公共空間地面油化改造,家住璧城街道楊柳壩社區甘棠花園的吳昌惠笑得合不攏嘴。

吳昌惠居住的甘棠花園小區是2010年以前由璧城街道集中建設的開放式老舊還建房小區,現在小區裏共有960戶、約2000人。之前,甘棠花園小區不僅沒有物業管理企業,也沒有成立業主委員會,平時的清掃保潔和市政設施維修維護都由街道統一安排。

“甘棠花園小區投入使用時間長,小區原來鋪設的公共通道、活動空間都是用的青石板,小區進出的車輛較多,現在小區內道路路面破損嚴重,社區收到了不少居民的反映。”楊柳壩社區工作人員説,現在小區每天進出車輛約400輛,但小區只規劃了200個停車位,停車位缺口大,下班高峰期還有車主佔用公共通道的現象。

解決該小區居民出行問題迫在眉睫。社區工作人員多次入戶與小區各樓棟居民面對面溝通,收集大家的訴求,共同探索小區改造的最佳方案。經工作人員實地走訪、摸排,發現需改造的點位共34處、約2萬平方米。

“按照璧山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關於加強背街小巷治理的相關要求,我們積極與重慶璧山現代服務業發展區管理委員會對接,提出了鋪設瀝青路面、院壩油化整治和小區公共空間地面油化改造的解決方案。”楊柳壩社區黨委書記周群説。

今年10月以來,施工隊伍對該小區內部公共區域地面進行油化升級改造,目前路面墊層已施工完畢,下一步將啟動道路油化、施劃停車位、補劃消防通道及綠化補植等工作。街道社區事務服務中心還將與區公安局交巡警支隊共同協商確定甘棠花園內部標識標線施劃問題,切實解決居民停車難問題。

“要多關注群眾多樣化的需求,才能改到群眾的心坎上。預計今年底就能完成小區升級改造和增加停車位等工作,下一步將號召小區居民參與到小區自治的隊伍中來,並成立臨時管理小組,進一步釋放小區活力。”周群表示。

甘棠花園小區的蝶變是璧山區老舊小區改造的生動實踐。2019年以來,璧山區先後實施了天湖花園、遠林雅宇等12個片區的改造,內容包括排水管網改造、消防改造、強弱電管線規整、安防系統更新等,總投資約9.4億元。

“改造後的老舊小區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居住環境都得到了提升,下一步,將聚焦群眾的需求,逐步擴大老舊小區改造範圍,用實際行動切實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區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實施一批、謀劃一批、儲備一批”的原則,目前已經編制完成的璧山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十四五”規劃中,涉及了2000年前以及2001-2005年期間建成的15個片區、109個小區,儲備了28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及配套基礎設施項目。

充實民生“裏子”

改外露的“面子”,更要改惠民的“裏子”。在改造過程中,璧山區從“功能細化”著手,堅持以社區為基本空間單元,逐步構建起涵蓋文化體育、孝心食堂、醫療衛生、殘疾人服務等領域的社區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真正做到為民辦實事、為民解煩憂、為民謀福利,讓居民群眾暢享新生活。

璧城街道城中社區戰鬥路居民區是典型的開放式老舊小區,居住人口複雜,存在的鄰里糾紛較多。但今年7月,一場關於“小區院壩是否能用來停車”的討論會卻在戰鬥路活動中心友好結束,小區居民間就事論事,共同商議解決辦法,沒有一個人“紅臉”“紅脖子”。

“這多虧了我們的‘五有夕陽紅幸福戰鬥路’文化服務品牌,通過組織跳舞唱歌等娛樂活動,拉近了鄰里之間的關係。”該小區黨支部書記曾剛説,平日裏,大家在中心共同參加活動,表現得好的甚至代表小區參加區內的各類賽事。

“我們還有小區義務服務隊、小區文化宣傳隊、矛盾糾紛調解隊等,定期開展文藝表演、政策宣講、公益義診、知識講座系列活動,大家攜手努力,參與小區自治的熱情高漲。”曾剛説,從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現在都是有商有量的“璧山好鄰居”,大家為了同一個目標,給出的建議也很中肯。

除了戰鬥路居民區的面貌在漸漸改變,城中社區另一個升級改造的片區裏慢慢興建起“孝心食堂”、快樂棋坊、健身中心等提升幸福感的“小天地”,也讓居民獲得感更強。

“開飯啦!大家快去洗手來試試今天的飯菜合不合口味。”到了飯點,走進東關社區的孝心食堂,前來就餐的老人興衝衝地洗手、排隊,不時和工作人員聊天,挑選著自己喜歡的飯菜。

熱氣騰騰的飯菜端上桌,葷素搭配的菜肴既有營養又美味。老人們嘴裏是可口的飯菜,身邊是一起聊天的同伴,心裏都美滋滋的。吃飽喝足後,老人們也不急著離開,看書、下棋、談天説地,好不熱鬧,一下午的時間就悄悄溜走了。

“平時屋頭娃兒在外面上班,吃飯的人少了不好煮飯就一日三餐湊合著吃。現在‘家門口’有了食堂,不僅能吃上熱乎乎的飯菜,還有人一起聊天,生活也變得有滋有味起來。”居住在附近的李奶奶提起孝心食堂讚不絕口。

“孝心食堂”不僅為老人們提供基本的就餐服務,對於行動不便的老人,工作人員還直接送餐入戶。每逢節假日,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也是必不可少的,附近小區的居民一同參與,大家其樂融融。

“大家關係越來越好,生活越過越舒心。”東關社區名豪小區居民劉永明看著自己的家園一天天變得越來越好,忍不住報名加入到志願者的隊伍,用自己微網志的力量為小區的美好生活增光添彩。

作為大家眼中的熱心人,周圍鄰居平日裏需要幫忙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劉永明。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到府理髮、修水管、更換燈泡等“小忙”,他都樂意至極。平時閒著,他還喜歡幫忙打掃小區的公共區域,並熱情地和每一個回家的居民打招呼、話家常。

“現在我們小區的環境越來越好,業主也願意一起維護小區環境,相信我們的家園一定會越變越美。”談及自己居住的小區,劉永明的幸福感溢於言表。(巫秋雲 王淼 文/圖)